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火熱,整車公司卻陷入盈利困境,鋰電隔膜產業鏈環節則表現亮眼。

今年上半年,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但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完成銷量260萬輛,同比增長115%,滲透率高達21.6%,這帶動了鋰電隔膜需求的增長。高工產研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54億平米,同比增長超55%。

界面新聞梳理了5家鋰電隔膜上市公司半年報發現,僅滄州明珠一家公司營收和淨利雙降,其餘4家公司均實現營收和淨利雙增長,其中恩捷股份淨利同比增長超九成,星源材質淨利同比高達229.74%。

由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內部成本構成存在差異,不同環節的業績和毛利率表現也差異明顯。

作爲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之一的動力電池,今年來其原材料價格一路走高,產業鏈中下游的電池和整車企業面臨着巨大的成本壓力。

由於動力電池成本佔汽車總成本接近60%,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就曾在動力電池大會上公開抱怨“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卻稱,公司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邊緣掙扎。界面新聞查閱寧德時代中報發現,其動力電池系統業務毛利率爲15.04%,同比下降7.96%。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此前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稱,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企業分流了下游企業的利潤。作爲產業鏈上游的鋰電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最具技術壁壘的關鍵內層組件,在電池中成本佔比10%至20%。

資料顯示,鋰電池由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四個主要部分構成,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在鋰電池進行電解反應時,鋰電池隔膜可以用來分隔正極和負極防止短路現象的發生,同時允許電解質離子自由通過。

盈利能力上,隔膜是鋰電材料中少見的高毛利產品,部分隔膜企業甚至高達50%左右。中報顯示,恩捷股份膜類產品毛利率爲52.03%,星源材質鋰離子電池隔膜毛利率爲47.01%,唯一淨利下滑的滄州明珠鋰離子電池隔膜毛利率也達26.13%。

中材科技雖然未公佈鋰膜業務的毛利率,但根據公告,中材鋰膜擬以公開掛牌方式進行增資擴股,釋放不超35.20%股權,公司擬以非公開協議方式出資不少於15億元參與本次增資,多家券商認爲該公司鋰膜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

此外,英大證券指出,隔膜是高技術壁壘和高資金投入行業,較高的進入門檻使得行業集中度也高於其他鋰電材料,是四大材料中格局最優的賽道。

目前隔膜兩大技術路線分別爲溼法隔膜和幹法隔膜,川財證券指出,三元材料動力鋰電池基本採用溼法隔膜,同時磷酸鐵鋰電池中的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等主流廠家也選用溼法隔膜。

對於上半年利潤水平的顯著提高,恩捷股份中報稱,受益於公司溼法鋰電池隔離膜產能持續提升,競爭優勢不斷鞏固,溼法鋰電池隔離膜的產量和銷量持續穩定增長。西南證券指出,星源材質上半年盈利水平提升主要由溼法隔膜產品貢獻,其單位利潤由22Q1的0.5萬元/噸升至22Q2的0.7萬元/噸。

中報顯示,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質營收和淨利均大幅提升。其中二者營收同比增長均超60%,淨利分別爲20.2億元和3.68億元,同比增長92.32%和229.74%。

川財證券指出,目前溼法隔膜生產設備依賴進口,包括日本製鋼所、德國布魯克納等。新能源汽車加速滲透背景下,2022年溼法隔膜仍然供不應求,有望繼續保持高景氣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