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大勢之下,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並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爲單位,對上週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進行梳理,對企業價值進行辨析,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饗讀者。

上週(2022年8月29日-9月4日,下同),A股市場總共有16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13家過會,1家公司被否、2家公司遭遇取消審覈,過會率爲81.25%。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週有網進科技、迅達工業、中欣晶圓3家公司申報IPO並獲得受理。而在新股表現方面,上週出現多隻新股破發的情況,包括C電生理-U、恆爍股份等,上市首日股價跌幅都在20%以上。

本週有13家公司上會,擬合計募資超過百億元,其中江瀚新材和敷爾佳擬募資最多,分別達到20.59億元和18.97億元。

紅榜:貝隆精密等13公司過會,周過會率81.25%

上週,A股安排了16家公司上會, 13家公司成功過會。這其中,貝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隆精密)值得關注。作爲一家從事精密結構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貝隆精密產品主要運用於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智慧安居及汽車電子等行業。

早在2017年,貝隆精密便開始籌謀上市,最終在2021年6月成功遞交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又在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前期問詢和回覆後,在上週成功過會。

此次IPO,貝隆精密計劃發行不超過1800萬股以募集5.06億元,其中1.2億將被用來補充流動資金,其餘的3.86億將分別投向“精密機構件擴產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在業績方面,2018年-2021年,貝隆精密營業收入分別爲1.61億元、2.46億元、2.53億元和3.3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873.56萬元、5695.73萬元、5190.8萬元和5588.94萬元,處於成長態勢。

綠榜:科拓股份IPO被否,公司內控有效性遭質疑

上週,有一家公司IPO被否,這家公司是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拓股份)。科拓通訊的主營業務爲智慧停車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提供智慧停車運營管理服務。

在財務方面,科拓通訊2019年-2021年營收分別爲4.42億元、5.6億元、7.1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998.98萬元、6728.15萬元、8641.64萬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618萬元、6894.48萬元、8397萬元。2022年上半年,科拓股份營收爲2.83億元,同比增長6.8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1376.94萬元,同比下降37.76%。

對於此次IPO被否,創業板上市委主要關注到幾方面的問題。一是科拓股份智慧停車運營管理業務收入增長的合理性,報告期內毛利率大幅上升的原因,部分項目未保留貨物簽收或工程驗收憑證的原因及影響。

二是科拓股份無法覈實智慧停車運營管理服務業務中業主方與管理方合作期限的原因,該項業務中折舊政策的準確性,設備投入、承包費用、人工成本、施工勞務成本的完整性;

三是科拓股份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是否能夠合理保證公司運行效率、合法合規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黃榜:6家公司上榜,明佳環保IPO終止審查

上週因中止審查、取消審覈、暫緩表決等而登上“IPO黃榜”的公司一共有6家。包括速度時空、明佳環保、大同傳動、聯衆信息、思柏科技和津同仁。這其中明佳環保值得關注。

明佳環保主要從事養殖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環保設備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客戶主要爲畜禽養殖企業且集中度較高。2019年-2021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比分別爲76.09%、72.22%和67.15%,其中溫氏股份及其關聯方是明佳環保第一大客戶,收入佔比分別爲44.43%、50.30%和26.71%。(參見每日經濟新聞相關報道《明佳環保IPO:第一大客戶爲溫氏股份及其關聯方 多家供應商註冊資本不超100萬》)

在業績方面,2018年-2021年,明佳環保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956.88萬元、9302.84萬元、1.78億元和1.85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807.45萬元、2471.33萬元、5768.38萬元和5886.01萬元。

不過,2021年規模化生豬養殖企業迎來虧損潮。尤其是今年以來,連業內號稱“成本領先”的牧原股份也出現了虧損,上半年牧原股份虧損了66.84億元,同比下滑約170%。而明佳環保重要客戶——溫氏股份今年上半年也虧損35.24億元,同比下滑41.07%。

“生豬養殖企業經營業績的惡化將導致新建養殖場及對現有養殖場進行升級改造的需求減弱,公司產品需求會受到一定影響。”明佳環保曾在招股書中表示。如今來看,生豬養殖業處於週期低谷背景下,也使得明佳環保業績一定程度上承壓。

本週13家企業上會,億道信息二次上會能否過會?

本週將有源傑科技、慧爲智能、福斯達、江瀚新材、億道信息、恆泰萬博、敷爾佳、波長光電、藍箭電子、華達股份、致善生物、唯都股份、盟固利等13家公司迎來上會。這其中,消費電子廠商億道信息能否過會值得關注。

本週上會的億道信息,是公司第二次闖關了。此前,監管安排億道信息在8月18日召開的2022年第93次發審委會議接受審覈,但這次會議給出結果是“暫緩表決”,而這一次億道信息能否闖關呢?

億道信息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以ODM爲模式,專業從事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及其他智能硬件等電子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通俗地講,公司是一家消費電子廠商。

不過,相比於小米、聯想等競爭對手,億道信息的產品在市場上知名度較低,實際上公司主打的也是千元筆記本電腦。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億道信息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單價分別爲698.27元/臺、924.26元/臺、1007.48元/臺。2021年上半年,單價又降低至849.64元/臺。

記者注意到,2020年億道信息營收增長達到19.11億元,同比增長了72%,同期歸母淨利潤達到1.85億元,同比增長217.07%。2021年上半年,億道信息營收達到12.73億元,歸母淨利潤爲8101.41萬元。

不過,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通脹高企的背景下,消費電子的需求也持續疲軟。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今年1-6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近日,第三方機構IDC預計,2022年全球PC銷量將同比下降8.2%至3.2億臺。

上週3家公司IPO獲受理,中欣晶圓三年累虧近10億

上週有中欣晶圓、網進科技、迅達工業3家公司IPO獲受理。其中中欣晶圓值得關注。中欣晶圓成立於2017年,公司主營業務爲半導體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廣泛應用於消費類電子、通訊設備、個人電腦和服務器、汽車電子等傳統領域。

在財務方面,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中欣晶圓實現營業收入分別是3.87億元、4.25億元、8.23億元、7.02億元,同期實現歸屬母淨利潤分別是-1.76億元、-4.24億元、-3.17億元、-7517.88萬元,3年多時間累計虧損近10億。

招股書顯示,杭州熱磁與上海申和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申和)合計控制中欣晶圓28.11%的表決權。而中欣晶圓間接控股股東日本磁性技術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本磁控)爲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上海申和、杭州熱磁均爲日本磁控的全資子公司。

實際上,除了中欣晶圓外,日本磁控旗下的安徽富樂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樂德)也在衝刺IPO,擬登陸創業板。而富樂德的控股股東也是上海申和,其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78.806%的表決權。(參見每日經濟新聞相關報道《泛半導體設備清洗商富樂德衝刺IPO 毛利率3年下滑12個百分點》)

年內262家公司成功在A股IPO,募資接近4300億元

Wind資訊顯示,截至9月4日,今年以來已有262家公司在A股IPO,融資額約4286億元。

截至9月4日,科創板審覈信息披露,全部819家公司中,處於註冊生效(註冊結果)的有502家,緊隨其後的是“終止”165家,“已問詢”的有102家,中止及財報更新的有5家,提交註冊的有38家,上市委審議的有4家、已受理3家。

截至9月4日,創業板審覈信息披露,處於註冊生效(註冊結果)的有400家,緊隨其後的是“終止”243家,“已問詢”的有229家,中止的有22家,上市委會議審議的有60家,提交註冊的有57家,已受理的9家。

截至9月4日,北交所官網顯示,北交所已受理3家、已問詢的有103家,上市委審議的有8家,提交註冊0家,已有122家公司已註冊,中止審查的有4家,終止審查的有79家公司。

上週7只新股破發 恆爍股份上市首日跌24.96%

A股上週上市了14只新股,其中有2只新股爲主板上市公司,剩餘12只爲註冊制新股,其中有7只出現破發的情況。

上週所有新股中,上市首日跌幅最大的是恆爍股份,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下跌24.96%,其發行價爲65.11元/股,中一簽虧損7900元。除恆爍股份外,C電生理-U、C建科等新股上市首日也破發,不過這兩隻新股發行價不高,中一簽分別虧損1200元和3430元。

上週上市首日股價漲幅最大的是C奧浦邁,漲幅達到58.65%,且其發行價格達到80.20元,中一簽可獲利2.35萬元。

本週A股申購的新股數量較多,包括諾誠健華磁谷科技、捷邦科技、德邦科技、浙江正特、帕瓦股份、華寶新能、萬得凱、恩威醫藥和科捷智能等10只新股可供申購。

其中,科捷智能是國內知名的智能物流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爲國內和國外客戶提供智能物流與智能製造系統及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 公司主要客戶包括順豐、德邦、燕文物流、印度Delhivery、遞一物流等大型快遞物流集團,以及韓國Coupang、京東、蘇寧、印度Flipkart等知名電商平臺。

在業績方面,2019年-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4.62億元、8.8億元及12.77億元,最近三年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6.19%;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2019年的1272.83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8649.30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60.68%。

不過,科捷智能預計2022年 1-9 月可實現的營業收入區間爲 6億元-7.2億元,同比增長36.92%至 64.30%;歸母淨利潤區間爲-2100萬元至-1600萬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區間爲-3500萬元至-2900萬元,虧損幅度同比將有所擴大。公司稱,這主要由於疫情不利影響導致項目交付週期增加及部分項目客戶需求變更等因素。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

9月2日,2022年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召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並發表題爲《堅定不移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演講。方星海透露,今年前7個月,滬深交易所共有178家企業IPO上市,合計融資3459億元,數量和融資金額均居全球首位。

“中美雙方成功簽署跨境上市公司審計監管合作協議,爲清除存在多年的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障礙邁出了重要一步。”方星海稱,借鑑國際市場通行做法,結合中國市場實際,穩步推進貨銀對付(DVP)改革,有助於提高國際投資者對於國內結算效率和資金安全保障的信心。

方星海還明確了當前資本市場深化對外開放的多項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將繼續穩步推進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推動境外上市新規立法程序,做好改革實施後的配套規則、系統建設等準備工作。拓展優化互聯互通存託憑證業務,支持更多上市公司互聯互通存託憑證發行上市。進一步優化完善滬深港通機制,推動交易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取得實質進展。穩步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國際化品種,支持開展期貨產品結算價授權合作,實現期貨市場開放路徑多元化。

方星海還表示,在加強開放環境下的監管能力和風險防範能力建設方面,堅持“放得開、看得清、管得住”的要求,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保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落實好中美跨境審計監管合作協議,爲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構建可預期的國際監管環境。繼續加強與境外機構投資者溝通,不斷提高A股投資便利性,不斷增強外資投資我國資本市場的信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0587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