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軍隊的反攻行動出現進展。烏軍宣佈奪回烏東北部哈爾科夫州的一個重要城鎮。俄軍則宣佈從哈爾科夫兩地撤離,並重新集結以加強頓涅茨克方向的力量。

烏方稱,自9月初以來,烏軍在烏克蘭南部和東部發動反攻,已有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迴歸烏克蘭控制。俄方表示,消滅及摧毀大量烏軍、外國僱傭兵、火炮、裝甲車和彈藥庫等。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表示,俄烏衝突可能還將持續數月,烏克蘭或將迎來一個艱難的冬季,他呼籲西方國家繼續對烏克蘭提供援助。另外,受俄烏衝突和能源危機影響,歐洲正在擔憂出現經濟衰退和創紀錄的通貨膨脹。

俄軍撤出烏克蘭兩地重新集結

近日,俄軍從烏克蘭哈爾科夫州巴拉克列亞和伊久姆地區撤離。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國防部9月10日發表聲明稱,爲實現既定目標,決定將駐紮在巴拉克列亞和伊久姆地區的俄軍部隊重新集結,加強頓涅茨克方向的力量。

俄國防部稱,已用三天時間將伊久姆-巴拉克列亞部隊撤離至頓涅茨克境內。俄國防部表示,撤退期間爲了防止損失,俄軍出動航空兵、火箭炮和火炮部隊對烏軍進行了攻擊,超過兩千名烏軍和外國僱傭兵被消滅,一百多輛裝甲車和火炮被摧毀。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稱,俄空天軍打擊了哈爾科夫地區的烏軍部隊。俄軍還打擊了頓涅茨克地區和尼古拉耶夫地區的烏軍指揮所、炮兵部隊等。而在頓涅茨克地區、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和扎波羅熱地區,俄軍摧毀了6個彈藥庫。

與此同時,烏軍宣佈重新佔領了哈爾科夫州的部分地區。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月8日,烏軍宣佈奪回巴拉克列亞,據社交媒體視頻顯示,烏克蘭國旗重新在巴拉克列亞市中心升起。

據烏克蘭媒體9月10日報道,烏克蘭軍方稱,巴拉克列亞是烏軍反攻行動中奪回的首個大城鎮。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9月10日還公佈了烏克蘭武裝部隊進入伊久姆的照片,但烏軍尚未正式宣佈控制伊久姆。

據路透社報道,俄軍此前的後勤基地就位於伊久姆地區,這裏存放有大量武器裝備和彈藥,如果烏軍能夠守住該地區,將成爲烏軍行動的一大進展。

路透社的報道還稱,烏方有壓力要在冬季來臨前取得軍事進展,許多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武器裝備,而烏方急於向這些國家證明他們的支持是值得的。

烏軍在兩條戰線發起反攻

8月底,烏軍宣佈在烏克蘭南部反攻俄軍。據當地媒體報道,烏克蘭南部作戰司令部發言人納塔利婭·胡梅紐克 8 月 29 日表示,烏克蘭武裝部隊“在南部的多個方向”發動了進攻。

俄國防部8月29日證實烏軍在南部發動反攻。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的說法稱,烏克蘭軍隊試圖在尼古拉耶夫-克里維裏赫等方向發動攻擊,一晝夜內烏軍損失1200多名士兵。

科納申科夫稱,俄軍粉碎了進攻,烏軍遭受重大損失;俄軍的有效行動在一晝夜內摧毀烏軍48輛坦克、46輛步兵戰車、37輛其他裝甲戰車、8輛裝有重機槍的皮卡車。

進入9月,烏軍在烏克蘭東部發起反攻。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9月11日表示,自9月初以來,已有三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迴歸烏克蘭控制。

美聯社稱,烏軍向東部發動反擊時,南部赫爾松附近的戰鬥也在持續進行。有分析人士認爲,俄羅斯可能從東部調遣兵力增援南部赫爾松地區,這給烏軍打擊俄軍的東部前線提供了可乘之機。

路透社的報道稱,數天以來,烏軍在東北部以機械化部隊對俄軍前線發動快速攻勢,每天可以推進數十公里。不過,烏軍對於反攻行動透露的信息很少。烏克蘭官員敦促居民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相關信息。

烏克蘭或迎來艱難冬季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9月9日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表示,烏軍在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對俄軍的反攻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俄烏衝突可能還將持續數月。

布林肯稱,俄烏軍事衝突目前已經進入關鍵階段。他敦促西方國家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烏克蘭接下來可能迎來一個艱難的冬季。

不過,面臨冬季考驗的不只是烏克蘭,而是整個歐洲。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9月9日稱,由於能源供應緊張、物價高企,北約在接下來數月將面臨考驗。他同時呼籲北約各國向烏軍提供帳篷、制服、發電機等過冬物資裝備。

匈牙利總統諾瓦克當地時間9月9日表示,對俄製裁的影響正在波及歐洲各國,物價在上漲,通貨膨脹也在上升。當天,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也表示,歐洲無法長期承受對俄製裁政策帶來的後果,因爲這一政策有悖於歐洲利益,是失敗的。

受能源、物價等因素影響,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可能出現衰退。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9月8日發佈的秋季經濟預測報告顯示,2023年德國預計將會出現經濟衰退和創紀錄的通貨膨脹,民衆的消費能力將出現歷史性損失。

日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佈因設備故障無限期停止“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輸氣。受此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繼續攀升。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兼經濟事務主管庫斯表示,電力和天然氣價格的上漲會導致私人家庭的購買力下降4.1%,達到兩德統一以來的最大降幅。經濟衰退同時還將給勞動力市場帶來衝擊,失業率將從2022年的5.3%上升到2023年的5.6%。

衝突持續帶“火”美國軍火商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9月8日出現在了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他談到近期烏克蘭的反攻行動時強調,美國提供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發揮了作用。

米利表示,近期,烏軍有效地將美國提供的武器系統與出色的指揮相結合,“我們看到,烏方在使用這些(武器)系統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可衡量的成果,烏軍已經使用‘海馬斯’襲擊了400多個目標,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今年2月向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向烏克蘭加速輸送大批武器,持續“拱火”。當地時間9月9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美國五角大樓一直在與美國的軍工企業合作,並增加生產線,以滿足對某些武器的需求。

美國國防部負責採購事務的副部長拉普蘭特稱,在給烏克蘭輸送的武器中,有一部分是從美國軍方的武器庫中直接調出,還有一部分是從軍工企業新訂購的。爲了補充美軍的武器庫存,同時滿足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等需求,美國軍工企業正在增加產能或者進一步擴大生產線。

據報道,自2021年1月以來,美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支持總額已超過152億美元。由於自身武器庫存銳減,多個歐盟國家今年都已經和美方接觸,洽談大規模購買美製裝備。俄烏衝突爆發後, 美國軍火商從中賺取了巨大的利潤,美國五大防務承包商股價都上漲 。

分析人士認爲,美國拒絕直接派兵進入烏克蘭,但持續“拱火”,帶“火”美國軍火商。衝突持續時間越長,美國軍火商獲利就越多。俄羅斯方面也曾表示,爲了維護自身霸權,美國正在世界各地挑起緊張局勢。西方武器源源不斷輸送至烏克蘭有加劇局勢惡化和人道主義危機的風險。

記者 | 陳奕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