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8月共有16只可轉債上市,上市首日平均上漲34.20%。不過,多家上市公司發佈的可轉債發行公告卻顯示,竟有中籤投資者棄購,原因爲何?

不少“肉籤”遭棄購

8月,可轉債市場保持了新券上市首日大漲的格局。

Wind數據顯示,今年8月,共有16只可轉債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漲幅達34.20%。其中,潤禾轉債漲57.30%,達到可轉債現行規則下上市首日漲幅上限。此外,松霖轉債、拓普轉債、芯海轉債、英力轉債、高測轉債上市首日漲超40%。即使是漲幅最小的中陸轉債,也上漲了19%。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注意到,面對這樣的買賣,竟然有中籤者棄購,放走了“煮熟的鴨子”。

據統計,8月上市的16只可轉債都遭到不同程度棄購。除英力轉債、松霖轉債、中陸轉債棄購規模在十萬元級別外,其餘13只可轉債棄購規模皆達到百萬元級別,其中科利轉債被棄購的規模最大,達835.82萬元。數據顯示,科利轉債上市首日漲幅爲33.52%。此外,漲幅最高的潤禾轉債也遭棄購102.36萬元。

忘記繳款或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能打到可轉債新券,都可稱得上是“幸運兒”。Wind數據顯示,16只可轉債網上中籤率平均值爲0.0014%,松霖轉債網上中籤率最低,僅爲0.0004%,英力轉債、潤禾轉債網上中籤率也僅爲0.0005%和0.0006%。

十分幸運地中了籤,卻放棄了幾乎唾手可得的收益,這究竟是爲何?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2022年以來披露可轉債發行結果的共有89只可轉債,全部都出現了主承銷商包銷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棄購,少數是認購不足。

通常情況下,發行規模大的可轉債,被投資者棄購的金額也大一些。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今年發行的可轉債中,中銀轉債棄購規模最大,約1.36億元,中銀轉債發行規模爲78億元。不過,中籤率低至0.0004%的松霖轉債,也被棄購了約61.1萬元。

市場人士分析,投資者棄購的原因可能有幾方面:一是真的不看好;二是忘記繳款了;三是申購賬戶餘額不足。相對而言,後兩者可能性較大。

參與可轉債打新並中籤的投資者,一定要記得繳款,如果因爲忘記繳款,放走了“煮熟的鴨子”,豈不可惜?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