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天姣 深圳報道 商業銀行秋招開啓,工農中建等商業銀行已陸續公佈了2023屆秋季招聘計劃。

9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初步統計,工農中建四大行本次秋招累計招聘畢業生6.9萬名。其中,工商銀行總計招聘約2.06萬名畢業生;農業銀行計劃招聘約2.1萬名畢業生;中國銀行已開放約8637個職位;建設銀行秋招規模1.9萬人。

總行方面,工商銀行總行兩類崗位共計劃招聘約85人,交通銀行總行七類崗位擬計劃招聘400名畢業生,中國銀行總行招聘七個方向的管培生若干,農業銀行總行則計劃將2000名畢業生納入。

不同類型的業務在銀行的偏好點中流傳,金融科技人才卻常受青睞。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銀行也在持續加大對金融科技人才對轉型的貢獻度的押注。

總行管培生備受青睞

與今年的春招相異,本次秋招,大行的招聘崗位類型有所收縮,重心向管理培訓生、信息技術工程師等略有偏移。

9月8日,中國銀行開啓全球招聘,在其總行管理培訓生崗位中,被分爲信息科技、公司金融、個人金融、金融市場、風險合規、渠道運營、綜合管理7類。根據業務內容的不同,管培生鍛鍊時間在1至2年間左右。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加總測算,中國銀行境內38家分行與分支機構累計招募規模約爲8637人,其中,中行北京分行、中行上海分行、中行江蘇分行、中行深圳分行及中行廣東分行分別擬計劃招募75人、479人、707人、268人,與900人。

農業銀行自9月初開啓秋季校園招聘,該行總行開發開放總行管理本部、總行直屬機構、總行科技類直屬機構三大類共75個崗位。

農業銀行本次校招規模約爲2.1萬人,小幅高於同行。其中,農銀人壽保險、農銀理財、農銀金融科技分別招聘50名、30名、與50名畢業生。此外,農行北京分行計劃招募600人、農行深圳分行招募315人、農行廣東分行招募1075人、農行上海分行招募810人。

另外,單在中國農業銀行總行研發中心內,該行擬在智領計劃崗、軟件研發崗、測試開發崗、數據分析崗、產品研發崗、人力資源崗、財務管理崗招募720名畢業生。

9月8日,建設銀行啓動秋季校園招聘。該行旗下數字化工廠、集團金融科技創新中心(金融科技聯合創新實驗室)、廣州電子銀行研發中心、上海大數據智慧中心等13家機構同步開啓秋招。

工商銀行也於同日開放七類校園招聘崗位,分別爲:星辰管培生、專業英才、科技菁英、客戶經理、客服經理,與服務代表。其中,星辰管培生主要爲各級機構管理類崗位提供基礎人才儲備,該類崗位錄用人員將優先納入全行星辰管培生計劃。專業英才主要爲新興業務、重點業務及綜合保障類崗位提供專業人才儲備。

具體看,工行北京分行、工行浙江分行、工行廣東分行與工行深圳分行依次計劃將500名、750名、1000名,與300名畢業生納入。

工商銀行業務研發中心計劃招聘130人,包括科技菁英計劃、專業英才計劃。前者主要關注大數據研究、信息安全、技術研發等領域,後者以中心產品研發、用戶體驗、綜合管理等爲業務核心。

交行對金融科技的偏愛太過明顯。本次秋招中,交通銀行僅有金融科技部數字化轉型辦公室開放了招聘崗位,進一步分爲,金融科技管理培訓生(IT方向與數據管理方向)、軟件開發方向、軟件測試方向、IT系統管理方向、業務分析師方向、與數據分析應用方向七種類型職位。

上述招聘崗位主要聚焦於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核心領域,專業要求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金融科技類專業及其他理、工、農、醫類專業等。

該行在其招聘公告指出,有較好的計算機專業基礎,具備計算機和金融等複合型專業背景者優先。

“首選總行的管理培訓生,更首選大行的管培生。”一位目前正在申請國有銀行的畢業生說。相較於分行,在總行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也能通過體驗更多的職位,發現自己真正喜歡且擅長的領域。研發與科技方向是其目前青睞的方向。

科技+金融依舊熱手

人才是轉型的驅動力之一。如今,各大銀行金融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也加大對金融科技型人才的招聘,同時予以進一步細分。

爲招攬金融科技人才,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南京銀行等,在正式秋季校招之前,便開展了金融科技人才的提前批專場招聘,提前鎖定優質科技人才。

“科技菁英”是工商銀行本次秋季校招重點招募的領域之一,其又被細分信息安全崗、大數據應用崗與技術研發崗。不同分類有所側重,日常工作內容涉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前瞻性研究,數字化轉型業務場景創新,大數據分析、雲網絡等。

此外,根據公告,工商銀行總行管理培訓生,入職後先在境內分支機構進行爲期一年的“科技+業務”輪崗鍛鍊。

金融科技人才在農業銀行同樣受到重視。該行今年專設“科技人才智領計劃”,重點培養致力於培養金融科技領域的新生代領軍和骨幹人才。而即使是在農行的軟件研發崗內,工作內容也會涉及到互聯網金融、金融市場、精準營銷等多領域內容。

交通銀行金融科技管理生被細分爲IT方向與數據管理方向,聚焦於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核心領域。

商業銀行的金融科技競爭升級,金融科技人才數量在多家銀行中呈現增長勢態。截至2021年末,招商銀行集團研發人員爲10392人,較上年末增長3.48%;中信銀行科技人才共計4180人,佔員工總數的7.58%;光大銀行科技人才共計2598人,佔員工總數5.69%;興業銀行引進數字化轉型人才超1200人,科技人員佔比爲8.67%。

銀行同時重視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根據零壹智庫報告,2021年度,30家銀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共計1764.16億元,絕大部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爲增長狀態。

2022年上半年,招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53.60億元,同比增長6.03%,佔營收比爲3.26%;同期,交通銀行對金融科技投入28.05億元,同比增長14.5%。2021年,工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接近260億,達到259.87億元。

招商銀行行長王良在上半年業績發佈會中稱,將通過加強管理,提升三大能力:財富管理能力、金融科技能力、風險管理能力,以支撐招商銀行發展得更加長遠。交通銀行周萬阜則稱,藉助金融科技和大數據,該行普惠小微兩增口徑貸款餘額比年初淨增650億元,增長接近20%,明顯快於全行的平均貸款增速。

但加大對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並不意味着人才能全部轉換爲業務優勢,爲此,銀行還需進行激勵機制得配套。

德勤中國管理諮詢銀行業與資本市場行業主管合夥人尤忠彬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需要對金融科技人才做一個區分,將其區分爲“技術型”與“複合型”。其中既懂業務,也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生產力,其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解決數字化轉型的兩大關鍵難題,即技術賦能業務轉型方案的產出,與成爲技術與業務溝通的橋樑。

爲保證人才優勢真正轉化爲數字化優勢,尤忠彬稱,銀行需要關注人才留存、人才融入、符合轉型方面的關鍵挑戰。

尤忠彬說,金融科技型人才的市場競爭較爲激烈,容易流失,銀行需要考慮調整薪酬待遇、強化激勵、優化工作模式以適應人才需求。其次爲人才融入,外部招聘的數字化人才往往與行內傳統的工作模式不適應,唯有改善工作模式與機制文化,才能保證數字化人才充分發揮作用。

其補充,在複合轉型方面,銀行需要通過培訓、項目實戰,加速業務人才技術化,技術人才業務化,才能補齊行內複合型人才缺口。

銀行持續押注金融科技人才的同時,多家銀行的員工數量較年同期有所減少。

截至今年上半年,工商銀行員工數量約爲42.5萬人,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23%,該行在半年報中指出,由於上半年到齡退休人員較多,校園招聘應屆畢業生尚未集中入職,報告期末員工人數下降。農業銀行員工數量約爲45.03萬人,較去年同期下降約0.84%;中國銀行員工數量約爲30.45萬人,較去年同期下滑約0.36%。

(作者:胡天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