9月1日,“科創中國”第五屆中國數字普惠金融大會在北京正式舉辦,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原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以《數字金融助力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爲題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數字金融的核心是金融科技,也是我國金融國際競爭性的核心,應該揚長避短,鼓勵支持和引導數字金融的發展成爲我國金融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

金融機構開啓數字化轉型 服務實體經濟

周延禮指出,數字經濟是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之一,數字金融服務數字經濟的發展,是當前世界各界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

今年7月8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周延禮表示,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數字經濟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一個重要支點。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18萬億元,同比增長17.2%,佔GDP比重是32.5%。

“這些數據非常激動人心,也是令人鼓舞的,對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是強大的鼓舞和鞭策。”周延禮稱,在新的發展階段,銀行、保險機構紛紛開啓了數字轉型,明確了數字化發展戰略,加強統籌規劃,推進組織體制機制變革,全面推進業務經營管理數字化,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數字金融服務小微企業 破解融資難題

我國小微企業數量之大,據統計已經超過1億戶,現在企業總數是1.6億戶,90%的市場主體主要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當中舉足輕重,因爲小微企業規模在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經濟恢復與增長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周延禮指出,目前我國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破解融資難題、降低企業的財稅負擔,仍然難度很大。雖然有“減稅降費”的政策支持,還有財政專項債穩定的支持,但是融資的困境還沒有有效地解決。小微企業的經營及組織化程度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

他認爲,一方面,海量小微企業潛在的價值巨大,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要發揮作用,存在着觸達的鴻溝問題,小微企業難以接觸到傳統金融服務,儘管我國出臺了貨幣政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監管部門發文要求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和產品,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顯。

周延禮表示,近年來,數字經濟、數字革命迅速崛起,對數字金融推動作用非常明顯,對破解技術能力,藉助數字技術、金融機構以大數據、雲計算等一些有效的辦法爲基礎,在大數據、智能風控等方面,金融機構發揮了傳統金融不可比擬的優勢。

實踐表明,數字金融產品和服務,已經成爲一個新的金融業態和新的金融服務模式。實際操作當中,隨着數字金融的服務,不需要物理性的分支機構和信貸員,不需要實地盡職調查,不需要面對面地接觸和規定的營業時間,但卻實現了金融機構“低風險、低成本”和小微企業經營者的融資需求,特別是“小額、高頻、短期”業務特點的匹配。

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業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我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穩步改善,特別是信貸供給取得了增量、擴面、降本、提質多維平衡發展的效果。”周延禮指出,近4年來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增速超過25%,貸款利率累計下降2個百分點,各類貸款餘額從2017年末6.15%,提升至2022年5月末的10%。農村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高,2022年4月末,涉農貸款餘額超過45萬億元,農田基本建設貸款和農業科技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均超10%。

數字化轉型助力開拓普惠金融新局面,通過移動支付、線上保險、數字信貸等創新產品的發展,保障了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2021年5家大型銀行服務小型企業貸款增長41.4%,根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報告,中國普惠金融服務保持着國際領先水平,處於第一方陣。

而這離不開金融政策的支持,近年來,人民銀行、證監會等部門不斷引導金融業金融機構使用科技手段、信息資源,增強能貸會貸服務能力,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積極參與“銀稅互動”“銀商合作”“信易貸”等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將公共涉企數據與機構內部金融數據有機結合,改進業務審批技術和風險管理模型,爲小微企業準確“畫像”,實現金融資源向長尾客戶的精準“滴灌”。

周延禮提出,數字金融的核心是金融科技,也是我國金融國際競爭性的核心。目前我國數字金融服務的實踐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有一定的劣勢,尤其是在數字研發方面。雖然我們處在世界第一方陣,有一定的優勢,我們應該揚長避短,鼓勵支持和引導數字金融的發展成爲我國金融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主要靠科技支撐。

對此,他提出,高度重視數字金融發展,數字金融能夠適配小微經營者的融資,可以破解傳統金融模式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不適配的困境,同時傳統金融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不斷健全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加強新技術金融應用備案管理,健全金融領域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全面實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強化創新行爲全生命週期管理;持續、全面,加強對金融新模式、新業務持續跟進和研究,不斷完善制度規則體系,豐富監管手段,強化監管協作,積極維護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加強宏觀審慎的監管,持續重視風險監測預警,繼續緊盯突出風險領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雨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