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創業板註冊制下首單被否企業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進科技”)欲再度闖關。9月2日,網進科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遞交招股書並獲得受理。前次IPO上會審覈時,上市委對公司實控人認定、大股東崑山文商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商旅集團”)僅作爲投資人等情況發出了質疑。在本次申報中,相關表述已被刪除,公司實控人仍認定爲控制公司65.52%股份的潘成華,較前次申報沒有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創業板IPO,網進科技歸屬淨利潤波動較大,2019-2021年出現了淨利先大幅下降又大幅上升的情況。

創業板IPO被否後再闖關

前次IPO被否後,網進科技再度向創業板發起衝擊。

兩年多以前,網進科技就曾闖關過創業板,公司前次創業板IPO於2020年6月29日獲得受理,在當年的11月11日上會,不過未能獲得上市委的放行,公司IPO慘遭被否。值得一提的是,網進科技因此成爲了創業板註冊制下首家上會被否的企業。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公司前次被否的原因是否已經消除,在本次IPO中或將被監管重點關注。

據瞭解,在前次上市委會議上,上市委主要質疑了網進科技實控人認定的相關問題。

首先,上市委要求網進科技說明實控人的認定理由是否充分,實控人所持股份權屬是否清晰、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根據網進科技前次IPO披露的招股書,公司前次申報時實控人認定爲潘成華。截至前次IPO招股書籤署日,潘成華直接持有網進科技25.86%的股份,作爲黑角投資的執行事務合夥人,間接控制網進科技18.97%的股份,通過與黃玉龍、敦石投資、和豐投資簽訂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網進科技20.69%的股份,合計控制網進科技65.52%的股份,爲網進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根據網進科技本次申報所披露的信息,公司對實控人的認定並未發生變化,且潘成華所控制網進科技股份的比例也同前次IPO相同。

上市委質疑網進科技實控人認定也與公司第一大股東有關。據瞭解,前次申報之時,網進科技第一大股東爲文商旅集團,持有公司34.48%的股份。此外,有兩名來自文商旅集團的人員擔任網進科技董事,其中一名擔任董事長。在上市委會議上,上市委要求網進科技說明文商旅集團被認定爲對公司既無控制權也無重大影響,僅作爲財務投資人的理由是否充分。在此次IPO申報之時,網進科技將有關文商旅集團僅作爲財務投資人的相關表述進行了刪除。

歸屬淨利潤波動大

本次創業板IPO,報告期內,網進科技歸屬淨利潤出現較大波動。

招股書顯示,網進科技是縣域智慧城市整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智慧城市信息化領域,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自主研發的軟件產品和物聯網應用平臺爲支撐,爲客戶提供項目諮詢、方案設計、軟件研發、設備採購、項目實施及後續運維管理等綜合解決方案。

財務數據顯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網進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爲4.36億元、3.29億元、5.04億元、2.02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6726.84萬元、2527.28萬元、5486.96萬元、2560.58萬元,波動較大。

網進科技也提示風險稱,相較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公司目前的盈利規模較小,且業務集中度高,省外業務拓展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未來業績仍存在一定波動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與前次IPO相比,網進科技本次IPO募資額出現縮水,前次IPO擬募資4.6億元,本次募資額縮水至3.04億元。

此外,與前次IPO相比,本次IPO網進科技募投項目也全部發生了變化,本次IPO網進科技募投項目分別爲智慧城市產業應用升級及營銷體系提升項目、技術創新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3個項目。在前次IPO之時,網進科技擬將募集資金投向智慧政務產品升級及服務體系擴建項目、智慧健康大數據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網進科技證券部進行採訪,不過對方電話未有人接聽。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丁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