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廣州報道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環境信息披露作爲重要的企業環境管理制度,是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基礎性內容,其重要性日益凸顯。

與此同時,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也是綠色金融“五大支柱”的重要內容,不僅有利於提升金融機構自身環境風險管理水平,更有利於激勵和促進金融機構用更多資金支持社會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環境信息披露力度或加強

環境信息披露,也稱環境信息公開,是指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將其環境影響及環境表現相關的信息向外界公開,並受到社會組織和公衆監督的過程。在當前我國進一步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下,國家對金融機構、企業、上市公司等與環境信息披露相關的工作高度重視,提出了明確要求。

早在2017年,人民銀行就已着手推動探索建立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框架,2021年,人民銀行將其確定爲綠色金融體系的“五大支柱”的重要內容,並出臺《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作爲首批綠色金融國家標準。

今年7月30日,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7月30日在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央行將進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和碳排放覈算標準,研究出臺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時間表和路線圖,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強化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能力建設,夯實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規範健康發展的制度基礎。

上市公司及企業方面,2007年,中國環境監管部門發佈《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對上市公司等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提出要求。2018年,證監會發布修訂後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確立了上市公司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各大證券交易所也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確要求。2021年,國務院頒佈的《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明確提出“相關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要按照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佈企業碳排放信息”等要求。生態環境部印發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於2022年開始施行。

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隨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綠色金融的持續推進,有關環境信息披露的政策法規也將不斷出臺和完善,環境信息披露的對象範圍會更廣,執行力度也會更強。 

廣州持續推進環境信息披露工作

近年來,廣州積極開展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工作。廣碳所參與起草並推動出臺《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環境權益融資工具》《碳金融產品》等一批國家綠色金融標準。2021年,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選取大灣區內13家法人銀行機構,正式啓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工作,廣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作爲廣州地區法人銀行已連續兩年參與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工作。近期,建設銀行廣州花都分行發佈了碳信息披露報告,成爲廣州市首家發佈環境披露報告的國有大行分支機構。越秀金控集團及旗下越秀租賃相繼發佈ESG報告,爲地方金融組織踐行ESG理念和開展信息披露發揮了帶頭示範作用。

與此同時,今年8月,廣州市國資委首次編髮《廣州國資國企社會價值藍皮書(2022)》,集中發佈廣州國資國企的社會價值報告,廣州地鐵、廣州水投、廣州環投、廣州港等市屬國企紛紛正式對外公佈了自身社會價值報告,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彰顯國企擔當。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廣州越來越多金融機構、企業開始自覺自願開展環境信息披露,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將環境信息披露作爲宣傳綠色發展、落實社會責任、提升機構形象的重要手段。

記者瞭解到,日前,在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廣州市綠色金融協會在官網上正式上線“環境信息披露”專欄,以集中公開展示了廣州市法人金融機構、分支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單位與環境相關的披露報告,包括環境信息披露報告、ESG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碳信息披露報告等,進一步擴大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社會影響力,統一展示廣州市在推進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

“ ‘環境信息披露’專欄的上線將更有力地加強環境信息披露的宣傳,提升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帶動更多的社會民衆關注、關心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同時增強金融機構、企業對環境信息披露的意識,提升開展環境信息披露的動力和積極性,加大對廣州綠色低碳發展的支持,共同助力實現“雙碳”目標。”黃志海表示,歡迎廣州市法人金融機構、分支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單位能積極聯繫協會,在“環境信息披露專欄”上展示環境相關的披露報告,切實參與和落實廣州市環境信息披露工作。

(作者:家俊輝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