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付樂 冉學東 北京報道

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收官。在本屆服貿會上,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依然是熱議話題。

隨着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管理公司也在不斷調整LP結構,這其中出現了一個更深層的變化,“錢的來源”開始變得多樣了,險資、銀行理財資金、各級國企、民營資本紛紛“開閘”,部分已經成爲頭部子基金的LP。那麼,國有資本作爲出資人有哪些投資偏好?更青睞與哪類GP成爲合作伙伴呢?

在服貿會期間舉辦的2022全球PE論壇上,多位與會嘉賓表示,在新經濟形勢下,LP市場面臨產品錯配、風險管控以及中短期資金要做中長期投資等挑戰。投資人普遍認爲,要做長期主義者,更高的投資能力、更強的投後服務能力,更快的退出分配機制以及更團結的GP、LP合作是穩健發展的關鍵。

挑戰不減

近年來,國有資本逐漸成爲了LP的主力軍。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TMT組負責人莊思亮分析,目前LP大致分爲四類,第一類是國有企業,從最早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到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第二類LP是金融機構,包括銀行系、保險系等。第三類是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第四類是民營資本。

資金募資渠道不斷拓寬的同時,也面臨多重挑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教授何小鋒指出,由財政出資的資金如果投資早期項目,失敗率高,承擔的風險也大。而銀行和保險的資金都是負債的資產,作爲股權投資來講,也面臨很多問題,有些甚至是理念方面的。

“當下,各地政府都在實施招商引資,把好企業、好項目,甚至把基金引到當地。在返投比例、落地訴求、人才政策等方面競爭激烈。”北京科技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濤表示,我們目前接觸到的投資機構越來越往前端看,往早期投。同時,也存在人才短板,需要能夠看明白早期項目、早期團隊的人才。

與其他投資機構相比,理財子公司背靠母行,擁有大量實體經濟產業資源。

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業務專家唐倩華表示:“理財資金做投資,挑戰主要來自私募股權資產與理財產品之間的適配問題。”

具體來看,首先銷售渠道目前相對有限。按照監管要求,私募股權的資產只能由私募產品來承接。她表示,我們的私募產品受200個投資者限制,所以單隻產品的規模增長還是比較困難。在銷售的時候,要求在網點進行現場銷售,也使得銷售渠道收縮,難度增加。

其次,在期限匹配方面的難度比較大。按照監管要求,私募股權的要求是發行封閉式的產品來進行匹配。而封閉型產品都會有一個期限,對應的私募股權產品資產,需要準確預判資產到期日,清晰地規劃退出路徑和方式。“實際上,這個判斷是非常難的。因爲週期常常是3-5年甚至更久,同時也增加了產品配置上的難度。”唐倩華表示。

她透露,理財產品的期限整體是縮短的狀態,當下絕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是開放式的,以日開或者定開的形式。目前來看,封閉式理財產品佔比有所減少。今年上半年,理財公司封閉式產品的平均期限是520天,已經超過行業差不多200天。但是對於私募股權資產來說,這個期限仍然太短了。

今年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銀行作爲原來最大的投資方,正面臨投資方式的調整,從原來銀行直接出資,到現在通過理財子公司出資,市場需要一定時間去探索。值得注意的是,險資也開始加速進入母基金領域,正在逐步成爲LP羣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莊思亮介紹到,受託管理保險資金具有特殊屬性。一方面,運用的是保民的資金,資金具有國有管控社會化資本屬性。另一方面,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來源穩定,其長久期性和私募股權母基金天然契合。

“LP今年主要面臨三個問題:有沒有錢、有錢能不能投、要投的話投誰?當前經濟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要求LP必須快速成熟起來,以應對目前實際投資收益率的變動情況。”他表示。

莊思亮分析到,以前的利率環境會有一個隱性保本的條件,而當下實際的投資收益率發生變動,要尊重並且善於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指向。如果這些方向抓不準,股權投資市場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優勝劣汰。

如何應對

面對挑戰,更多的是要“變”。

陳濤表示,上海科創基金的資金池裏,既能做母基金投資,又能做直投。相當於一個管理公司下面掛着母基金和若干個不同的領域、不同時期的直投基金,將來會是這種架構。

理財資金作爲LP,做私募股權投資有非常大的優勢。唐倩華表示,理財公司的投資範圍非常廣泛,可以投資標準化的債券、可轉債、可交債、非標的資產,以及股票,一級打新。同時也可以爲所投基金的底層項目公司、客戶提供短期閒置資金的理財服務。雖然理財公司內部有一些無法協同的部分,但是如果把母行加進來,融合存款、貸款、交易、結算等服務,對底層的項目公司也大有裨益。

一方面,LP和GP可以通過對底層項目公司的服務,更好地瞭解公司,防控風險。另一方面,有助於爲底層公司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金融服務,以及股權的退出。在投資的時候,也會更傾向於直投基金,特別是對某些領域有深耕的基金。

“今後會更加慎重地選擇GP,以及不斷地加強投資者教育。”唐倩華表示,我們發現很多客戶對股權資產的認識不夠充分,相比股票這類短期資產,股權資產是永續的,期限非常長,因爲企業經營是有序的。如果用短期思維認購長期資產,短時間內很難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此外,在保險母基金生態圈的構建層面,莊思亮表示,保險資金是受到高度金融監管的領域。其中,保險資金長久期的屬性、保險資金負債經營的特點、保險資金審慎運用原則和GP策略結合,這些問題都需要GP形成比較清晰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