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共苦戰鬥不休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了秦始皇的生平,有一年極其特殊,即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這一年,秦一統天下。

一統天下後,丞相王綰上奏說最北之燕、最東之齊、最南之楚,離秦都咸陽甚遠,應封皇子爲王以便統治。

文章圖片1

秦始皇畫像

秦始皇把這個提議交給羣臣商議,所有人都同意,除了廷尉李斯:周朝建立之初分封諸侯,隨着時間的推移,諸侯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互相吞併,周天子也無可奈何。現在好不容易把諸侯國都清理乾淨,改成了郡縣,只要給功臣諸子賞賜即可,他們也不敢亂來,大家都安分守己,管理起來就方便多了。

文章圖片2

李斯畫像

秦始皇的決定是:“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仗還不是因爲這些諸侯?現在好不容易統一了,再分封的話這世界還能太平嗎?李斯的看法是正確的。

秦始皇的旨意中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仗打得時間太長了,人們都承受不住了!

文章圖片3

秦滅六國之戰

漢朝賈誼的《過秦論》寫到:“秦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者,何也?”,秦朝不僅有武力強大,還有“天下之士”的擁戴,這是爲何?

很長一段時間裏,周天子不受重視,五霸時代已過,諸侯們爭鬥不休。按照《過秦論》中的說法推算一下,“周室卑微”始於平王東遷洛邑(公元前771年),至秦一統六國,已有五百多年。從戰國起點的“三家分晉”開始,已經過去了將近二百年。也就是說,不只當時活着的人沒有安穩的生活,他們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如此!

文章圖片4

過秦論

而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軍事組織,將秦國變成了最強大的戰爭機器,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也有一百多年了,秦國子民一直被捲入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之中已經超過一個世紀之久。

扭曲的時代

在人類歷史上找不到涉及如此廣大的地區、龐大的人口,並且持續超過一個世紀的戰爭。近代大規模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六年,中國人民偉大抗戰持續了十四年,從時間上來說與春秋戰國相差甚遠,英法百年戰爭說是百年,其實是打打停停。

文章圖片5

戰國七雄圖

“五霸既滅”之後,沒有有效的國際秩序可以約束國家間的戰爭。當時的國際秩序是由縱橫家決定的。“縱橫”是“合縱連橫”的簡稱,是爲了應對秦朝崛起而出現的兩種政治策略。

“合縱”主張六國應當團結一致共同抵禦秦國。秦國之大,也不過六國之力,其實齊、楚兩國聯合已勝過秦國,但齊、楚離秦相距甚遠,抗秦急迫性不高,所以“合縱”的首要參與者是與秦相鄰的韓、趙、魏三國。

文章圖片6

蘇秦六國封相

“連橫”則恰恰相反,認爲東方諸國應積極爭取和秦國結盟,若能與秦國形成東西橫線聯盟,則可獲得安全發展的保證,也可藉此鞏固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許多遊俠、謀士爲了應對這個龐大的外交問題,四處遊說,勾心鬥角。戰國時期的遊士、謀士,是封建宗法體系崩潰的標誌,沒有“士”以上身份的人,從孔子開始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學會了理解國家事務的知識。即使不是貴族,也可以面見國君,出謀劃策,從而獲得更高的地位。

文章圖片7

孔子畫像

遊士、謀士的人生經歷,反映了春秋至戰國的巨大變遷。一個能言善辯的人,有可能逆襲爲“相”,更誇張的是,蘇秦居然可以“佩六國相印”,這是以往連貴族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戰國時期的縱橫家,以“封相”爲終極追求。他們唯一做不到的,就是成爲一國之君。蘇秦能夠“封相”,足以證明他的野心是無邊無際的,這是時代賦予普通人的特殊機會。

文章圖片8

秦朝統一圖

這些以個人利益爲目標的能言善辯者周旋於諸國之間,進行“合縱連橫”的遊說,在國際關係中埋下了更多衝突的種子,讓國家之間充滿了變數,隨時都有可能引爆。數百年的混亂和鬥爭,讓這個世界變得扭曲,讓人人都疲憊不堪。

儒家的普世價值

各國爲何不能達成相互遵守的停戰協定?正是因爲有了封建制度,有了列國,所以國家之間的關係就不會和平,得想出一種與封建制度截然不同的新辦法。李斯講的是封建制度的基本問題,即親族的關係經不起歲月的考驗。第一代兄弟相親相愛,五代十代之後,親族之間就只剩下名分,再也沒有什麼真正的關係,就像陌生人一樣。

文章圖片9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圖

封建制度雖已崩潰,但觀念難改。在春秋戰國時期,原本的王官學變成了儒家,不但得以延續,而且始終保持着一定的影響力。儒家的一貫原則,就是要堅持“禮”,這就是周公建立起來的制度,從私到公,從家到天下,以禮貫之。

孔子以其特有的智慧,使王官學特別是“禮”抽象化。禮是一種普世的人倫原則,超越了貴族的侷限,成爲人的普遍價值。儒家把封建制度變成了一種社會秩序,人人“無所遁形”,每個人都接受禮的指導和規範。禮具有普遍性,以禮爲基礎的主張也必然帶有強大的普世價值。

文章圖片10

周禮

秦人、楚人、齊人之上,是“人”。其影響力所及,春秋戰國的諸子,除了法家、縱橫家以外,基本上都在談論“人”,而非秦人、楚人、齊人。

讓列國永世共存,在戰國時期從來沒有被真正倡導過。這是秦一統六國的前提條件,也是從春秋到戰國延續數百年戰爭的原因。數百年來,天下的概念從未消失過,所有人都應當融入到一個整體中,這種信仰從未被動搖。這是一個國家向外擴張的動力,同時使每個國家都有危機感。誰也不相信風土人情不同的國家,能夠劃出一條安全的分界線,形成一種互不侵犯的國際秩序。

文章圖片11

道德經

最貼近這種理想狀態的,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至治之極”指的是終極理想,是最難以達到的境界,只能存在於想象中。

打破現有局面

經過長期的戰爭,到了戰國末期,一統天下的思想和記憶不僅沒有被人遺忘,反而被儒家描繪得更加美好。這種思想有效地阻止了以割據天下的局面來解決問題的主張。雖然“天下共苦鬥不休”,但還是要以天下爲前提,找到一個可行的辦法。

文章圖片12

兵馬俑

儒、墨、道都在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內心並不是要實現國家之間的和平,而是要打破現有的局面。

戰國時期的鑄鐵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與戰爭的需求形成了強化循環。隨着武器鑄造速度和質量的提高,戰爭的激烈程度也就越來越高;隨着戰爭的持續,對武器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鑄造技術和工藝不斷改進。

文章圖片13

勾踐劍

這勢必加劇各國之間的衝突。鐵礦和煤礦並不是到處都有,森林也會被砍伐一空,工匠有腿有腳可以到處跑。要想發展或保持現有的生產規模,就必須不斷地尋找和控制這些資源。在運輸、貿易體系不完善的時候,武力佔據就是最好的辦法。佔據有鐵礦的地區、森林茂盛的地區、一座擁有鑄鐵技術的城市,是當時的最優選擇。因此,使地理上的各種因素都集中到一個國家,就形成了統一的推動力。

商業發展是另一種推動力,特別是貨幣經濟。爲了擺脫複雜的以物易物形式而出現了貨幣。不過,想要讓貨幣具備交易功能,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人們信任貨幣的價值,二是不需要經過複雜的兌換手續。

文章圖片14

戰國圜錢

當貨幣被使用後,必然會有一股巨大的推動力,將貨幣推向單一化。官方發行的貨幣越穩定,那麼就越好用。有分歧就意味着麻煩,多一種貨幣就意味着多一次兌換,多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百家不再爭鳴

從儒家所堅持的“天下”的觀念,到工商業的發展,可以看到看似分崩離析的戰國時期,實際上有着強烈的統一期待,而商鞅所開創的法家改革,則賦予了這種期待一種客觀的實現形式。

兩千多年以前,商鞅就很明白,法最大的漏洞是:一個人可以不遵守法律而不用受到懲罰。如果有人可以違反法律而不受懲罰,那麼法的權威性就會受到損害,也就難以保持其效力。連坐法就是用最強硬的方式,把犯了法而不受罰的可能性最小化。

文章圖片15

商鞅畫像

連坐法,並不是商鞅最早提出的,他是用管理軍隊的方式來管理所有人,讓犯法者無法逃脫,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商鞅的偉大貢獻就是他不僅關注法律的制定,而且堅持法律的執行,使任何人都無法逃脫法律的約束。

儒家、道家都在想辦法改變人的內心,而法家則注重人的外在行爲,追求行爲的統一。大家相互監督,確保大家的行爲都是一樣的。這套方法就是要讓你不管內心怎麼想,但外在的行爲必須保持一致。

文章圖片16

商鞅方升

大一統帝國的建立,其中一個前提是能夠強制使人們的行爲統一起來。只有達到一個標準,才能稱爲“正行”,才被允許,纔不會受懲罰。梁惠王所面臨的一個大難題:怎樣才能使本國百姓不逃往他國,而把他國的百姓引到我國來?孟子的答案是實行“仁政”,只要國君善待百姓,百姓就不會離開。

商鞅的解決辦法,依然是“連坐”。人們互相監督並鼓勵揭發,你想逃沒逃掉,那就悲劇了。不僅如此,法律還要求人們勤勤懇懇地耕作,不努力的人會被街坊舉報,而告密的人會因此加官進爵。最壞的情況下,你被徵召參戰或服勞役,你的土地就歸鄰居了。

文章圖片17

秦詔版

人們被束縛得很緊,無法自由地遷徙。秦朝廢除了個人主義以及大部分的自由,人們只能完成既定的工作,像一枚小小的螺絲釘一樣生活。

因此,在諸家論戰中法家迅速佔據上風。法家的學說實際上是後起的,沒有完整而細緻的理論。法家依靠的是秦國的力量,秦的成敗,即是法家的成敗。漸漸地,原本的百家爭鳴就開始收斂,一元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秦始皇期望的永久

秦始皇躊躇滿志,認爲自己完成了比三皇五帝更大的偉業,找到了可以跨越時空、永恆統治的祕訣。他將之前的頭銜全部排除,創造出一個從未出現過的“皇帝”。

文章圖片18

杜虎符

歷史上,天子、國君去世後,後人會根據他們的功過給予一個“諡”號。秦始皇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死了之後還要讓後人來評判,所以將其廢除,他要有自己的稱號“始皇帝”,而且還把後世的稱號都想好了:“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原本週朝的封建制度中,周天子是“大宗”,在親族宗法中仍負有規定的責任;貴族對周天子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國則是“大宗”。在封建宗法制度中,責任和權力都是相對的,由固定的禮所約束,而非個人的主觀意願。

文章圖片19

銅車馬

法家完全顛覆了封建宗法的制度。從申不害到韓非的理論,都是在不斷地提升國君的權勢,讓國君和其他人拉開距離。國君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君和臣之間,君和民之間,只有君一個人高高在上。在法的監視下,所有人都變成了同樣的人,只有君高於法,是法的最高掌控者,但卻不被法所束縛。

文章圖片20

韓非子畫像

天子處於封建統治地位的頂端,下面有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庶人,皇帝不同,高高在上且必須與衆不同。他自稱陛下,只有他能這麼稱呼自己;他對臣下的指示叫“制”,對百姓的命令叫“詔”。基本上,跟皇帝有關的東西都要起個特殊的名字,在這個世界上,皇帝是單獨的一類。

帝國的優勢和隱患

中國王朝政治的根本問題,在秦朝就已經確立了。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國家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但哪怕是最有野心的帝王,也不可能獨當一面,需要別人的幫助。而帝王是所有權利的來源,權利的分配都由他來決定,所以越是接近皇帝,越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權利。任何制度化的安排,都會產生距離,所以臣子和皇帝的關係,遠不如那些服侍皇帝的親信。

文章圖片21

秦時期全圖

這必然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寵臣和近侍爲了得到皇帝的信任,會互相勾結或爭鬥。

二是帝國的擴張會導致失控,秦始皇以一種令人震驚的決心,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了中央。但是,地理距離的問題很難用集中的專制制度來解決。顯然,越是遠離中心,越是難以控制。

文章圖片22

七國之亂

漢朝初期曾嘗試封建和郡縣並存,將功臣、親王分封到遙遠的地方進行統治。司馬氏建立了西晉,也曾分封皇族。但漢朝的分封卻在“七國之亂”中結束,而在西晉則引發了“八王之亂”,這就表明分封與帝王體制是格格不入的,權力的分散往往會以“亂”告終。

秦朝所確立的統一國家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上存在着落差。數百年來“共鬥不休”,並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國家,這讓秦始皇不得不改變統治方式,向中央集權的方向發展。不過,要想控制這麼大的一片國土,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都不是很完善。

文章圖片23

八王之亂

這是一個早熟的帝國。早熟就缺少很多可以有效地使如此龐大的帝國運轉的環節,從而導致了很多內部問題。這些問題與皇帝的能力無關,而是體制的缺陷,反過來講,這種內部的缺陷也只有靠一位強大的帝王,才能讓體制運轉起來,而絕大多數的普通皇帝,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統治體系崩潰。

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有不同的觀點,即非法家一家獨大,應儘可能地包容,使各派的主張在一個架構之下彼此妥協,最終形成一種新的制度、新的秩序。

文章圖片24

呂氏春秋

由於秦國內亂,呂不韋倒臺,李斯執掌大權。這其中的差距不能小覷,從《呂氏春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呂不韋的政見是包容的,而李斯則幾乎完全站在了法家的立場上,主張摒棄一切非法家的觀念。呂不韋若不是失去了權力,他的想法將會使秦國的統治制度發生極大的變化,進而使中國的歷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就是說,中國在公元前三世紀建立起一個君主專制的帝國體系並非必然,也不應被看作是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不可逆轉的宿命。一切的歷史發展,都有其機緣巧合,都存在不同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