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2022年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範一飛指出,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過程中,人民銀行始終重視創新與安全的辯證關係,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的目標,堅持人民性、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推動數字人民幣工作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在市場應用和技術創新中不斷深化發展,行穩致遠。

在講話中,範一飛主要分享了對數字人民幣生態發展、創新應用、統一受理標準的體會。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來看範一飛重點表述:

1、目前,央行在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踐證明,“雙層運營”架構是構建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的最優方案,也被各國央行廣泛借鑑。

2、數字人民幣和傳統支付方式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不能完全照搬實物現金和電子支付那一套。

3、分散決策、風險分擔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制度安排,與激勵機制相輔相成。數字人民幣要運用好這個規則,在“雙層運營”架構下堅持權責對等。

4、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已在消費紅包、政府補貼、零售營銷、預付資金管理等領域成功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5、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注意制度銜接和剩餘風險防範。智能合約並不能消除各行業的原生風險,要加強與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和司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探討業務剩餘風險管理問題。

6、爲了實現數字時代的“錢同幣、幣同形”,要從信息交互、業務流程、技術規範等維度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的標準化建設。

7、推動數字身份、報文規範、二維碼制、藍牙和NFC等方面規範和標準的統一,實現數字人民幣體系與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可以“一碼通掃”,商戶也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類支付工具。

8、爲避免用戶信息泄露,消除數據安全隱患,也需要統籌組織各方對相關技術進行升級加固,提升安全防護水平,保障支付的安全便捷。

談生態建設:在“雙層運營”架構下堅持權責對等

“要讓數字人民幣充分普惠、可得,最優選擇就是構建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範一飛表示,目前,央行在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踐證明,“雙層運營”架構是構建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的最優方案,也被各國央行廣泛借鑑。

對於“雙層運營”架構,範一飛指出,一方面,央行通過實施中心化管理保證對貨幣發行和貨幣政策的調控能力;另一方面,央行爲商業機構提供開放、中立、可信與穩定的基礎設施。

他強調,在此過程中,既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也不能忽略“公共品”這個基本屬性。具體有三個要點:

首先,需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注重市場經濟中的制度安排,推動形成兼顧各方的利益平衡與商業激勵機制,持續調動各方積極性,保持我國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的先發優勢。

其次,要在尊重市場規律、市場主體的基礎上,更好發揮央行的作用,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發展方向,用法治規範市場行爲。數字人民幣和傳統支付方式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不能完全照搬實物現金和電子支付那一套。”

再次,分散決策、風險分擔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制度安排,與激勵機制相輔相成。數字人民幣要運用好這個規則,在“雙層運營”架構下堅持權責對等,一方面強化激勵約束,避免權責不對稱引發的各類機構行爲扭曲和低效,另一方面還要實現自主決策、自擔風險,提升數字人民幣生態的穩健性。

談創新應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具有突出優勢

此次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的一大亮點,就是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應用推廣。範一飛在談及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時指出,數字人民幣作爲央行貨幣支付體系的重大創新和升級,在技術和業務模式上都有很大的調整,一個突出方面就是可編程性,通過加載智能合約實現定製化支付。

事實上,智能合約的概念早在1994年就已提出,但在此後20多年並沒有服務實體經濟的應用落地。範一飛對此表示,數字人民幣在此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已在消費紅包、政府補貼、零售營銷、預付資金管理等領域成功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他同時提出,未來,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在具體推進中要注意三個方面:

一是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在支撐數字經濟發展、服務營商環境建設和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方面切實發揮作用。

二是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堅持開放包容、公平競爭,要在央行中心化管理和“雙層運營”架構的原則下統籌推進,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壁壘。

三是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要注意制度銜接和剩餘風險防範。一方面,合約模板的合法性、一致性和通用性是智能合約發揮強制履約價值的重要基礎,因此要建立有效機制對其加強管理。另一方面,新技術應用有助於解決現實難題,但是智能合約並不能消除各行業的原生風險,要加強與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和司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探討業務剩餘風險管理問題。

談統一受理標準:推動實現消費者“一碼通掃”

範一飛指出,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個人和機構,依靠法律來規範和約束;客體是產品與服務,依靠標準來規範和引領。標準與法律法規共同構成了市場經濟平穩、有效運行的基礎。貨幣體系作爲市場經濟的基石,標準的統一尤爲關鍵。

他進一步表示,數字人民幣作爲央行向人民羣衆提供的公共產品,要體現人民性,讓使用更方便快捷。在推進數字人民幣生態建設方面,受理環境和應用場景拓展亟待破局,“其中標準的統一和規範是關鍵所在。”

範一飛表示,爲了實現數字時代的“錢同幣、幣同形”,要從信息交互、業務流程、技術規範等維度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的標準化建設。

具體來講,要推動數字身份、報文規範、二維碼制、藍牙和NFC等方面規範和標準的統一,實現數字人民幣體系與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可以“一碼通掃”,商戶也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類支付工具。

此外,範一飛還表示,爲避免用戶信息泄露,消除數據安全隱患,也需要統籌組織各方對相關技術進行升級加固,提升安全防護水平,保障支付的安全便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