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答21記者:鼓勵引導社會組織和市場力量參與全球衛生治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尤方明 北京報道

9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國際合作交流工作進展與成效。

近十年來,我國在衛生健康領域推進民間對外交流合作方面採取了哪些實招?未來將如何更好發揮民間組織的作用?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甘戈針對前述問題回答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

甘戈表示,民間交往是增進人民友誼、推進文明互鑑、促進國家關係發展的重要手段。十年來,衛生健康民間對外交流合作已形成主體多元、夥伴廣泛、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渠道多樣的格局,在維護和增進我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首先,通過合作交流,積極引資引智,助力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進步。同時通過開展務實合作項目,也促進了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健康發展共同利益。其次,從西非埃博拉疫情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醫學專家、公共衛生專家,也包括像中國紅十字會等民間組織的志願者們,多次逆行、深入一線,彰顯了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強大感召力和價值引領,同時也體現了我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最後,通過這些民間交流合作,也培養了一批技術、專業能力過硬、綜合能力強的民間機構、專家、包括志願者隊伍。他們既是“白衣天使”,也是民間友好的使者。

下一步,爲做好衛生健康民間交流合作工作,一方面,既要發揮政府的政策引領作用,實施精準的分類指導,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和市場力量參與到對外醫療衛生援助,“健康絲綢之路”建設以及全球衛生治理的各項活動和工作機制中。同時,更重要的是發揮融資、融智的優勢,在推進民間對話、科技交流、援助項目實施以及產業合作創新等領域中發揮更多積極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