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侯吳婷 編輯 白爽 校對 付春愔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其21歲生日當天曾說,“我在衆人面前發誓,無論壽命長短,我終身都會爲你們服務。”

英國新任國王查爾斯三世在他第一個“國王的演講”中重提該誓言,稱其“也莊嚴起誓,維護英國核心的憲法原則。”

當地時間9月8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去世,終年96歲。9月10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在聖詹姆斯宮正式宣誓登基成爲英國新君主。

在世界多地悼念伊麗莎白二世的同時,被“大英帝國”殖民和奴役的歷史仍刻在一些英聯邦成員國人民的記憶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在21世紀,一個外國君主擔任他們的國家元首有何意義?

━━━━━

查爾斯三世在位第一天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登基後的第一天頗爲忙碌。他與數十名公衆見面,接見英國首相特拉斯,隨後向全國發表了首個國王演講。

演講在白金漢宮的藍色會客廳中進行,這也是他的母親多年來錄製聖誕節演講的房間。查爾斯三世穿着黑色西裝,打了黑色領帶,鏡頭右邊放着伊麗莎白二世的照片。

▲當地時間2022年9月9日,英國倫敦,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這是其首次作爲國王發表電視講話。圖/IC photo

“今天,我帶着沉重的悲傷發表講話。我知道她的去世讓許多人極其悲傷,我亦感受到無法估量的失落感。”在向母親致敬的同時,他也宣誓將“帶着忠誠、尊重和愛”爲英國人民服務。

查爾斯三世在講話中還提到,他的長子威廉將代替他成爲王儲和威爾士親王,同時,他也表達了對次子哈里及其妻子梅根的祝福。在講話的最後,查爾斯三世再次感謝了自己的母親,感謝這些年來她對國家和家庭的勤勉付出。

與此同時,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紀念儀式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英國首相特拉斯參加了紀念儀式。

當天早些時候,查爾斯三世在白金漢宮門外接見了部分前來悼念的民衆,與他們握手。

珍妮·阿西米諾斯也是前來悼念的民衆,她在查爾斯三世的臉頰上留下了安慰的一吻。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她表示查爾斯三世看起來非常悲傷。

隨後,查爾斯三世接見了特拉斯。兩天前,特拉斯剛在蘇格蘭接受伊麗莎白二世的正式任命,成爲英國新任首相,這也是伊麗莎白二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據CNN報道,在和公衆的互動和演講中,查爾斯三世的情緒有所顯露。他談論了家人,並表示其在位時也將對他們有所依賴,而考慮到哈里與梅根已於2020年離開王室,與王室關係緊張,查爾斯三世特意在演講中提及二人,意義重大。

━━━━━

告別女王后,英國君主的權威還能撐多久?

CNN報道稱,查爾斯三世已經爲國王這一“職位”準備了70餘年。

查爾斯三世與特拉斯見面時向其傾述道,他母親去世是其一直“害怕”的時刻。而這或許也是許多英國人擔憂的時刻。

70年間,伊麗莎白二世見證了“大英帝國”的衰落和英國王室家庭的鉅變(包括查爾斯三世和戴安娜王妃的離婚)。美聯社評價道,作爲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伊麗莎白二世已經成爲了英國在動盪不安年代中堅韌不拔的象徵。

如今,英國面臨着能源危機、持續上升的生活成本和脫歐帶來的影響,失去女王這一精神支柱無疑讓情況雪上加霜。而在世界範圍內,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還引發了民衆更復雜矛盾的情緒。

▲資料圖: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查爾斯王子。圖/IC photo

據美國《新聞週刊》網站報道,儘管世界各地有很多人爲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感到悲傷,但也有人拒絕哀悼。

南非激進的“經濟自由鬥士”黨發佈聲明稱,“我們不爲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哀悼,因爲對我們來說,她的去世提醒我們,這個國家(南非)和非洲都曾經歷過一個極其悲慘的時期。”

在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禮上,人們曾爲3106克拉的切割鑽石驚歎,但這個鑽石來自非洲南部工作條件惡劣的陰暗礦山。對某些人而言,伊麗莎白二世所代表的,永遠離不開切割鑽石背後殘酷的歷史——“大英帝國”。

在曾被稱爲“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的印度,企業家迪倫·辛格(Dhiren Singh)在哀悼女王的去世同時表示:“我不認爲在今天的世界裏,我們還有任何位置留給國王和王后。”

美聯社評價道,儘管總有抱怨英國君主制早已過時的聲音,但公衆對伊麗莎白二世的喜愛使得君主制得以延續,而這位新上任的國王並不如其母親受歡迎。現在,新國王繼位,英國就此進入一個不確定的新時代。

━━━━━

愈發鬆散的英聯邦

對新君主的抵制情緒在部分英聯邦成員國或更爲強烈,畢竟,國家元首易主的還有其他14個主權國家。

英聯邦的歷史可以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後,英國勢力大大削弱,許多殖民地人民要求獨立。1926年,英國被迫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都是獨立的。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確定各英屬自治領都獲得完全獨立的主權,英聯邦正式形成。

據英聯邦官網介紹,其包括56個國家。英聯邦成員國基本上都是英國前殖民地或保護國,遍佈非洲、亞洲、美洲、歐洲及太平洋地區,總人口約25億。當中,還有14個主權國家將英國君主視爲國家元首,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伯利茲、格林納達、牙買加、巴布亞新幾內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所羅門羣島、圖瓦盧。

2021年11月30日,巴巴多斯成爲共和國,取消伊麗莎白二世的國家元首地位。此後,牙買加等國也表示將追隨巴巴多斯的腳步。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30日,巴巴多斯布里奇頓,巴巴多斯正式成爲一個共和國,查爾斯出席過渡儀式。圖/IC photo

2020年,牙買加議會反對派成員米凱爾·菲利普斯(Mikael Phillips)曾提交一項動議,要求撤除女王作爲牙買加國家元首的地位。今年8月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6%的牙買加人希望取消英國君主在該國的國家元首地位。

牙買加政府去年還宣佈,計劃要求英國進行賠償,因爲英國曾強行運送約60萬非洲人到牙買加甘蔗與香蕉種植園工作,爲英國奴隸主創造財富。在英國300多年的殖民統治下,數十萬非洲奴隸在殘酷的條件下辛勤勞作,其間發生了多次血腥的叛亂。

今年3月,在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訪問巴哈馬、伯利茲和牙買加時,這些國家的不少民衆和政治家也紛紛發聲,要求英國王室爲奴隸制道歉且賠償。而在查爾斯三世接任之際,部分英聯邦成員國的民衆和政治家表示,希望該國成爲共和制國家,取消英國君主的國家元首地位。

當地時間9月8日,菲利普斯表示:“我希望正如(牙買加)總理所言,他會在新君主就位時加快(成爲共和制國家)進程。”

聖盧西亞前總理、現任反對黨領袖艾倫·沙塔內(Allen Chastanet)也表示:“到這個時候,我支持聖盧西亞成爲共和制國家。”

其實,在查爾斯三世正式接任之前,外國君主擔任國家元首的意義就遭到質疑。據路透社報道,今年6月,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舉行的峯會上,一些英聯邦領導人便對英聯邦領導權將從伊麗莎白二世轉交至查爾斯三世表示不安。

巴巴多斯、巴哈馬、伯利茲和牙買加都是加勒比地區國家。據路透社報道,15世紀至19世紀期間,超過1000萬非洲人捲入歐洲國家的大西洋奴隸貿易,在這些殘酷航行中倖存下來的人,則最終被迫在加勒比地區和美洲的種植園中勞作。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