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份,A股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呢?

澎湃新聞蒐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爲,9月份市場調整或接近尾聲,下行空間有限並有望逐步企穩,對A股中期走勢不必過於悲觀。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本輪A股調整行情或接近尾聲。一方面,從回撤比例和調整天數看已接近前幾輪水平。另一方面,從估值層面看,上證綜指估值上處於較低水平,前期壓制產出的悲觀預期已經逐步反映。

國泰君安證券也指出,上證50和滬深300爲代表的權重市值類板塊,臨近歷史估值極值,這爲A股市場提供了安全墊,下行空間有限。

中信證券判斷,雖然市場在9月上半月或依然處於尋找新平衡、延續高波動的過程中。但隨着市場在波動中形成新平衡,預計9月下半月將逐步企穩。

不過,中金公司表示,雖然對市場中期走勢不必過於悲觀,但短期來看,A股整體可能仍呈現震盪偏弱的格局。

配置方面,成長板塊仍是多家機構看好的方向。

海通證券指出,目前,雖然風格切換的必要條件已經具備,但充分條件不足,缺乏短期催化和長期邏輯,時間上也過早。因此,行業層面繼續看好高景氣成長。

中信證券:9月下半月有望逐步企穩

展望後市,預計市場在9月上半月依然處於尋找新平衡、延續高波動的過程中。隨着市場在波動中形成新平衡,預計9月下半月將逐步企穩。

其中,若9月上半月,經濟預期仍未達到新平衡,多重擾動下三季度增長壓力仍存。政策預期仍未達到新平衡,實際政策效果和穩增長髮力預期仍有差距。海外因素仍未形成新平衡,加息擾動和衰退預期反覆交替出現。機構持倉仍未實現新平衡,缺乏增量資金和存量高倉位的環境下減倉或調倉易於引發波動。

配置方面,新平衡形成之前,由於中報季部分冷門行業已經頻繁出現業績超預期的情況,預計行業間“熱轉冷”的非典型切換仍將延續。

具體而言,9月下半月,隨着國內經濟數據公佈、一攬子政策細則陸續實施、美聯儲加息落地、機構減倉和調倉初步完成,預計市場逐步在波動中找到新平衡,並將逐步企穩,重心繼續轉向部分偏冷門行業。

中金公司:對中期走勢不必過於悲觀

展望後市,短期來看,海外經濟週期下行等不確定因素,短期仍將一定程度制約政策發力成效,基本面的暫時乏力可能影響風險偏好,A股整體可能仍呈現震盪偏弱的格局。

不過,市場經歷連續三週的回調之後,A股市場日成交額再度接近今年4月底5月初時期的偏底部位置,情緒再現探底跡象。

同時,上證50指數已經重新回到今年4月底的階段性底部附近。滬深300指數也重新接近歷史偏極端水平。因此,當前位置處於A股市場歷史偏低位,對中期走勢不必過於悲觀。

配置上,低估值、穩增長相關板塊或是短期內的關注重點。成長風格弱勢整理趨勢可能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中信建投證券:調整或接近尾聲

整體來看,本輪A股調整行情或接近尾聲。覆盤歷次底部回升階段後的調整行情,本輪從回撤比例和調整天數看已接近前幾輪水平,此時不宜悲觀。

從估值層面看,目前上證綜指估值上處於較低水平,前期壓制產出的悲觀預期已經逐步反映。

近期,雖然市場主體遇到較多困難、表現不佳,不過政策也隨之加強。同時,美聯儲9月加息預期減弱,疊加運價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航運和商品價格雙雙回落,有望使製造業企業在成本端減負,對於盈利端有較大的改善作用。

配置方面,隨部分熱門賽道行業成交額佔比、換手率等擁擠度指標近期得以緩解,疊加美債短期超預期上行帶來的分母端壓力逐步反應,風格階段性回擺後仍應緊抓高景氣,中期可戰略性關注低滲透率賽道。

國泰君安證券:下行空間有限

雖然經濟預期的調降以及風險偏好的下降,一個較爲直接的結果是市場活躍度的降低,以及前期獲利盤迴吐。不過,儘管近期對市場較爲謹慎,但並不等同於認爲A股將有系統性的風險。

一方面,從估值角度看,上證50和滬深300爲代表的權重市值類板塊臨近歷史估值極值,這爲A股市場提供了安全墊,下行空間有限。

另一方面,從宏觀環境與經濟政策的角度看,當前要明顯優於4月份,且政策響應在邊際提速,隨着市場風險的釋放,可耐心等待股票的擊球點臨近。

配置方面,建議投資者聚焦中低風險特徵的科技製造與中高風險特徵的消費品,可關注四條主線:一是中低風險特徵的科技製造,二是新材料,三是中高風險特徵的消費品,四是圍繞能源供給和能源轉型下的傳統機遇。

海通證券:成長有望繼續佔優

8月以來市場走勢整體偏震盪,A股各大寬基指數在8月17日達到階段性高點後明顯回調,截至9月2日,上證綜指最大跌幅3.7%、滬深300跌5.2%、萬得全A跌5.9%、創業板指跌10.2%、中證1000跌9.2%。

實際上,從指數層面來看,市場從4月27日底部開始的第一波上漲已經在7月5日階段性見頂,而近期指數下跌其實屬於7月5日市場高點以來調整的延續。對比歷史,綜合指數回吐和成交量萎縮幅度來看,本輪倒春寒的調整已至後期。

目前,風格切換的必要條件已經具備,但充分條件不足,缺乏短期催化和長期邏輯,時間上也過早。展望後市,行業層面,繼續看好高景氣成長。除了風光儲和電動車,成長中還可關注數字經濟相關領域。

廣發證券:價值切換預演,成長股適度擴散

市場風格向價值切換的線索在增多,而成長的行情則迎來擴散。當前“海外加息預期上行+國內點狀疫情+俄烏衝突影響發酵”的組合類似弱化版的4月,A股再度出現類似4月的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但風格上略向4月的“價值佔優”傾斜或者是切換的預演。

價值板塊處於賠率位置較優、勝率即將迎來反彈的時刻,四季度是切換價值的好時機。成長股環境仍較優,但部分前期估值較高位的成長股的估值擴張空間受限,因而成長股的行情也將迎來擴散。

展望後市,建議把握價值切換預演、成長股適度擴散的投資機會,關注資產重估與中國優勢兩條主線:一是賠率較優且勝率改善的價值板塊,如地產龍頭、煤炭;二是景氣預期、淨利潤斷層及中報景氣指向的成長擴散,如風電零部件、光伏設備、傳媒(遊戲和互聯網傳媒)。此外,可關注疫後修復及PPI-CPI傳導受益的家電、食品飲料。

華泰證券:從三方面挖掘基本面向好線索

從中報中可以挖掘到對市場兩大預期差的指引:一是短週期底部時點,中報已爲同比底部,ROE底或在2022年第四季度-2023第一季度,關鍵信號爲非金融現金同比增速已連續第二個季度回升。二是通脹的持續性,資源品價格韌性繼續超預期,中報顯示煤炭與鋁的資本開支缺口維持高位,而歷史上,中週期處於上行或頂部時,煤炭資本開支拐點領先價格拐點半年以上。

短期企業盈利有拐點但無彈性,外圍風險尚待出清,A股或呈現乍暖還寒的弱勢波動,風格也或向賠率更高的方向再平衡,如大盤價值、窪地成長。

展望後市,建議從中報的盈利預期、供給端、需求端三方面挖掘基本面向好線索:從盈利預期看,新舊能源、農化鏈、通信業績超預期。從供給端看,煤炭、鋁的產能缺口處於高位,地產、裝修建材、動保、個護、玻璃玻纖競爭格局優化。從需求端看,新舊能源、公用事業、電信運營、外貿企業的現金流好,且缺產能或缺庫存,其資本開支或補庫方向對應儲能、鋰電設備、燃氣、通信設備、船舶製造、倉儲物流。

天風證券:風電和軍工已經逐步降到安全區域

展望後市,短期悲觀預期反應較多,從股債性價比的角度,非金融A股處於-2X標準差,市場大幅下跌的風險相對可控。股債收益差處於-2X標準差附近,指數能否反轉,取決於經濟能否全面復甦,也就是中長期貸款能否趨勢向上,但中長期貸款半年內有韌性、沒彈性。經濟的強復甦,可能需要等待庫存週期出清、全球經濟出清、國內地產出清。

7月初開始,汽車、光伏、新能源車等賽道的成交額佔比(擁擠度)快速提升,對應這些板塊的龍頭開始下跌,對利好鈍化、對利空敏感。覆盤歷史上的主要高景氣賽道,階段性調整的時間大多是40-60個交易日,幅度在20%左右。當前大部分賽道消化的空間基本夠了,但是時間不夠。從成交額佔比(擁擠度)的角度,目前汽車、光伏、新能源車還在半山腰,但是風電和軍工已經逐步降到安全區域。

展望後市,中長期貸款是否有彈性,決定了傳統經濟板塊的業績彈性,也決定了市場風格能否切向大金融、大消費。接下去,可選擇未來半年到一年可能業績加速或者改善的板塊,如風電、國內儲能、半導體(國產替代、智能車、物聯網)、醫療服務等。

長江證券:成長風格持續性或較強

當前小盤股並未到過熱的情況,上證50爲代表的大盤價值股已計入很強的悲觀預期,風格再均衡的賠率值得重視。但反轉需要數據企穩或政策預期催化。剩餘流動性方向和狀態未變,仍較爲寬裕,市場短期看四季度不必過度悲觀。風格上,短期偏成長,臨近四季度需要再平衡。

金融市場流動性拐點和經濟預期企穩是風格切換的重要條件。短期內,流動性難以收緊,市場流動性持續寬鬆;庫存週期處於高位,中游製造業的庫存壓力更大,經濟難見拐點。展望後續分化,成長風格有盈利支撐,持續性或較強;大小盤風格或迴歸均衡。

行業配置方面,盈利預期上調、成交額佔比較低、市場底部以來漲幅較小並且行業盈利增速彈性較大的行業後續或有較好表現。綜合而言,養殖、航空、地面兵裝等行業或有較高配置價值。

華西證券:向下有支撐

當前, 雖然海外層面對A股風險偏好擾動仍存,但市場“向下有支撐,向上有天花板”,因此操作上“不追高,不恐慌性殺跌”將成爲最主要的特徵。

首先,9月美聯儲再次大幅加息概率提升,同時在“不過早放鬆政策”的態度下,海外降息路徑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其次,美歐經濟前景的分化或支撐美元指數維持強勢,因此需關注中美貨幣政策背離下匯率波動對全球外資流向的影響。

再次,國內經濟弱復甦下政策繼續呵護,流動性環境維持相對寬鬆對A股估值形成支撐。

配置上,“泛能源”主線仍是重點,建議投資者關注兩方面:一是受益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新能源相關行業,如光伏、風電、特高壓、儲能等。二是傳統能源相關行業,如煤炭、油氣設備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