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022年半年報披露結束,四千多家公司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不過通過梳理可以發現,有些公司的半年報,竟然連自家人都“無法保證”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而這一份份“無法保證”背後,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這類“無法保證”的公司,以戴帽者居多。

ST凱撒(000796.SZ)是8月31日披露的半年報。在半年報開篇重要提示中,ST凱撒就提醒公司監事李峯無法保證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理由則是“本人既不在公司任職也不在公司股東處任職,前期5月份已向公司提出辭任監事,公司至今未履行改選程序”。

ST凱撒早在1997年7月3日就上市了,接近25年的A股經歷,不知塵封了多少老股民的匆匆歲月。該公司現在主營業務包括旅遊業務(旗下凱撒旅遊),航食、鐵路配餐業務(旗下凱撒易食,目前中國唯一的業務範圍同時覆蓋航空配餐、鐵路餐飲、郵輪船供、社會化團餐及休閒食品等領域的企業),新零售業務,以及目的地業務。目的地板塊的設立是後疫情時代凱撒旅業轉型的深度推進,2022年主要以旗下公司海南億步爲資源要素整合作抓手,重點從“源產地好物”+“文旅整合營銷”兩個業務方向發力。

疫情對業務的影響是嚴重的,2022年上半年ST凱撒營業收入1.9億元,同比下滑了66.9%,淨利潤-1.7億元,同比下滑0.39%。這幾年,ST凱撒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虧了6.98億元,2021年也虧了6.9億元。ST凱撒2021年年報的審計意見還爲“保留意見”,形成保留意見的基礎,則爲無法獲取公司投資海南微凱創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4900萬元的資金使用情況。另從深交所網站上看到,監管層對ST凱撒的2021年年報、2020年年報也都進行過問詢。

2022年半年報也不例外,公司於9月1日收到了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監事李峯對半年報內容存在異議的具體原因及背景;公司前期是否爲前述異議監事履行職責提供必要協助、是否收到監事辭職申請、其辭任監事的具體生效時間;公司是否履行了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與異議監事的溝通情況;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是否依法依規審閱了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並說明具體職責履行情況;公司內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公司治理工作是否正常開展。

同時監管層也要求監事李峯說明是否親自出席監事會,是否審閱了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是否已對2022年半年度報告內容及公司經營情況進行必要的事前核實與調查,並說明履行勤勉盡責義務的具體情況。另外公司監事會也需要對監事李峯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爲發表意見,對李峯無法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事項發表意見。

公開信息顯示,監事李峯任期原本爲2022年4月6日至2022年10月13日,他曾任海越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風險控制部總經理,現任海南海航國際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規法務部總經理、海航非航空資產管理事業部合規法務部總經理助理。2022年9月2日,公司披露了李峯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監事職務的消息,辭職後,李峯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從過往來看,2022年8月31日半年報監事會決議中,李峯就給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關於增加2022年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議案》棄權票,公告顯示“監事李峯因個人原因未給予明確的表決意見,公司視爲棄權”。

8月31日,*ST順利(000606.SZ)披露的半年報中,獨立董事呂巍、張琪的聲明相當扎眼:“因瞭解到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和《2021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及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的《2021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所述非標準意見所涉事項尚未完全解決,因此本人不能保證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描述很明確,歷史遺留問題惹出的異議。

*ST順利2019年虧損10.21億元,2020年虧損12.11億元,2021年虧損6.29億元,2022年上半年虧損5081.42萬元,從事互聯網服務業務,包括人力資本業務、企業綜合服務、顧問諮詢業務。2022年上半年業績下滑,公司表示是受疫情、行業競爭等因素持續影響,公司業務量持續下滑所致,同時受人力資本業務下滑影響,政府合作收益亦大幅減少。

截至目前,公司存在如下風險:流動資產遠低於流動負債、淨資產爲負、營業收入持續下滑、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存在重大訴訟、2021年度財務報告非標意見所涉事項主營業務收入完整性、持有待售資產和持有待售負債及子公司的終止確認、子公司涉稅事項、持續經營能力重大不確定性等以及內控審計非標意見所涉事項尚未消除、公司股東彭聰所持股份被動減持。這其中,就有獨立董事呂巍、張琪提及的緣由。

翻開2021年年報就會發現,實際上*ST順利也有類似的尷尬,獨立董事陳勝華、吳亞也表示過“不能保證2021年年度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

2020年年報,*ST順利也有這待遇,獨立董事陳勝華、吳亞對《關於2020年度報告及其摘要的議案》均投了棄權票。

回到2021年年報,大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做的審計,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有五點。其一,2020年保留事項延續,即長期股權投資覈算的28家聯營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計提的減值準備、期末賬面價值的準確性無法判斷其他應收款中應收聯營企業霍爾果斯神州易橋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款項的準確性和全額計提壞賬準備的恰當性無法判斷。其二,審計方無法判斷企業綜合服務收入的完整性。其三,持有待售資產和持有待售負債及子公司的終止確認,審計方認爲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其四,由於公司對2021年11月和2022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舟山港綜合保稅區稅務局下達的《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和《稅務事項通知書》存在異議,尚未進行會計處理。最後,財務報表按照持續經營假設編制的恰當性待考,按照審計方的說法則是,“報告期內,順利辦主營業務大幅萎縮,涉及多起訴訟,順利辦已披露擬採取的改善措施,但我們仍無法取得與評估持續經營能力相關的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因而我們無法判斷順利辦運用持續經營假設編制2021年度財務報表是否適當。

*ST奇信(002781.SZ)也是一例。據半年報顯示,公司獨立董事趙保卿無法保證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無法保證或者持有異議的具體內容是:2022年6月30日的財務狀況、2022年1-6月半年度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情況,原因是:公司因涉嫌違法違規信息披露正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因原實際控制人關聯人疑似於2021年1月1日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正被經偵立案偵查。此兩項調查至今尚未有結論,而這兩項結論直接影響到2022年半年度報告及其摘要相關數據信息的客觀真實、準確與完整性。

根據披露,*ST奇信是一家以建築裝飾設計與施工爲主業,定位健康智慧人居解決方案商的“平臺型、綜合型、科技型”綜合型企業集團,公司業務範圍涉及公共建築如寫字樓、商業綜合體、文教體衛設施及精裝住宅等領域,涵蓋項目建設總承包、室內裝飾創意設計與施工、建築幕牆施工、物聯網綜合解決方案、健康環境綜合解決方案等方面。2022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6.79億元,增幅14.43%,淨利潤-2.02億元,同比下滑168.88%,截至期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4.35億元。正是因爲淨資產爲負值,公司股票交易還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近來年,建築業市場規模增速總體呈現下滑趨勢。上半年,因房地產行業信用收縮併疊加國內新冠疫情的反覆,建築裝飾業的行業景氣度仍然較低。同時,因行業本身的進入門檻較低,總體呈現出“大行業、小企業”的競爭局面。由於競爭對手較多、業務模式相對同質化,使得整個建築裝飾行業的競爭較爲激烈。在如此行業背景下,*ST奇信的業績表現可想而知。

還不僅如此。2021年12月31日,*ST奇信披露《關於自查原實際控制人關聯人疑似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原實際控制人關聯人疑似非經營性資金佔用13087.5萬元。大額資金流出事項發生後,公司啓動了自查,成立調查領導小組,並於2022123日向新餘市公安局報案。截至目前,該事項仍在調查過程中。2022年3月31日,公司又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截至目前,該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除此外,*ST奇信因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觸及相關規定,公司股票交易於2022年4月20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在這種背景下,申請人廣東康諾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具有重整價值爲由,申請對*ST奇信進行破產重整。受此影響,*ST奇信還完成了一波翻倍的行情。目前公司預重整臨時管理人已向社會公開招募投資人。

2010年6月25日就上市的*ST文化(300089.SZ),同樣面臨部分董監高無法保證定期報告真實、準確、完整的情況。

根據8月27日公告,*ST文化董事許捷認爲2021年年報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相關事項影響並未清除,故棄權;獨立董事李想認爲2021年年報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相關事項影響並未清除,故棄權;公司多方聯繫副總經理是科聖,但截止目前尚未能與是科聖獲取聯繫,因此副總經理是科聖當前無法簽署董監高書面確認意見;副總經理李慶認爲無法保證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真實、準確、完整。

從描述來看,這同樣是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

根據*ST文化2021年年報,公司的審計方是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有四點。一則,公司的持續經營存在不確定性。從數據看,2021年度營業總收入爲7577.12萬元、較上期下降40.13%,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爲-40062.5萬元,已連續四年虧損截止20211231日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合計爲-28598.83萬元,尚有86136.5萬元債務本息逾期未歸還因債務逾期、子公司失控等事項,文化長城涉及多起訴訟,部分銀行賬戶以及部分子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2022年上半年的話,公司淨利潤依然爲-3605.22萬元。

二則,海外銷售業務的真實性、應收賬款及信用減值的準確性成疑。審計方表示,在對應收賬款設計並執行函證程序時,收回的函證中有回函金額不符的情況,也有未收到回函的情況,同時公司也未能提供確切的函證地址與聯繫人等,導致審計方的詢證函無法發出。

三則,公司存在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尚未全部歸還的情況。據悉,公司2016年至2018年期間存在向原控股股東蔡廷祥等關聯方提供非經營性資金約45383萬元。公司方面2021年度已自查整改,但上述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尚未全部歸還。

四則,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對失控的子公司無法實施審計程序,相關的股權投資減值金額的準確性也無法確認。

資料顯示,*ST文化成立於1996年,創業之初主要從事各式中高檔創意工藝、日用陶瓷的研發、製造和銷售,近年來又拓展了教育領域。但就在此前不久,公司的部分業務一度停滯,原因是停電和欠薪,停電的原因也是欠付電費。根據9月2日的回覆函,公司截至公告日已將欠付的電費交清(包括但不限於北京好未來在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借入資金的方式),產線廠區已恢復正常供電。由於原管理層未完全完成公司相關證、章、賬冊等的銜接,銜接工作正在進行中。目前新的管理層內部已覈實欠付員工工資規模,同時正在積極推進恢復公司整體生產經營活動。公司表示力爭在3個月內完全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澤達易盛(688555.SH)的半年報,也令投資者揪心。

半年報顯示,郭籌鴻、黃蘇文、馮雁董事無法保證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理由是:公司於2022430日進行2021年年報披露,因存在部分財務數據無法查清的情況,由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了包括帶強調事段保留意見的年度審計報告及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等非標報告。此後,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長林應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由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至今尚無調查結論。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後,公司、審計機構、保薦券商在監管部門要求下對年報中保留事項進行了補充覈查及回覆,獨立董事任職的審計委員會也進行了獨立調查,但由於保留事項決策人林應、應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祕書)一直處於配合調查、無法聯繫狀態,至今無法取得調查結論。近期,經獨立董事提請公司審計機構對半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審覈,審計機構表示上述保留事項仍未查實,無法提供進一步意見。公司三位獨立董事均於2022217日任職期滿,於2022527日離職(已公告),但公司一直未能完成董事會換屆。獨立董事認爲,鑑於上述情況,獨立董事無法對公司2022年半年報發表意見,不能對半年報各項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提供保證。

另外監事會主席王曉亮無法保證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理由是:上年審計出具非標準意見的四個事項尚未整改完成,影響2022年半年報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澤達易盛於2020年6月23日上市,2013年成立以來,從醫藥監管信息化業務起步,陸續拓展到爲上游醫藥生產企業提供質量控制信息技術服務、下游醫藥流通企業提供溯源追蹤,並延伸應用到源頭的農業種植領域。通過“數字化監管+醫藥智能製造”模式,運用覆蓋藥品種植、研發、生產和銷售流通等多個環節的全棧式數字產品矩陣來提供全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在國內較早地實現醫藥健康全產業鏈的信息化業務佈局。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5164.61萬元,同比增幅-63.76%,淨利潤-3223.3萬元,同比增幅-221.79%。

而據9月3日的公告內容,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中導致保留意見的事項,目前仍在覈查中,暫無明顯進展。目前公司董事會已經啓動應急預案,公司實控人、董事劉雪松正常主持公司各項生產經營工作。

ST三盛(300282.SZ)的董事李霖和監事熊豔面對半年報態度一致,皆表示“本人不參與公司實際經營管理,對公司的往來款、計提資產減值存在疑慮,公司解決違規擔保的措施不夠有力,我無法準確判斷公司在經營、財務管理方面的風險”。

ST三盛主要從事智能教育裝備、國際教育服務和智慧教育服務業。子公司廣州華欣生產的大尺寸紅外觸摸屏大量應用於教學用智能交互平板,目前是公司智能教育裝備業務的核心,主要客戶包括希沃、鴻合、海信、康冠等智能交互平板廠商。子公司中育貝拉主要業務包括:國際高中合作辦學、國際大一合作辦學、自費留學服務、國際交流等,合作伙伴包括各省市優質公辦及民辦學校。中育貝拉是劍橋國際考評部全球戰略伙伴、美國榮譽課程中國獨家代理、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生源基地,開設課程包括AP、A-level、美國高中課程、GAC等,標準化的“全人教育體系課程”已在所有合作學校推廣使用。截至目前,在北京、深圳、銀川等各地開設10個國際課程中心。而子公司恆峯信息專注於提供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覆蓋智能校園建設、區域教育均衡、教育應用開發、平臺+大數據+AI等智能教育全生態,市場覆蓋全國27個省市,累計服務院校超過3000所,年覆蓋學生約750萬人。

不過這些年ST三盛的經營不濟,2020年虧損7.14億元,2021年虧損1.63億元,2022年上半年又再度虧損了8723.85萬元。根據披露,2022年上半年ST三盛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損失1670.09萬元、應收賬款壞賬準備5105.12萬元、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35萬元,合計6810.21萬元,將減少公司2022年上半年利潤6810.21萬元。公司通過對銀行存款等情況進行自查,發現子公司存在以銀行定期存單爲實際控制人的關聯公司或指定公司提供質押擔保,未切實履行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規定的上市公司審議程序或信息披露義務的情形,構成違規擔保。

2021年年報顯示,董事李霖和監事熊豔也發出過異議聲明。

*ST西發(000752.SZ)發出異議聲明的高管數蠻多的。根據半年報,董事周文坤、監事王強表示,上市公司子公司西藏拉薩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薩啤酒”)多筆應收款項未如期收回在監管部門長期關注下,上市公司內控體系依然不健全。

董事馮永明、監事王喜、董祕牟嵐則表示,拉薩啤酒大額應收款項截至目前未按照整改報告相關進度得以解決,在無專業機構意見的情況下,無法判斷上述情況對大額應收款項可收回性的影響以及目前壞賬準備計提的合理性拉薩啤酒於2022526日向拉薩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支付的1225萬元土地保證金,截至目前未能退回,也沒有收到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有關方面的書面解釋,目前無法判決該筆資金使用情況及性質。

看來,核心在於這個子公司拉薩啤酒。

資料顯示,*ST西發以拉薩啤酒爲主要業務平臺(直接持股50%),西藏地區獨特的資源爲公司生產製造高品質的、綠色無污染西藏泉水釀造啤酒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輻射西藏地區的銷售體系,實現拉薩啤酒在西藏區域內的市場優勢地位。該公司系西藏本土啤酒生產及銷售企業,在西藏地區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優勢,主營品牌爲拉薩啤酒,包含瓶裝啤酒628ml*12瓶、聽裝啤酒355ml*24聽、“3650”瓶裝啤酒330ml*24瓶。2022年上半年*ST西發的營業收入1.85億元,同比下滑2.41%,淨利潤-1783.37萬元,同比下滑74.95%。子公司拉薩啤酒2022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1.85億元,淨利潤2643.13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1663.28萬元。營業收入數據與上年同期差不多,2021年上半年爲1.89億元,但淨利潤爲3531.92萬元。根據相關規定,拉薩啤酒的董事會由5名董事組成,其中*ST西發委派3名,董事長由*ST西發委派。

通過8月20日的公告可以看到,西藏青稞啤酒有限公司20224月出具還款承諾函,確認對拉薩啤酒欠款2.7億元(截至2021年年底);西藏福地天然飲品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地產業)對拉薩啤酒也有承諾,確認拉薩啤酒對其往來賬款應收款及利息合計1.047億元及拉薩啤酒應收西藏天地綠色飲品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應收爲西藏福地天然飲品有限責任公司,並由福地產業統一歸還900萬元;2021年度審計期間,西藏福地天然飲品包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地包裝”)20224月也向拉薩啤酒出具還款承諾函,確認對拉薩啤酒的欠款7529.72萬元截至20211231;同時,拉薩啤酒與西藏天地綠色飲品發展有限公司還有貨款500萬元尚未衝抵。

另外,由於西藏遠征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征包裝”)未就2021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對應收款項的函證進行回函,*ST西發將委託律師事務所於2022630日前向遠征包裝提起訴訟,通過法律手段催收欠款。

先鋒新材(300163.SZ)2022年半年報“不保真”的同樣是獨董。

根據披露,公司獨立董事王濤發出異議聲明,詳細原因已非常清晰:“本人近期瞭解到VDL資產中的部分牧場已被盧先鋒先生以6250萬元 (澳元)出售於澳大利亞當地企業,但卻並未全部用於償還擔保債務,且牧場相關資產向荷蘭銀行所提供的抵押擔保也已解除,而公司實際控制人曾承諾以其收購的VDL資產追加擔保,但至今未能追加,我認爲此事屬於重大事項,涉及上市公司所承擔的擔保債務是否能夠得到保障,直接影響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雖然盧先鋒先生以及開心投資已簽署反擔保協議,約定以其資產承擔反擔保責任,但從本人專業角度上來看,盧先鋒先生與上述所收購資產中間還嵌套有多個持股通道公司,實際上全部資產均沉澱於VDL公司,因此除非VDL公司將其資產以抵押方式等爲上市公司提供反擔保,否則上市公司在承擔擔保責任後僅能向盧先鋒先生要求承擔保證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卻無法以VDL資產實現最終的反擔保責任,且該資產位於境外,隨時可被轉移、處置,尤其在目前盧先鋒先生所持股份不斷售出且大部分股份被查封、質押的情況下,爲中小股東知情權及其利益考慮,我認爲也應當對此予以披露。”

半年報一出,先鋒新材於9月2日立刻收到半年報問詢函,監管層要求公司進行說明和解釋。根據安排公司需要在9月9日進行答覆。

資料顯示,先鋒新材主要從事高分子複合遮陽材料(陽光面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遮陽成品主要通過澳大利亞客戶銷售。公司外銷收入佔比較高,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產品外銷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79.91%、75.33%、71%。2022年上半年先鋒新材營業收入1.77億元,增幅7.18%,淨利潤463.22萬元,下滑了34.53%。

通過上述的問詢函還可以看到,在2022年上半年,先鋒新材與盧先鋒控制的Kresta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KRS公司”)發生關聯交易金額3270.97萬元,交易內容爲銷售窗簾成品及相關組合件、提供遮陽成品的加工組裝服務,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爲18.46%,獨董出具意見顯示報告期存在超信用期支付的情況。

至於出售股權,2022年4月18日公司有披露《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所持部分股份存在被強制平倉暨被動減持的風險提示性公告》,因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盧先鋒質押在九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州證券”,最終質權方爲華安泰潤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泰潤”))的股票質押期限屆滿,盧先鋒未履行還款義務,因此華安泰潤啓動了違約處置程序,將質押股票轉入質押特別交易單元,華安泰潤將擇機賣出該筆質押股票。

那麼這之後,2022年5月5日至2022年5月6日,盧先鋒的持股以大宗交易方式被動減持合計54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4%。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8月17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再度被動減持合計616.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3%。2022年8月18日至2022年8月24日又以大宗交易方式被動減持合計49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5%。

從描述來看,*ST輔仁(600781.SH)也是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得到消除。

據悉,在8月31日披露的半年報裏,*ST輔仁的董事姜之華明確表示自己無法保證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理由有三:

1、公司2021年年報被審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目前,涉及無法表示意見的內容均未得到解決改正,延續至今的公司財務數據也未進行相應調整;

2、公司2021年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審計師認定存在重大缺陷,至今未得到整改,影響未得到消除;

3、本人經多次努力仍無法獲取充分且適當的證據來覈實議案中所涉財務數據及科目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據悉,董事姜之華1981年出生,法學,任期從2020年6月12日至2023年6月11日,其還是*ST輔仁的法人代表。

查閱2021年年報,*ST輔仁錄得“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有七點,足見公司的困頓。

其一,截至20211231日,*ST輔仁控股股東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及關聯方資金佔用淨額7.43億元資金佔用餘額16.53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9.1億元;輔仁藥業向控股股東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及關聯方提供違規擔保尚有擔保餘額17.4億元其中一審判決不承擔擔保責任1.5億元,已計提預計負債4.33億元

審計方表示,由於*ST輔仁資金管理、關聯方往來及對外擔保等方面內部控制失效,且未提供必要的相關資料,審計方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ST輔仁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及擔保金額的完整性以及合理估計其可收回性,也無法判斷是否還存在其他未披露的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資金佔用、對外擔保事項以及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

其二,有關訴訟。截至20211231*ST輔仁存在債務逾期不能償還、違規對外擔保等事項已構成違約並涉及訴訟,涉及訴訟仲裁、裁定、資產保全案件186起,賬面已計提預計負債10.3億元*ST輔仁未提供相關方必要的相關資料。

其三,應收帳款的可回收性成疑。據悉,2021年度無發生額的客戶應收賬款餘額合計5.64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1.71億元

其四,審計方表示其審計的範圍受到了限制,*ST輔仁始終未提供相關的詳細資料,令審計方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判斷上述事項對財務報表產生的影響。

這之外其五,審計方無法獲取借款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設計金額約6.66個億。

其六,公司下屬6個公司分別簽約,將公司賬面價值9.99億元的資產包以5.71億元作價轉給西藏華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但2022年6月22日雙方又終止了執行,公司對報表進行了調整。但審計方表示,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判斷其商業邏輯的合理性和對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

最後,審計方審計對公司的持續經營保有不確定性。

ST東洋(002086.SZ)的情況也很典型。

根據公司的說明公告,董事唐昊淶、柴俊林無法保證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真實、準確完整。其中,唐昊淶棄權的理由是目前公司經營情況嚴重下滑,上市公司經營與管理失控,財務和內控制度未能有效遵守。同時,上市公司存在因2019年年度報告虛假陳述、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外擔保、未及時披露重大訴訟和仲裁等問題,於2022年1月19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故,在無獨立第三方報告的情形下,導致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難以確定。還有就是目前公司經營情況嚴重下滑,上市公司經營與管理失控,財務和內控制度未能有效遵守。

柴俊林棄權的理由則是:1、目前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嚴重下滑,在無獨立第三方報告的情形下,導致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難以確定。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在2022年8月19日提供,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判斷和對事實進行調查瞭解,無法對其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進行判斷,因此,投棄權票。2、目前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嚴重下滑,在無獨立第三方報告的情形下,導致對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難以確定。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在2022年8月19日提供,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判斷和對事實進行調查瞭解,無法對其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進行判斷,因此,投棄權票。

這ST東洋主要從事海水苗種繁育、養殖,水產品加工,生物科技,保稅倉儲物流以及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和檢測服務等業務,是一家集海水養殖、冷藏加工、生物製品、醫藥中間體、科研推廣及國際貿易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水產良種場。從數據看,ST東洋的經營堪憂,2018年虧損7.88億元,2019年虧損10.21億元,2020年虧損2.99億元,2021年10.19億元,2022年上半年虧損716.27萬元。2020年和2021年年報的審計意見均爲“保留意見”。數據與上述董事描述的經營嚴重下滑一致。

2022年8月12日公司獲悉,煙臺市春達工貿有限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已經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向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預重整。目前,ST東洋進入預重整程序,如果公司預重整成功,法院將依法審查是否受理重整申請,公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確定性。

當然除了上述情況之外,還有一些公司的董監高是因爲客觀情況,作出的異議聲明。

比如亞太藥業(002370.SZ)獨立董事蔡敏表示,自2022年半年度報告提交審議到表決時間過短且未經審計,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必要的核實,且無法判斷虛假陳述追索涉及的預計負債對會計期間報表的影響,故無法保證公司2022年半年度報告內容真實、準確、完整且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北京君正(300223.SZ)的監事陳大同,由於未出席會議,未簽署關於2022年半年度報告的書面確認意見。

合衆思壯(002383.SZ)的董事孫久鋼,因個人原因未出席審議本次半年報的董事會會議。

勁嘉股份(002191.SZ)董事長喬魯予,因爲被留置,無法正常履行職責,所以公司未取得董事喬魯予先生保證2022年半年度報告真實、準確、完整的書面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