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張旺 柳玉鵬】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公司)和中國合作伙伴已決定以盧布和人民幣50∶50的比例支付天然氣供應費用。

9月7日,中石油網站發佈消息稱,在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期間,中國石油集團(中石油)董事長戴厚良同俄氣公司總裁米勒舉行視頻會議,雙方就天然氣領域廣泛合作進行交流。會議期間,雙方簽署《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協議》相關補充協議。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道,俄氣公司發表聲明稱,協議中包括過渡到通過兩國本幣,即盧布和人民幣結算天然氣的供應。米勒表示:“新的支付機制是一個互惠互利、及時、可靠和實用的解決方案。我相信,這將簡化結算,爲其他公司樹立一個傑出的榜樣,併爲我們的經濟發展提供額外的動力。”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道稱,通過“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首次向中國供應管道天然氣於2019年底開始,2020年達到41億立方米,次年達到104億立方米。隨着項目的落實,計劃每年增加供氣量,到2025年前達到設計的年輸氣量380億立方米。2022年2月初,俄氣公司與中石油簽署了第二份長期合同——通過遠東路線出口。每年供氣總量將增長到480億立方米。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7日援引俄經濟發展部第一副部長託洛索夫的話稱,俄對華天然氣出口結算改用本幣是俄去美元化的直接結果。“在當前條件下,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分散資金流動,並以我們自己的貨幣開發支付系統。”

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憲舉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厲的金融制裁,所以俄要加強盧布的地位、更多發揮盧布的作用。而中國也在謀求人民幣逐步國際化,因此兩國在這方面有合作的基礎。對於有人問“中國如何花手中盧布”的問題,王憲舉表示,中俄年貿易總額還未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而且以後還會繼續增加,所以不用發愁盧布會成爲負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