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始皇的生平,有一年极其特殊,即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这一年,秦一统天下。

一统天下后,丞相王绾上奏说最北之燕、最东之齐、最南之楚,离秦都咸阳甚远,应封皇子为王以便统治。

文章图片1

秦始皇画像

秦始皇把这个提议交给群臣商议,所有人都同意,除了廷尉李斯:周朝建立之初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互相吞并,周天子也无可奈何。现在好不容易把诸侯国都清理干净,改成了郡县,只要给功臣诸子赏赐即可,他们也不敢乱来,大家都安分守己,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文章图片2

李斯画像

秦始皇的决定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还不是因为这些诸侯?现在好不容易统一了,再分封的话这世界还能太平吗?李斯的看法是正确的。

秦始皇的旨意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仗打得时间太长了,人们都承受不住了!

文章图片3

秦灭六国之战

汉朝贾谊的《过秦论》写到:“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秦朝不仅有武力强大,还有“天下之士”的拥戴,这是为何?

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天子不受重视,五霸时代已过,诸侯们争斗不休。按照《过秦论》中的说法推算一下,“周室卑微”始于平王东迁洛邑(公元前771年),至秦一统六国,已有五百多年。从战国起点的“三家分晋”开始,已经过去了将近二百年。也就是说,不只当时活着的人没有安稳的生活,他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如此!

文章图片4

过秦论

而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组织,将秦国变成了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也有一百多年了,秦国子民一直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之中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之久。

扭曲的时代

在人类历史上找不到涉及如此广大的地区、庞大的人口,并且持续超过一个世纪的战争。近代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了六年,中国人民伟大抗战持续了十四年,从时间上来说与春秋战国相差甚远,英法百年战争说是百年,其实是打打停停。

文章图片5

战国七雄图

“五霸既灭”之后,没有有效的国际秩序可以约束国家间的战争。当时的国际秩序是由纵横家决定的。“纵横”是“合纵连横”的简称,是为了应对秦朝崛起而出现的两种政治策略。

“合纵”主张六国应当团结一致共同抵御秦国。秦国之大,也不过六国之力,其实齐、楚两国联合已胜过秦国,但齐、楚离秦相距甚远,抗秦急迫性不高,所以“合纵”的首要参与者是与秦相邻的韩、赵、魏三国。

文章图片6

苏秦六国封相

“连横”则恰恰相反,认为东方诸国应积极争取和秦国结盟,若能与秦国形成东西横线联盟,则可获得安全发展的保证,也可借此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许多游侠、谋士为了应对这个庞大的外交问题,四处游说,勾心斗角。战国时期的游士、谋士,是封建宗法体系崩溃的标志,没有“士”以上身份的人,从孔子开始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学会了理解国家事务的知识。即使不是贵族,也可以面见国君,出谋划策,从而获得更高的地位。

文章图片7

孔子画像

游士、谋士的人生经历,反映了春秋至战国的巨大变迁。一个能言善辩的人,有可能逆袭为“相”,更夸张的是,苏秦居然可以“佩六国相印”,这是以往连贵族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以“封相”为终极追求。他们唯一做不到的,就是成为一国之君。苏秦能够“封相”,足以证明他的野心是无边无际的,这是时代赋予普通人的特殊机会。

文章图片8

秦朝统一图

这些以个人利益为目标的能言善辩者周旋于诸国之间,进行“合纵连横”的游说,在国际关系中埋下了更多冲突的种子,让国家之间充满了变数,随时都有可能引爆。数百年的混乱和斗争,让这个世界变得扭曲,让人人都疲惫不堪。

儒家的普世价值

各国为何不能达成相互遵守的停战协定?正是因为有了封建制度,有了列国,所以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和平,得想出一种与封建制度截然不同的新办法。李斯讲的是封建制度的基本问题,即亲族的关系经不起岁月的考验。第一代兄弟相亲相爱,五代十代之后,亲族之间就只剩下名分,再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关系,就像陌生人一样。

文章图片9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封建制度虽已崩溃,但观念难改。在春秋战国时期,原本的王官学变成了儒家,不但得以延续,而且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儒家的一贯原则,就是要坚持“礼”,这就是周公建立起来的制度,从私到公,从家到天下,以礼贯之。

孔子以其特有的智慧,使王官学特别是“礼”抽象化。礼是一种普世的人伦原则,超越了贵族的局限,成为人的普遍价值。儒家把封建制度变成了一种社会秩序,人人“无所遁形”,每个人都接受礼的指导和规范。礼具有普遍性,以礼为基础的主张也必然带有强大的普世价值。

文章图片10

周礼

秦人、楚人、齐人之上,是“人”。其影响力所及,春秋战国的诸子,除了法家、纵横家以外,基本上都在谈论“人”,而非秦人、楚人、齐人。

让列国永世共存,在战国时期从来没有被真正倡导过。这是秦一统六国的前提条件,也是从春秋到战国延续数百年战争的原因。数百年来,天下的概念从未消失过,所有人都应当融入到一个整体中,这种信仰从未被动摇。这是一个国家向外扩张的动力,同时使每个国家都有危机感。谁也不相信风土人情不同的国家,能够划出一条安全的分界线,形成一种互不侵犯的国际秩序。

文章图片11

道德经

最贴近这种理想状态的,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至治之极”指的是终极理想,是最难以达到的境界,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打破现有局面

经过长期的战争,到了战国末期,一统天下的思想和记忆不仅没有被人遗忘,反而被儒家描绘得更加美好。这种思想有效地阻止了以割据天下的局面来解决问题的主张。虽然“天下共苦斗不休”,但还是要以天下为前提,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

文章图片12

兵马俑

儒、墨、道都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内心并不是要实现国家之间的和平,而是要打破现有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铸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战争的需求形成了强化循环。随着武器铸造速度和质量的提高,战争的激烈程度也就越来越高;随着战争的持续,对武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铸造技术和工艺不断改进。

文章图片13

勾践剑

这势必加剧各国之间的冲突。铁矿和煤矿并不是到处都有,森林也会被砍伐一空,工匠有腿有脚可以到处跑。要想发展或保持现有的生产规模,就必须不断地寻找和控制这些资源。在运输、贸易体系不完善的时候,武力占据就是最好的办法。占据有铁矿的地区、森林茂盛的地区、一座拥有铸铁技术的城市,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因此,使地理上的各种因素都集中到一个国家,就形成了统一的推动力。

商业发展是另一种推动力,特别是货币经济。为了摆脱复杂的以物易物形式而出现了货币。不过,想要让货币具备交易功能,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人们信任货币的价值,二是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兑换手续。

文章图片14

战国圜钱

当货币被使用后,必然会有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将货币推向单一化。官方发行的货币越稳定,那么就越好用。有分歧就意味着麻烦,多一种货币就意味着多一次兑换,多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百家不再争鸣

从儒家所坚持的“天下”的观念,到工商业的发展,可以看到看似分崩离析的战国时期,实际上有着强烈的统一期待,而商鞅所开创的法家改革,则赋予了这种期待一种客观的实现形式。

两千多年以前,商鞅就很明白,法最大的漏洞是:一个人可以不遵守法律而不用受到惩罚。如果有人可以违反法律而不受惩罚,那么法的权威性就会受到损害,也就难以保持其效力。连坐法就是用最强硬的方式,把犯了法而不受罚的可能性最小化。

文章图片15

商鞅画像

连坐法,并不是商鞅最早提出的,他是用管理军队的方式来管理所有人,让犯法者无法逃脱,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商鞅的伟大贡献就是他不仅关注法律的制定,而且坚持法律的执行,使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法律的约束。

儒家、道家都在想办法改变人的内心,而法家则注重人的外在行为,追求行为的统一。大家相互监督,确保大家的行为都是一样的。这套方法就是要让你不管内心怎么想,但外在的行为必须保持一致。

文章图片16

商鞅方升

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其中一个前提是能够强制使人们的行为统一起来。只有达到一个标准,才能称为“正行”,才被允许,才不会受惩罚。梁惠王所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怎样才能使本国百姓不逃往他国,而把他国的百姓引到我国来?孟子的答案是实行“仁政”,只要国君善待百姓,百姓就不会离开。

商鞅的解决办法,依然是“连坐”。人们互相监督并鼓励揭发,你想逃没逃掉,那就悲剧了。不仅如此,法律还要求人们勤勤恳恳地耕作,不努力的人会被街坊举报,而告密的人会因此加官进爵。最坏的情况下,你被征召参战或服劳役,你的土地就归邻居了。

文章图片17

秦诏版

人们被束缚得很紧,无法自由地迁徙。秦朝废除了个人主义以及大部分的自由,人们只能完成既定的工作,像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一样生活。

因此,在诸家论战中法家迅速占据上风。法家的学说实际上是后起的,没有完整而细致的理论。法家依靠的是秦国的力量,秦的成败,即是法家的成败。渐渐地,原本的百家争鸣就开始收敛,一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秦始皇期望的永久

秦始皇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完成了比三皇五帝更大的伟业,找到了可以跨越时空、永恒统治的秘诀。他将之前的头衔全部排除,创造出一个从未出现过的“皇帝”。

文章图片18

杜虎符

历史上,天子、国君去世后,后人会根据他们的功过给予一个“谥”号。秦始皇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死了之后还要让后人来评判,所以将其废除,他要有自己的称号“始皇帝”,而且还把后世的称号都想好了:“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原本周朝的封建制度中,周天子是“大宗”,在亲族宗法中仍负有规定的责任;贵族对周天子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国则是“大宗”。在封建宗法制度中,责任和权力都是相对的,由固定的礼所约束,而非个人的主观意愿。

文章图片19

铜车马

法家完全颠覆了封建宗法的制度。从申不害到韩非的理论,都是在不断地提升国君的权势,让国君和其他人拉开距离。国君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君和臣之间,君和民之间,只有君一个人高高在上。在法的监视下,所有人都变成了同样的人,只有君高于法,是法的最高掌控者,但却不被法所束缚。

文章图片20

韩非子画像

天子处于封建统治地位的顶端,下面有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庶人,皇帝不同,高高在上且必须与众不同。他自称陛下,只有他能这么称呼自己;他对臣下的指示叫“制”,对百姓的命令叫“诏”。基本上,跟皇帝有关的东西都要起个特殊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上,皇帝是单独的一类。

帝国的优势和隐患

中国王朝政治的根本问题,在秦朝就已经确立了。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国家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但哪怕是最有野心的帝王,也不可能独当一面,需要别人的帮助。而帝王是所有权利的来源,权利的分配都由他来决定,所以越是接近皇帝,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权利。任何制度化的安排,都会产生距离,所以臣子和皇帝的关系,远不如那些服侍皇帝的亲信。

文章图片21

秦时期全图

这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宠臣和近侍为了得到皇帝的信任,会互相勾结或争斗。

二是帝国的扩张会导致失控,秦始皇以一种令人震惊的决心,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了中央。但是,地理距离的问题很难用集中的专制制度来解决。显然,越是远离中心,越是难以控制。

文章图片22

七国之乱

汉朝初期曾尝试封建和郡县并存,将功臣、亲王分封到遥远的地方进行统治。司马氏建立了西晋,也曾分封皇族。但汉朝的分封却在“七国之乱”中结束,而在西晋则引发了“八王之乱”,这就表明分封与帝王体制是格格不入的,权力的分散往往会以“乱”告终。

秦朝所确立的统一国家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存在着落差。数百年来“共斗不休”,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国家,这让秦始皇不得不改变统治方式,向中央集权的方向发展。不过,要想控制这么大的一片国土,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都不是很完善。

文章图片23

八王之乱

这是一个早熟的帝国。早熟就缺少很多可以有效地使如此庞大的帝国运转的环节,从而导致了很多内部问题。这些问题与皇帝的能力无关,而是体制的缺陷,反过来讲,这种内部的缺陷也只有靠一位强大的帝王,才能让体制运转起来,而绝大多数的普通皇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统治体系崩溃。

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有不同的观点,即非法家一家独大,应尽可能地包容,使各派的主张在一个架构之下彼此妥协,最终形成一种新的制度、新的秩序。

文章图片24

吕氏春秋

由于秦国内乱,吕不韦倒台,李斯执掌大权。这其中的差距不能小觑,从《吕氏春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吕不韦的政见是包容的,而李斯则几乎完全站在了法家的立场上,主张摒弃一切非法家的观念。吕不韦若不是失去了权力,他的想法将会使秦国的统治制度发生极大的变化,进而使中国的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就是说,中国在公元前三世纪建立起一个君主专制的帝国体系并非必然,也不应被看作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不可逆转的宿命。一切的历史发展,都有其机缘巧合,都存在不同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