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佛山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要全面推動製造業邁向中高端,按照“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總體產業佈局,高水平打造“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製造業園區”,高質量建設“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

這是佛山首次如此大規模地推進園區建設,也是佛山站上萬億GDP新臺階、村改進入下半場之後,爲自己謀劃的全新篇章。佛山此時創新性地提出“十大園區”、“十大集聚區”有何底氣?“園區經濟”將給佛山帶來哪些改變?如此模式有何參考價值?

爲此,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策劃推出“走進佛山大園區”系列報道,聚焦園區經濟對佛山的價值、“大園區”建設路徑等話題,深度呈現佛山面對全球經濟形勢以及灣區城市競合格局下的發展邏輯。本期我們關注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之一的佛山東部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趙曉晨、吳蓉 佛山報道

在廣佛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其起自廣州芳村五眼橋,向西橫穿佛山南海大瀝,與禪城相接,是廣佛之間首條陸路。繁盛時,道路沿線分佈着46個專業市場,每年創造8000億元交易額,被稱爲廣佛兩地的“黃金走廊”。

龐大的貿易往來催生了佛山東部的物流產業,這條“物流走廊”在大灣區內扮演着重要的“大動脈”角色,推動灣區之間的資源配置優化,而佛山東部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的規劃提出來後,這片區域的想象空間被進一步打開。

根據規劃,佛山將在原來的“黃金走廊”之上,進一步擴容建設佛山東部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以大瀝、獅山、廣佛交界處等爲軸,積極構建東部商貿流通大通道,面向大灣區引進先進商貿流通集團,加快建設一批“高標倉+智能化”現代物流產業園。佛山將以建設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爲載體,力爭打造成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物流基地。

佛山亟需高標準物流產業形態

沿廣佛新幹線駛入大瀝鎮太平大道,連片低矮破舊的廠房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整的土地。不久後,這裏將建設成集電商雲倉、城市配送、智慧冷鏈、供應鏈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基地——深國際·佛山南海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基地(以下簡稱“深國際項目”)。

相隔不遠處,位於獅山鎮的佛山國際陸港樞紐總部大樓已經封頂,國際快件監管中心、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項目建設正酣。國際陸港項目是佛山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第一個項目,將打造爲一個全球供應鏈服務平臺。

作爲佛山東部“物流走廊”上兩個標誌性項目,其將合力推動佛山物流產業朝着現代化、智能化、高標準的方向進階。

近年來,現代化物流的發展程度逐漸成爲衡量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指標之一。廣東省物流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物流產業基礎較好的佛山走在前列。

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佛山社會物流總規模早在2019年就已突破3萬億元,並保持着高於生產總值的增速。其中,南海區大瀝鎮年交易額8000億元,分佈在廣佛新幹線沿線的46個專業市場成爲全國商流型經濟的典範。

但佛山物流企業雖然數量衆多,但規模並不突出,且缺乏高端物流產業園區;物流企業運行成本仍較高,交通樞紐和物流園區佈局不盡合理、多式聯運和供應鏈物流發展相對滯後、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同時,當傳統專業市場來到轉型的十字路口,對現代物流產業的需求也日益強烈。

“傳統專業市場從建築形態、交易方式、運輸模式等多方面都不能滿足現在的佛山企業的需求。地處廣佛交界,大瀝亟需更加高標準的物流產業形態。”大瀝鎮副鎮長黃亮如是說。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同樣認爲,“隨着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數字化技術的進步,傳統的批發市場勢必被現代化的倉儲配送中心所取代。”

打造東部“物流走廊”,一方面在於提升物流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於強化與大灣區各城市物流樞紐對接,推動要素高效集聚、資源集約利用、空間跨區整合,最終實現全球價值鏈融通。

以深國際項目爲例,該項目倉儲設施均爲高標倉,空間使用效率是傳統倉的2倍左右,同時能夠實現物流規模化效應、提高揀選效率和準確性,既提高運行效率,又減少人工需求,降低綜合管理成本及安全隱患。

又比如國際陸港項目,其將依託廣珠鐵路官窯貨場,打造海陸空鐵郵五位一體的多式聯運服務,鏈接重要鐵路口岸、主要機場以及海港等資源,將口岸各項服務功能向陸港延伸,將有效提升佛山國家物流樞紐區域綜合服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廣佛的交通樞紐,這條“物流走廊”還將延伸服務廣州。

“隨着廣佛全域同城化的深入,進一步推動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聚,倉儲物流服務需求趨於旺盛,廣州倉儲用地供應逐年減量,廣州一庫難求,受供應、價格影響其倉儲需求逐步向佛山外溢。”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打造“兩業融合”樣板

建設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更深遠的意義在於賦能製造業。

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兩業融合”已成爲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搶佔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的關鍵,也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東部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的建設,正好是契合了佛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從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來看,佛山在現代物流業和先進製造業融合發展方面的探索,具有非常大的示範意義。”王國文表示,佛山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就將用數字化、智慧化、自動化的手段爲佛山製造業升級帶來嵌入式的全過程的服務。

以國際陸港項目爲例,該項目將打造融貨流、信息流、資金流爲一體的倉儲服務體系,協同製造型企業實現材料倉、成品倉、中轉倉、區域分撥中心、戰略配送中心等多角色、多模式、網絡化的倉儲功能配置,目的就是爲了降低企業倉儲、物流成本,滿足佛山製造企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升級需求。

從供應鏈的角度,該項目將協助企業建立支撐“全球採購、生產、銷售”的物流服務網絡,推動形成覆蓋研發設計、原材料採購、產品分銷、信息與金融服務等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體系。

“我們還將聯合監管力量,優化口岸通關模式,爲企業提供一般貿易、保稅物流、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等通關服務,滿足佛山外向型企業在家門口辦結各類型海關手續,提高通關效率,推動佛山核心產業供應鏈的外向型升級。”據該項目的運營單位廣東智慧陸港總經理李子興介紹,項目運營後,預計每年將服務超過2000家本地製造業,進出口總額將達100億美元,跨境物流小包超3000萬件,預期年納稅總額超5000萬元。

深國際·南海智慧物流產業基地項目投產後,也將重點圍繞佛山電子信息、紡織、預製菜等產業的倉儲需求和物流服務需求,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協同生產計劃供需,整合運輸配送資源,實現產銷無縫對接,降低貨物流轉與調撥交易成本,進一步推動佛山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東部物流走廊的打造還將支撐佛山電商經濟的發展。根據規劃,佛山將在集聚區內打造建設大瀝電商產業園,通過引進電商平臺、直播機構、電商服務機構等項目,推動電商+智能智造、電商+專業市場、電商+會展經濟、電商+傳統商貿等多種產業觸電發展。

“電子商務具有靈活、精準、快速的特點,只有現代化的倉儲物流形態才能滿足電商需求,因此,現代物流業具備吸引電商產業集羣形成的‘引致效應’,這也是物流業發揮作用的另一重要方向。”王國文說。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趙曉晨,吳蓉 編輯:李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