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者通喫,敗者內卷

文| 楊曉鶴

9月8日,“科技春晚”落下帷幕,蘋果iPhone 14系列終於揭開面紗。

過去幾個月,iPhone 14創造了近千個微博熱搜。但是很多熱搜都沒猜對,比如傳言中的漲價15%並沒有出現,iPhone 14依然是加量不加價;同時,Pro系列的藥丸屏幕猜對了,但是並沒有猜到“靈動島”功能。還有後置攝像頭從1200萬,升級到4800萬的像素傳感器,對於很多用戶來說也是驚喜。

其他諸如衛星通信、A16仿生芯片、eSIM卡等預想中的升級,也讓iPhone 14系列備受熱議。相比熱銷了一年的iPhone 13,擁有摸魚迭代傳統的iPhone 14系列,應該不意外地將迎來熱銷。

與之對壘的華爲Mate 50 ,提前2天時間發佈。搶到衛星通信能力的首發,算是一個亮點。雖然也拿到200萬的日預約量,但其他主觀客觀因素造成的差距,也造成Mate 50熱度難以比肩iPhone 14。

從Tech星球走訪北京的手機體驗店的情況來看,兩者的熱度也有些分明。在三里屯的華爲旗艦店內,雖然已經有Mate 50新機,但並沒有出現人頭攢動的景象,門口也並沒有衆多黃牛。而在蘋果三里屯蘋果旗艦店,還需排號等到16號纔有真機體驗,但已經有不少黃牛在門口徘徊,和有意購買新款的消費者加微信建立聯繫。有黃牛提到,首發日Pro系類估計得加價2000元多元,其他型號加價金額具體未知。

圖注:三里屯蘋果和華爲旗艦店。

據遠川商業評論報道,iPhone14初期備貨總量高達9500萬部,而華爲Mate 50的備貨量預測僅有600萬。與蘋果尚有一戰的華爲,如果預期銷量不能相比的話,其他一衆還處於衝高端的國產安卓廠商,更加難以抗衡iPhone 14。

國產安卓手機陣營在過去一年中,並沒有太“能打”的機型,而iPhone 14的出現,意味着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出現,蘋果手中利劍的鋒芒,已經將“寒意”傳遞給每一家國產安卓手機廠商們。

蘋果的創新學不來?

iPhone 13在過去的一年中,幾乎實現了對高端市場的通喫。最高月銷2000多萬臺,也讓蘋果的市場份額從2021年Q1的57%,繼續提升到了2022年Q1的62%。

不僅僅是匯率變動因素,讓iPhone 13的性價比更高,這其中也有蘋果的創新加持。回到iPhone 14系列的更新中,最引人矚目的創新,毫無疑問的是“靈動島”功能。

在蘋果發佈此項功能後,網絡瞬間激起多重反應。有人驚歎這個創新太靈性,因爲不管藥丸屏還是劉海屏幕,其實還是佔據屏幕一定的比例,造成視覺上的屏幕顯示“缺損”。但Pro系列的“靈動島”功能,直接把這塊缺損屏幕變成常用信息通知的地方,另一種方式的變廢爲寶。

當然,市場也有不屑一顧的聲音,比如前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就在朋友圈點評:“說安卓手機怎麼就想不到這樣高明的招數?安卓陣營把不影響美感的居中小黑點前攝,升降式前攝,以及視覺完美的屏下隱藏式前攝全都搞出來了,爲什麼要做這種先在臉上塗屎,再把屎的顏色調整得跟粉底差不多的事兒?”

中興手機也趁機暗嘲蘋果,微博發佈“無島,全面出圈”的文案,並配圖中興Axon 40圖片,這款手機採用的是屏下攝像技術,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全面屏。

實際上,這也未必是蘋果的創新乏力。以觀感更好的全面屏技術而言,目前採用這型技術的手機,前置自拍基本都是廢了的狀態,核心原因還是屏下技術,目前無法解決前置攝像頭的成像質量問題。

更理性的聲音則認爲,“靈動島”是當下解決劉海屏、藥丸屏選擇中,衆口難調的最佳方案,並且這一技術還很難模仿。OPPO ColorOS 產品經理朱海舟就在微博上表示:

靈動島背後的成本不低,相當於把系統裏原有的通知體系、卡片、彈窗控件的公共規範,全部刷新重製,還要給開發者足夠的接口做魅力適配。好在蘋果每年的機型數量有限,成本雖大,但可控。安卓這邊就不一樣了,且不說一個廠商出的機器打孔,劉海屏下摺疊屏形狀位置都有不同,很難用一套規範來完美適配所有機器,UI一致性也是一個大問題。今天你會在安卓上看到不同App帶來的充滿各種時代特徵的的通知,控件和toast大雜燴。蘋果之美,在於一致。安卓可抄,難得精髓。

不少專業人士也發表類似言論,一位互聯網大廠的產品經理就對Tech星球表示,以前魅族的smartbar應該是最早實踐這個思路的手機,但是實現效果天差地別的,還有vivo手機上也有類似功能。只能說蘋果落地的效果最好,重新定義了“靈動島”這一功能創新。

國產安卓手機創新該向何處

從國產安卓手機的創新看,除了華爲擁有鴻蒙系統和“折翼”的麒麟芯片等自研底層創新,其他家創新更多停留在應用層面。其實在軟件層面,國內也已經很久沒有類似3D Touch、靈動島這類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了。

無處內卷的國產安卓手機廠商,目前主要往3個方向比拼內力。

第一是影像系統,這其中OPPO和vivo選擇是從硬件芯片層面突進,自主研發影像芯片NPU。OPPO在2021年12月,發佈了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芯片,應用在其首款摺疊屏產品Find N上。vivo在2021年年9月,發佈了專業影像芯片V1。這些NPU芯片輔助CPU進行AI 計算,能夠提升智能機的實時預覽成片、自動調節曝光和拍攝4K夜景視頻等能力。

小米雖然早在2021年3月,就在其MIX Fold上發佈了澎湃C1影像處理芯片,不過這款影像處理芯片,後續並未應用在更多機型中。2022年,小米的影像策略更重視產品層面,小米12 S Ultra與徠卡合作,外加索尼IMX989的硬件配置和夜梟2.0算法的加持,拿下了2022年上半年影像系統內卷冠軍。下半年則由華爲Mate 50剛剛發佈的“XMAGE”影像系統帶頭繼續卷,OV榮耀如何跟進值得期待。

第二就是全力推動摺疊屏手機搶佔市場,這場缺少蘋果摺疊機的“無果之爭”中,國產安卓手機廠商在非主戰場中跑馬圈地。在京東8月份的銷量排行榜中,小米MIX Fold2、華爲Mate Xs2、vivoX Fold是銷量排名前三的機型,它們的銷量分別爲1萬、0.7萬和0.6萬以上。消量不是特別高,但能幫國產安卓手機廠商建立高端形象,拉昇價格卡位區間。

第三則是不斷推出快充、高刷等亮點功能。iPhone 14 還是採用兩年前的20W快充技術,在如今的市場中已經不太夠看。2022年中,真我 GT Neo3 首發了搭載150W光速秒充,實現5分鐘光速回血50%。同一時間,OPPO發佈了240W超級閃充技術,9分鐘即可將4500mAh電池充至100%。

目前,對比iPhone14 還是60Hz,14 Pro纔給到120 Hz高刷,國產安卓旗艦機基本實現了120Hz高刷,而且爲了解決高刷屏幕帶來的耗電高的問題,還研發了LTPO自適應動態刷新率技術。

安卓旗艦機的這些功能,確實都屬於“用了回不去”的創新。而iPhone一般是延遲一兩代纔會升級這些能力。數碼博主“鯨歎號”告訴Tech 星球,主要原因是蘋果選擇漸進式創新,憑藉系統和硬件優勢,只要不激進不犯錯,最終就能利用體驗打敗參數黨。

安卓手機陣營廠商則由於缺乏底層差異化優勢,上層創新就比較大膽。比如,無論華爲和iPhone,都沒有采用超過100W的快充,Realme真我這一年輕品牌則無懼風險,率先應用120W快充。

底層創新或是安卓陣營知難也要上的領域,因爲這其中每進一步帶來的收益都巨大。比如OPPO的馬里亞納芯片,對其Find系列拍照有不小提升;而華爲鴻蒙3.0,則有能夠節省20G的存儲空間的小創新,這些升級通常都能贏得用戶的認可。

打響蘋果狙擊戰

話說回來,今年iPhone14槽點不少,60Hz刷新率、20W快充、依舊不配充電器,就連靈動島也是 Pro系類獨享。缺乏有力競爭者的蘋果,硬件升級不積極,但是賺錢的腳步卻在加快。

典型如蘋果還在加大生態內賺錢力度。以2021年6月上線的 App Store搜索廣告看,據一位互聯網大廠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這項業務在國內至今已經大概創造了40億的營收。“比如京東系的達達App,差不多每月在一個大的代理商那,投放的金額就超過200萬元。”現在蘋果還在籌備上線地圖搜索廣告等,拓展更多的營收手段。

這意味着iPhone系列手機的大賣,也讓蘋果的生態成爲一臺超高效的印鈔機。

當蘋果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賺走市面上的絕大部分利潤時,國產智能手機廠商也在四處設立防禦陣地,不僅三里屯的華爲旗艦店打出新品優惠700元的海報,大家都在採用電商節/線下店優惠的方式促銷,還在學習蘋果的打法來狙擊蘋果。

就主要的是建立生態陣地,國產廠商建立的陣地也許不如蘋果閉環,但也是必走之路。

OPPO就在8月30日發佈自研跨端系統“潘塔納爾”,這套系統旨在鏈接手機、汽車等 IoT設備。榮耀CEO趙明也非常重視 MagicOS的研發,在接受品玩採訪時說道,打造越用越流暢的系統,並豪言未來超越蘋果很有信心。

另一方面就是走出去,進攻就是最好防禦,去闖入海外市場。小米在2022年中一度成爲全球銷量第二的手機廠商,國內市場銷量並沒有進入前三名,主要靠的就是印度、歐洲等國際市場。OV出海並不是強項,主要在東南亞和歐洲有一些佈局。榮耀則在2022年正式提出了進軍歐洲的計劃。

這場蘋果狙擊戰,短時間內也難以阻止蘋果大賣,尤其即將進入市場的iPhone 14,以及降價的iPhone 13熱銷。畢竟蘋果剛剛打破了自己的記錄,統計機構SA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蘋果第二季度銷量高達4750萬臺,這是蘋果近10年來銷量最好的第二季度。

同時,Canalys發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9%。可以說,在全球智能機消費急劇冷縮之際,蘋果可能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安卓手機卻還未實現真正高端,接下來一年註定挑戰艱難。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