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閆曉寒 盧曉 北京報道

上半年廚房小家電行業不同品類、不同渠道表現喜憂參半。不僅多數廚房小家電品類進入飽和期,3月份以來的疫情讓原本低迷的小家電行業雪上加霜。惡劣環境下,消費需求保守更加使得具有次剛需屬性的小家電需求難以釋放。

而隨着8月底半年報的落幕,A股廚房小家電企業均已交出半年度答卷。不論是蘇泊爾、九陽兩家傳統老牌企業,還是小熊電器北鼎股份、愛仕達等體量相對小的玩家,業績表現均呈現疲軟態勢。即便在被認爲是增量空間的海外市場,也在今年面臨巨大挑戰。

在資本市場上,小家電企業同樣表現低迷。截至9月2日收盤,多家小家電企業股價較今年年初下跌,其中九陽股份、蘇泊爾分別下跌29%、23.9%,北鼎股份跌18%,小熊電器、新寶股份跌14%。

收入增速普遍放緩

上半年,隨着行業需求持續承壓,整個廚房小家電市場“額量雙降”。奧維雲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廚房小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4.9%;零售量同比下降13.2%。

從幾家主流小家電企業業績表現來看,相比去年上半年,大部分玩家營收均有兩位數的增速,今年同期多數小家電企業營收增速放緩、下滑。

其中小家電龍頭企業九陽股份在上半年營收、淨利均出現同比下降;主營鍋具的愛仕達也已承壓多時,上半年不僅營收出現個位數下滑,其淨利潤也由盈轉虧。追溯其背後原因,仍然是疫情、行業低迷以及原材料價格的居高不下給企業經營帶來較大壓力。

營收規模最大的蘇泊爾上半年103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1.05%;淨利潤爲9.3億元,同比增長7.77%。而上年同期,其營收、淨利潤均有兩位數的同比增速。

走高端路線的北鼎股份,上半年收入有個位數的增長,淨利潤54.95%的同比下滑幅度位居行業首位。公司在財報中表示,主要是由於上半年國內疫情反覆,多地區物流及快遞持續受阻,公司自營線上渠道及線下門店銷售承受了更加直接的衝擊。

北鼎方面在9月1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最主要還是在於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因爲北鼎直營比例高,外部環境的變動對企業來說就是又直接又迅速的影響。今年整體比較惡劣的外部環境下,公司在新的渠道和產品的嘗試方面會更加小心謹慎。”

小家電代工龍頭新寶股份,上半年收入僅增長不到8%,較上年同期超過三成的同比增速大幅放緩,但其淨利潤同比增速達到54.7%。

9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致電新寶股份,董祕辦人士表示,上半年淨利潤增長主要是自主品牌增長較快推動,過去公司在自主品牌上做了比較多的投入,今年以來看到一些效果。另外還包括公司相繼進行產品調價、提升生產效率等將本增效措施,修復產品盈利能力。

家電行業分析師丁少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小家電大環境依然不樂觀,但可以看到下滑的幅度有所收窄,行業有止跌回升的苗頭。企業業績的不同表現與其所處賽道,面對的主力市場,採取的品牌運營模式,以及生產和銷售的模式不同有很大關係。

他認爲,判斷一個企業發展狀態,相比可“美化”的淨利潤,更重要的是看其營收增長表現。“小家電仍有成長空間,只是階段性遇到了壓力。如果在此情況下,企業收入仍有中高速的增長,說明其處於良性的發展軌道,公司的渠道、品類、科技能力都在起很重要的支撐作用。相反,如果利潤調整的很漂亮,但收入規模在收縮,或增長落後於行業大盤,企業在行業裏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弱。”

海外市場下半年仍面臨挑戰

原本被認爲能夠帶來增量的海外市場,今年上半年卻表現乏力。反映到小家電企業的外銷業務表現上,除新寶股份外的幾家小家電企業外銷收入均同比下滑。

小家電企業中,以外銷代工業務起家的新寶股份外銷業務佔比最高。今年上半年,新寶佔比76.4%的外銷收入僅同比增長5.8%。

“上半年,海外小家電總體需求有所轉弱。歐洲和北美市場銷售都佔到了公司出口銷售比例的40%,但歐洲市場目前庫存仍相對較高,預計下半年需求恢復相對較慢;而北美市場目前處於庫存逐步出清、品牌商需求逐步回暖的狀態。”新寶股份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北鼎股份也在投資者交流會議上表示,今年對於海外業務來說,是比較辛苦的一年,整個海外的消費疲軟,是一個確定的大面積的影響。幾乎所有的海外消費品都在銷庫存,而且這個過程到今天並沒有結束。

北鼎股份的海外業務分爲兩部分,佔比不到10%的自主品牌海外業務,以及佔比約爲兩成的全球OEM/ODM業務。上半年,由於物流成本上升,北鼎自主品牌海外業務毛利率下降幅度超過10%;海外代工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超過兩成,除了固定成本上升之外,主要影響因素來自原材料的上漲。

蘇泊爾的海外業務也結束了前兩年的高速增長,上半年其收入佔比不到三成的外銷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6%。“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低迷的消費需求,公司下半年的外貿業務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和挑戰,希望在傳統銷售旺季能有所改善。”蘇泊爾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說道。

丁少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小家電渠道的均衡佈局是一個大趨勢,國內國際兩條腿走路,依然是一個確定的方向。特別是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小家電行業受到壓制,而海外的銷售渠道依然暢通的背景下。他認爲,企業有自己的舒適區,能否實現海內外均衡佈局,還是要看企業是否真正有戰略決心,投入的資源有多大。

比如,新寶股份最初以海外代工爲主,在海外有成熟的客戶和銷售渠道,但近兩年其也把國內品牌業務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小熊、九陽之前更多依靠國內市場,近幾年小熊電器正逐步開拓線下及海外銷售渠道。

丁少將認爲,企業需要走出自己的渠道、品類、市場的舒適區,因爲現在面臨的市場是下行的市場,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如果沒有走出舒適區的勇氣,企業很可能在競爭中被淘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