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印度果然不容小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經濟在2021年最後一季度超越英國,並在今年一季度繼續擴大領先優勢,現已成爲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的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印度的雄心還不止於此。

據印度國家銀行發佈的最新報告,印度有望在2027年超過德國,2029年超過日本,實現成爲“世界前三”的經濟發展目標。印度財長西塔拉曼甚至宣稱,印度經濟增速將保持在兩位數,陷入經濟衰退“可能性爲零”。

印度經濟爲何能超過英國?

分析人士認爲,印度經濟之所以能超過英國,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英國經濟表現不佳。

受疫情、俄烏衝突等不利因素影響,英國經濟日益萎靡。2021年以前,英國僅有兩個季度的貿易逆差突破100億英鎊。

但今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英國貿易逆差迅速擴大。2021年四季度貿易逆差僅爲103億英鎊,今年一季度迅速擴大到260億英鎊。英國通貨膨脹壓力也因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價格暴漲而持續加大。

英國央行此前曾警告,英國經濟前景“嚴重惡化”,今年預計將陷入衰退,並一直持續到明年。美國高盛集團也預測說,如果能源價格繼續呈螺旋上升趨勢,英國明年通脹率最高或攀升至22%。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經濟將萎縮3.4%。

反觀印度,對外在俄烏衝突中左右逢源,一邊從俄羅斯大量購入廉價石油,一邊與歐美開展合作,對內推出大幅度降準等多項政策支撐經濟增長。今年二季度,印度經濟增速達13.5%,是二十國集團(G20)本季的最快增速。

更重要的是,印度經濟還擁有一些長遠優勢。例如,印度人口平均年齡不到29歲,遠低於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歐美日韓,也低於中國。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年輕人衆多的紅利,印度經濟社會發展無疑將獲得顯著動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研究所所長鬍仕勝表示,印度已具備藉助數字經濟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諸多優勢,包括龐大的人口資源,過去40多年來積累的信息產業軟硬件條件、人才儲備和實踐經驗等。

“超德趕日”任重道遠

雖然有不少有利條件,但考慮到印度諸多問題待解,經濟實力要“更上一層樓”恐怕還“任重道遠”。

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製造業薄弱。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小雪表示,在當下這個資本和商品流動越來越自由和便捷的時代,印度發展製造業的優勢並不突出,而劣勢卻日益凸顯。隨着中國逐步推進產業升級,很多亞非拉經濟體都積極參與競爭,填補空出來的製造業空間,在這方面印度也沒有明顯優勢。

開放程度不夠也是印度經濟備受詬病之處。例如,印度最終沒有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是當前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稱,在各種追求儘可能降低關稅稅率的自貿協定層出不窮之際,印度卻逆貿易自由化潮流而動,與貿易最惠國待遇夥伴之間的平均關稅水平從2010年的13%上升到目前的15%左右。

此外,印度還經常提高一些特殊產業的進口關稅,這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印度製造業提升競爭力。

也要注意到,印度人口規模龐大且年輕人衆多這一優勢可能變成負擔。據外媒報道,受新冠疫情影響,印度GDP下降了7%,比任何其他主要新興經濟體降幅都大。

疫情之下,印度貧困率在多年下降後再次回升,目前仍有2.7億印度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大量貧窮、缺乏工作機會又沒有社會保障的年輕人隨時可能會爆發不滿,導致社會不穩定。

另有外媒分析說,由於印度正疲於應對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通脹率,國內消費無法爲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製造業又基礎薄弱,印度經濟良好增勢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近期,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諸多國際金融機構都下調了對印度經濟增速預期。高盛將印度2022年經濟增速預期從7.6%下調到7%,摩根士丹利則認爲印度本財年增長預期有下調40個基點的風險。穆迪認爲,印度2023年經濟增速可能會下滑到5.2%。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