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實習記者 宋欽章 

一家預付卡機構股權即將被拍賣。

近日,京東網絡司法拍賣平臺顯示,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2022年9月25日10時至2022年9月26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京東網絡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活動。拍賣標的爲中聯信(廈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信科技”)名下持有的中聯信(福建)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信支付”)的100%股權,起拍價爲人民幣6444萬元。

截至發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該條拍賣信息有600多人圍觀,8人關注提醒。

央行官網顯示,中聯信支付持有一張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牌照,業務覆蓋範圍是福建省,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1日。

拍賣標的估價6444萬元

根據評估機構出具的諮詢評估報告,截至諮詢評估基準日2021年9月30日,中聯信支付資產賬面值爲8083.20萬元,負債賬面值爲3076.43萬元,所有者權益賬面值爲5006.77萬元;經諮詢評估,被評估單位在滿足假設限制條件下的資產諮詢評估價值爲6085.75萬元,負債諮詢評估價值爲2641.75萬元,表外盤盈資產諮詢評估價值爲3000.00萬元,股東全部權益諮詢評估價值爲人民幣6444.00萬元。

每經記者注意到,評估機構在盤盈資產中明確,中聯信支付持有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即支付牌照),估算的市場價值爲3000萬元。

報告還披露,2019年中聯信支付營業收入爲315.57萬元,淨利潤虧損6.96萬元;2020年扭虧爲盈,營業收入爲190.97萬元,淨利潤爲3.50萬元。

拍賣說明顯示,拍賣標的的評估價爲6444萬元,加價幅度爲30萬元,保證金爲1000萬元,競價週期是1天,延時週期爲5分鐘/次,暫無優先購買權人。

本次諮詢評估是根據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閩02執1122號,爲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福建漳龍集團有限公司與吳丹、中聯信支付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涉及的財產處置提供價值參考。

每經記者以購買意向者的身份致電上述拍賣公告披露的福建省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諮詢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告知,中聯信支付因爲被執行而被法院拍賣,案由是借款合同糾紛,案號是(2022)閩02執恢132號。

每經記者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發現,該案號的被執行人是中聯信科技,執行法院正是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時間是今年8月9日,執行標的爲2680萬元。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記者微信採訪時認爲,作爲預付卡機構,中聯信支付的起拍價格略高於行業預期。“預付卡機構的估值一般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現有資產估值,另一個是存量業務的估值。就中聯信支付來講,其自身業務近年來並不樂觀,甚至淨利潤一度爲負,省內的預付卡牌照價值也在縮水。”

法定代表人被限消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聯信支付成立於2009年,註冊資本爲1億元,由中聯信科技全資控股。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吳丹。

官網顯示,中聯信支付於2011年12月22日獲得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是福建省首家獲得該牌照的民營企業,目前已經通過了兩次支付牌照續展。

每經記者注意到,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中聯信支付因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收到了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限制消費令((2022)閩05執842號)。因爲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中聯信支付及其法定代表人吳丹被法院採取限制消費措施。

去年6月,吳丹還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中聯信科技及法定代表人吳丹的失信被執行人行爲具體情形爲違反財產報告制度,涉案金額388.15萬元,履行情況爲全部未履行,相關案號爲(2021)閩02執381號。

中聯信官網於2018年6月27日曾發佈公告《中聯信預付卡使用須知》,提到中聯信預付卡的持卡人可以在中聯信特約商戶經營場所及其網絡商店進行消費,並可享受該商戶所提供的折扣優惠。卡種類分爲中聯信虛擬卡及中聯信實體卡,卡內金額最高5000元,卡有效期爲永久性,不計息、不能透支、不能取現、不能兌換現金。中聯信預付卡中記名預付卡可掛失可贖回,不記名預付卡不掛失、不贖回。

9月5日,每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聯信支付,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僅支持線上虛擬預付卡業務,線下實體預付卡已不能使用,但保留線下實體卡的贖回業務。

王蓬博告訴每經記者:“目前地方性預付卡機構普遍受到移動支付和單用途預付卡的市場擠壓。中聯信支付的購買意向者可能存在於想擴大經營範圍的預付卡機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