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策略】疫情下哪些領域在逆勢擴張?

1、疫情背景下,企業或行業的逆勢擴張多爲景氣上升的積極信號。近兩年在宏觀經濟逐步走弱的形勢下,各領域資本開支水平的排序大致爲製造業>服務業與金融>房地產>農業。

2、逆勢擴張的細分行業或企業較大範圍發生在高景氣新興產業或增量行業,例如製造業中與新能源產業以及新老基建建設相關的企業,以及服務業中的線上服務業以及檢測行業。

3、逆勢擴張的另一個思路是傳統行業中的優質資產,例如房地產中資產結構優良的國資房企,以及養殖業中具備一體化成本優勢的優質養殖企業,在景氣下行週期中逆勢佈局。

4、逆勢擴張企業的市值特點因行業而異,存量行業的擴張多發生於大中市值企業,增量行業則是中小市值企業更有擴張意願,但在高景氣新興產業中,企業的擴張意願與市值關聯度較小。

5、今年以來地產企業資本擴張與市場表現的相關性最強,其次爲製造業,農業與服務業的相關性不顯著。企業資本開支的擴張與未來企業盈利以及股價表現並非爲簡單的正相關,未來盈利的確定性以及增長空間是影響市場估值的主要因素。

摘要

1、疫情背景下,企業或行業的逆勢擴張多爲景氣上升的積極信號。近兩年在宏觀經濟逐步走弱的形勢下,各領域資本開支水平的排序大致爲製造業>服務業與金融>房地產>農業。具體來看,近兩年製造業領域整體資本開支仍維持較高水平,2020H1至2022H1兩年複合增速達到14.3%。服務業與金融行業整體亦呈擴張態勢,支付於職工薪資的總額兩年複合增速爲10.1%,但近一年受國內經濟增速下行以及變異毒株擴散影響,擴張速度明顯放緩。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則在“三條紅線”政策的約束下逐步收縮,整體存貨增長率由2020年13.7%下降到2021年11.1%後,2022年出現負增長。此外,近兩年農業相關企業資本開支的削減最爲明顯,兩年複合增速約爲-21%,呈先擴張後收縮特徵,其整體資本開支水平與豬週期較爲相關。

2、逆勢擴張的細分行業或企業主要爲兩類,一是高景氣新興產業或增量行業,例如製造業中與新能源產業以及新老基建建設相關的企業,以及服務業中的線上服務業以及檢測行業;二是傳統行業中的優質資產,例如房地產中資產結構優良的國資房企,以及養殖業中具備一體化成本優勢的優質養殖企業,在景氣下行週期中逆勢佈局。

(1)製造業方面:製造業中受益於新能源產業擴張以及新老基建建設的通信、電力設備、建築材料行業資本開支增速顯著高於其他行業。此外,景氣度處於分化或底部狀態,以機械設備、基礎化工、家用電器爲代表的部分傳統順週期行業亦存在逆勢擴張企業,而這些企業近年來資本開支擴張的方向亦多與新能源領域相關。

(2)服務業方面:服務業中資本擴張較明顯的企業多處於增量行業,例如受益於生活“線上化”的線上服務業及核酸檢測常態化的檢測行業,金融領域中隨着國內金融市場改革的持續深化,近兩年券商資本擴張意願較強。

(3)房地產方面:在房地產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逆勢擴張的房企多爲國有控股且多分佈在珠三角地區,優良的資產結構是其在行業出清期逆勢佈局的核心條件。

(4)農業方面:近兩年板塊內部的擴張多集中於養殖與飼料業,但其產能週期呈明顯週期性。

3、逆勢擴張企業的市值特點因行業而異,存量行業的擴張多發生於大中市值企業,增量行業則是中小市值企業更有擴張意願,但在高景氣新興產業中,企業的擴張意願與市值關聯度較小。疫情以來,農業與房地產行業的擴張多集中於大中市值企業,且兩個行業都處於產能出清階段,在存量環境下大公司更具備資本擴張的條件。而近兩年服務業中的中小市值企業更有擴張意願,這或源於後疫情時代線上服務業發展帶來的增量空間。在製造業方面,疫情以來資本開支年化增速前100的企業市值在全部製造業板塊中分佈較爲平均,在以新能源產業鏈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快速擴張的背景下,企業的擴張意願與市值關聯度較小。

4、今年以來地產企業資本擴張與市場表現的相關性最強,其次爲製造業,農業與服務業的相關性不顯著。企業資本開支的擴張與未來企業盈利以及股價表現並非爲簡單的正相關,未來盈利的確定性以及增長空間是影響市場估值的主要因素。今年以來,房企逆勢擴張強度與市場表現較爲匹配,漲幅前十的房地產企業中,半數呈現逆勢擴張趨勢,在國內地產市場深度回調的形勢下,逆勢擴張企業或存在“彎道超車”的機會。在製造業中,新能源鏈條的資本開支與市場表現正相關性較強,其餘行業較不明顯,主要由於從資本開支擴張到企業盈利擴張的傳導時間鏈條較長,而短期的量、價變化更易成爲行業走勢的主導因素。而在服務業和農業中資本開支同股價表現並無明顯的相關性,主要原因在於股價的決定因素在於盈利預期,而服務業更容易受到經濟發展、行業政策等外部環境變化影響,農業板塊的市場表現則更具博弈屬性,通常股價的上漲領先於產能擴張。

風險提示:流動性收緊超預期,經濟失速下行,中美摩擦加劇,疫情超預期惡化,歷史數據僅供參考,標的公司未來業績的不確定性等。

1、‍疫情下哪些領域在逆勢擴張?

近兩年受疫情持續反覆、國內地產市場供需雙弱以及全球能源供應格局惡化等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面臨滯脹壓力,國內經濟增長表現疲弱。在當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多數居民的消費意願以及企業的擴張預期明顯走弱,但依然存在部分對產業發展前景以及未來公司經營預期較爲樂觀的行業或企業在逆勢擴張。這類行業或企業多處於高景氣新興產業或爲傳統行業中的優質資產,當宏觀經濟或產業週期回暖時,此類標的或有望迎來估值與業績的戴維斯雙升。

近兩年各領域中具體哪些細分行業與企業在逆勢擴張?這類行業或企業有何特徵?今年以來這些逆勢擴張的標的市場表現如何?本篇報告我們將通過對近兩年A股上市企業資本開支數據的梳理,嘗試爲上述問題給予解答。

在本篇報告中,我們按照產業屬性將全A上市企業分位四類,分別爲製造業企業、服務業與金融企業、地產企業以及農業相關企業。對於製造業企業,衡量資本開支的核心指標爲資本性支出增速、在建工程增速以及固定資產增長率;對於服務業與金融企業,人是公司的核心資產,因此職工薪酬的增長率是主要衡量指標;對於地產企業以及農業相關企業而言,衡量資本開支情況關鍵指標分別爲存貨和生產性生物資產增長率。

1.1、 製造業:中大市值公司的逆勢擴張值得關注

今年哪些製造業資本開支提速明顯?2020H1-2022H1製造業整體資本開支年化增速達到14.3%,其中通信、電力設備、建築材料的年化增速顯著高於其他行業。其中,通信和建築材料兩行業資本開支在今年顯著提速,今年上半年資本開支增速分別達到278.2%和114.0%,前值分別爲12.1%和37.1%,而電力設備連續兩年資本開支增速在70%以上。

疫情以來哪些公司在逆勢擴張?我們在製造業超過4000家公司中排序出資本開支兩年複合增速位於前100的公司,從行業分佈來看,發現其中不乏所處行業整體景氣度處於分化或底部狀態的公司,這些公司多數集中在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基礎化工、計算機和電子行業。這些行業裏部分公司的股價也實現了逆勢上行的演繹,如所屬機械設備的雙良節能、鞍重股份,家電的德業股份,以及建材的金剛玻璃,超額收益分別達到了83.9%、47.1%、131.3%和66.0%。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標的近年來資本開支擴張的方向皆屬於新能源領域,鞍重股份、金剛玻璃分別投產了碳酸鋰和光伏項目,而德業股份的逆變器業務已成爲公司第一大業務,雙良節能子公司的新能源裝備業務營收迅速增長。

製造業領域中,資本開支擴張意願與行業市場表現無明顯關聯。除資本開支近兩年來穩定擴張的新能源鏈條(有色金屬、電力設備、汽車)外,其餘行業資本開支增速與行業市場表現的關聯並不明顯,主要由於從資本開支擴張到企業盈利擴張的傳導時間鏈條較長,而短期的量、價變化更易成爲行業走勢的主導因素。

製造業資本開支意願與公司市值大小也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但中大市值公司在資本開支擴張時更易取得超額收益。疫情以來資本開支年化增速前100的製造業公司市值在全部製造業企業中分佈較爲平均(圖4),但如果將這100家公司按漲跌幅排序可以發現,中大市值公司更易取得超額收益。樣本里今年以來漲幅超過20%的公司有13家,其中有一家千億市值公司,也有5家超過百億市值的公司,而50億以下的公司只有兩家。

1.2、 服務業:疫情受益型服務業資本擴張明顯

疫後兩年服務業整體資本開支處於擴張區間,但近一年資本擴張增速明顯放緩。近兩年非金融服務業整體資本開支仍處於擴張區間,兩年複合增速爲10.1%,主要系疫情衝擊接觸性服務業的同時催生“線上經濟”蓬勃發展;而受益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環境,金融行業資本開支兩年複合增速達到10.5%。此外,受經濟下行及疫情反覆影響,近一年非金融服務業及金融業資本擴張增速均明顯放緩。

非金融服務業中,線上服務業及檢測行業資本擴張較明顯,金融業中券商資本擴張意願較強。疫情推動生活“線上化”,近兩年資本開支複合增速超過20%企業中,互聯網電商、遊戲、廣告營銷佔比達到40%。此外,受益於核酸檢測常態化,檢測公司資本擴張明顯。金融業來看,受益於A股市場交投活躍,券商在金融業資本開支擴張增速超過20%的公司中佔比達到50%。

市值層面來看,中小市值公司更具擴張意願。非金融服務業中超過70%的公司市值規模不足百億,近兩年資本擴張增速超過50%的企業市值主要集中在40億至70億區間範圍內,其中獅頭股份、華凱易佰、東望時代等資本擴張增速超過100%的企業,其市值規模不超過50億元。

市場表現來看,服務業中資本開支同股價表現並無明顯的相關性。結合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服務業資本開支擴張增速同市場表現並無直接相關性,主要原因在於股價的決定因素在於盈利預期,而服務業更容易受到經濟發展、行業政策等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其盈利確定性相對較弱。

1.3、 房地產業:逆勢擴張強度與市場漲幅較爲一致

房企存貨增速連年下降反映行業收縮趨勢。國內房地產行業面臨供需雙減的巨大壓力,半年報存貨增速三年來連續下降反映行業收縮態勢,半年報行業整體存貨增速由2020年13.7%下降到2021年11.1%後,2022年出現負增長,2020年至2022年複合增長率僅爲4.12%。

逆勢擴張的房企多爲國有控股且多分佈在珠三角地區。在房地產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A股115家房企中仍有13家企業存貨兩年複合增速超過30%,19家房企存貨兩年複合增速在10%~30%區間。擴張速度大於10%的32家企業中,從產權性質上看,21家國營或國有控股企業,佔比達到65.6%;從地區分佈看,13家企業註冊地位於以深圳爲代表的珠三角地區,11家位於長三角都市圈,3家位於重慶,其餘企業在長春、北京、西安、天津、合肥呈零散分佈。

中大市值房企擴張意願更強。近兩年資本擴張複合速度超過30%的13家房地產企業中大市值居多,6家中市值企業,5家大市值企業,2家小市值企業;擴張速度超過10%的32家房地產企業也以中大市值爲主,中大市值共計22家企業,佔比達到68.75%。

房企逆勢擴張強度與市場表現較爲匹配。今年以來漲幅前十的房地產企業中,半數呈現逆勢擴張趨勢;強勢領漲的3家房地產企業,除廣匯物流外,濱江集團和中交地產存貨增速(兩年複合)分別爲36.01%、53.19%。其中,濱江集團以逆勢拿地、深耕浙江和融資成本保持低位獲得市場追捧;中交集團同樣以土儲優勢和國資增信助力公司可持續發展。

1.4、 農業:資本開支水平與豬週期較爲相關

2020年H1-2022年H1,行業擴張呈現先增後減態勢,此態勢在養殖與飼料業尤爲明顯。受豬週期影響,農林牧漁擴張增速由2021年H1的 31.42%下降至2022年H1的-27.58%,兩年複合增速爲-2.44%。其中,2021年H1,養殖業、飼料業增速分別爲32.87%、 86.81%,擴張明顯;2022年 H1,養殖業、飼料業增速分別降至-33.08%、-24.24%。此外,漁業、林業、農業品加工等行業在此期間內未實現明顯擴張。

近兩年行業的擴張多集中於養殖與飼料業。生物性生產資產口徑下,兩年複合增速超過20%的公司中,從事養殖業公司佔比爲58.82%,其中,新五豐兩年複合增速爲158.67%,居農業擴張增速首位;從事飼料業公司佔比29.41%。

近兩年行業擴張多發生於大中市值公司;細分來看,養殖、飼料業擴張集中於大中市值公司,而種植業擴張則主要在小市值公司。從行業整體來看,兩年複合增速超過20%的公司中,76.47%的公司市值高於40億元。從二級細分行業來看,養殖業中,兩年複合增速超過20%的擴張基本發生在市值超過40億元的大中市值公司,其中中等市值公司佔50%;飼料業中,80%的擴張發生在市值超過100億元的高市值公司;種植業中,擴張主要在市值低於40億元的小市值公司。

行業擴張與其市場表現相關性並不顯著。2022年以來,農林牧漁跌幅爲-5.22%,其中,僅養殖業略有上漲,漲幅爲1.41%;種植業跌幅爲-6.94%,飼料跌幅爲-12.04%。結合農林牧漁2020年H1以來的兩年複合增速爲-2.44%,其市場表現與其擴張增速方向一致。但市場表現並未體現飼料與種植業2020年H1以來的兩年複合增速爲18.96%和7.21%,因此與二級細分行業擴張相關性並不顯著。

1.5、 近兩年A股逆勢擴張的行業或企業有何特徵?

疫情背景下,企業或行業的逆勢擴張多爲景氣上升的積極信號,近兩年在宏觀經濟逐步走弱的形勢下,各領域資本開支水平的排序大致爲製造業>服務業與金融>房地產業>農業。具體來看,近兩年製造業領域整體資本開支仍維持較高水平,2020H1至2022H1兩年複合增速達到14.3%。與此同時,近兩年服務業與金融領域整體資本開支亦處於擴張區間,兩年複合增速爲10.1%,但近一年受國內經濟增速下行以及變異毒株擴散影響,資本擴張增速明顯放緩。房地產業則在“三條紅線”政策的約束下逐步收縮,整體存貨增長率由2020年13.7%下降到2021年11.1%後,2022年出現負增長。最後,近兩年農業相關企業資本開支的削減最爲明顯,兩年複合增速約爲-21%,呈先擴張後收縮特徵,其整體資本開支水平與豬週期較爲相關。

逆勢擴張的細分行業或企業主要爲兩類,一是高景氣新興產業或增量行業,例如製造業中與新能源產業以及新老基建建設相關的企業,以及服務業中的線上服務業以及檢測行業;二是傳統行業中的優質資產,例如房地產中資產結構優良的國資房企,以及養殖業中具備一體化成本優勢的優質養殖企業,在景氣下行週期中逆勢佈局。

(1)製造業方面:在經濟低迷環境下,製造業中受益於新能源產業擴張以及新老基建建設的通信、電力設備、建築材料行業資本開支增速顯著高於其他行業,其中,通信和建築材料行業在今年顯著提速,而電力設備連續兩年資本開支增速在70%以上。此外,景氣度處於分化或底部狀態,以機械設備、基礎化工、家用電器爲代表的部分傳統順週期行業亦存在逆勢擴張企業,而這些企業近年來資本開支擴張的方向亦多與新能源領域相關。

(2)服務業方面:服務業中資本擴張較明顯的企業多處於增量行業,例如受益於生活“線上化”的線上服務業及核酸檢測常態化的檢測行業,金融領域中隨着國內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近兩年券商資本擴張意願較強。

(3)房地產業方面:在房地產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逆勢擴張的房企多爲國有控股且多分佈在珠三角地區,優良的資產結構是其在行業出清期逆勢佈局的核心條件。

(4)農業方面:近兩年板塊內部的擴張多集中於養殖與飼料業,但其產能週期呈明顯週期性。

逆勢擴張企業的市值特點因行業而異,存量行業的擴張多發生於大中市值企業,增量行業則是中小市值企業更有擴張意願,但在高景氣新興產業中,企業的擴張意願與市值關聯度較小。疫情以來,農業與房地產行業的擴張多集中於大中市值企業,且兩個行業都處於產能出清階段,在存量環境下大中市值更具備資本擴張的條件。而近兩年服務業中的中小市值企業更有擴張意願,這或源於後疫情時代線上服務業發展帶來的增量空間。在製造業方面,疫情以來資本開支年化增速前100的企業市值在全部製造業板塊中分佈較爲平均,在以新能源產業鏈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快速擴張的背景下,企業的擴張意願與市值關聯度較小。

今年以來地產企業資本擴張與市場表現的相關性最強,其次爲製造業,農業與服務業的相關性不顯著。企業資本開支的擴張與未來企業盈利以及股價表現並非爲簡單的正相關,未來盈利的確定性以及增長空間是影響市場估值的主要因素。今年以來,房企逆勢擴張強度與市場表現較爲匹配,漲幅前十的房地產企業中,半數呈現逆勢擴張趨勢,在國內地產市場深度回調的形勢下,逆勢擴張企業或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在製造業中,新能源鏈條的資本開支與市場表現正相關性較強,其餘行業較不明顯,主要由於從資本開支擴張到企業盈利擴張的傳導時間鏈條較長,而短期的量、價變化更易成爲行業走勢的主導因素。而在服務業和農業中資本開支同股價表現並無明顯的相關性,主要原因在於股價的決定因素在於盈利預期,而服務業更容易受到經濟發展、行業政策等外部環境變化影響,農業板塊的市場表現則更具博弈屬性,通常股價的上漲領先於產能擴張。

2、三因素關鍵變化跟蹤及首選行業

最新的經濟高頻數據顯示,供給端開工率有所分化,需求端方面汽車好於地產,“金九銀十”的成色需要等待數據的進一步驗證。國內十債利率和短端利率低位震盪,美債利率站上3.3%,美元指數衝高回落,人民幣貶值趨勢暫緩。本週市場呈現明顯的分化格局,成交量較爲低迷,近期全國疫情形勢有好轉的跡象。

2.1、 經濟、流動性、風險偏好三因素跟蹤的關鍵變化

最新的經濟高頻數據顯示,供給端開工率有所分化,需求端方面汽車好於地產,“金九銀十”的成色需要等待數據的進一步驗證。從最新的經濟高頻數據來看,生產端的各項開工率出現小幅分化,唐山高爐開工率在9月第二週有所抬升,輪胎開工率在9月第二週小幅回落。需求端的恢復較爲緩慢,地產銷售依然較爲低迷,其中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下滑約40%,下行幅度較8月有所放大,後續關注9月下旬尤其是季末窗口期地產銷售的衝量成色。汽車銷售整體表現一般,8月1-3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去年增長29%,環比7月增長3%。從外需來看,韓國8月出口額同比增長6.6%,增速較7月份出現進一步回落。整體而言,從最新的經濟高頻數據來看,供給端開工率有所分化,需求端方面汽車好於地產,“金九銀十”的成色需要等待數據的進一步驗證。

國內十債利率和短端利率低位震盪,美債利率站上3.3%,美元指數衝高回落,人民幣貶值趨勢暫緩。從國內市場利率來看,近期國內十債利率維持在2.6%附近窄幅震盪。國內流動性整體較爲充裕,短端利率維持在1.4%左右,但仍顯著低於2%的逆回購政策利率水平,本週央行逆回購規模繼續維持在20億的相對地量水平。海外方面,美債收益率高位震盪,站上3.3%,實際利率顯著上行,通脹預期基本穩定。匯率方面,美元指數衝高回落,人民幣匯率也結束了連續貶值的趨勢。從市場流動性來看,上週五外資出現大幅流入,其餘時間均保持流出的狀態。

本週市場呈現明顯的分化格局,成交量較爲低迷,近期全國疫情形勢有好轉的跡象。過去一週A股呈現明顯的分化,各風格中,週期和金融表現最好,成長和消費表現不佳,成交量明顯萎縮。從疫情的變化來看,近期全國疫情形勢有好轉的跡象,當日確診病例下行至200例以內,當日無症狀感染者下行至1000例以內,後續關注中秋假期期間的出行、消費數據成色。

2.2、 9 月行業配置: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電力設備

行業配置的主要思路:展望9月,在經濟復甦動能邊際改善以及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的假設下維穩行情可期。經濟方面,隨着前序政策的發力,前期偏弱的部門如地產、消費有望迎來類似6月的上行期,強項部門如出口、基建在匯率貶值和政策性金融債券項目開工的支撐下保持韌性。流動性方面,在8月中旬降息之後流動性在9月大概率仍將延續階段性充裕。風格方面,經濟修復動能加強有望導致市場風格迎來階段性再平衡,但價值反轉或將只是階段性的,趨勢性反轉則需要經濟修復動能存在較強的回升。而在經濟結構調整,“破舊立新”的大背景下,總量經濟增長中樞下移相對利好成長行情演繹,中小成長在回調之後是佈局的機會。配置方面,建議關注圍繞短期價值風格的再平衡,以及長期景氣確定性賽道佈局。包括1)目前估值偏低且存在全面註冊制改革預期催化的非銀板塊,如券商、保險、多元金融等行業;2)困境反轉且需求迎來旺季的消費板塊,如受益於收入和成本兩端改善的農林牧漁、大衆消費品,以及動銷進入旺季的白酒板塊;3)中報期業績向好且高景氣存在確定性的部分成長板塊,如部分新能源鏈條相關的有色金屬、基礎化工領域,以及To G屬性的電力設備、國防軍工等。9月首選行業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電力設備

➢ 食品飲料

支撐因素之一:當前悲觀預期逐步兌現,看好中秋預期降至低位後的板塊行情。白酒行業需求依然保持穩健,以動銷爲導向的酒企會持續增長,今年中秋旺季小酒企泡沫被擠出後,份額會重新回到優質品牌中,未來行業看依然是分化行情,三四線酒企和小醬酒承壓不代表行業真實的基本面和趨勢。

支撐因素之二:中長期看,需求改善方向不變,食品龍頭在經濟環境受影響的情況下,整體經營步伐也更加穩健。下半年隨疫情影響逐步減弱,成本從高位逐步回落,報表基數也在逐漸走低。同時,部分板塊及龍頭個股已充分反映悲觀預期,目前已迴歸至較低的估值水平。

支撐因素之三:戶外活動的增加以及天氣炎熱拉動飲料、菸酒類消費環比提升。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居民戶外活動增加,疊加高溫天氣刺激飲料、啤酒需求快速增長,飲料、啤酒等產品進入消費旺季。

標的:貴州茅臺、今世緣、洽洽食品、百潤股份等。

➢ 非銀金融

支撐因素之一:證監會制定併發布了《關於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納入互聯互通相關安排的公告》,利好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保持穩定有序運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共同發展。深化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不僅有利於豐富交易產品種類、爲外資投資中國資本市場提供更多便利,而且對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相互融合,以及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有着重要意義。

支撐因素之二:全面註冊制改革研討會順利舉行,券商投行業務受益。6月25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聯合召開全面註冊制改革研討會。全面註冊制改革落到實處將進一步暢通投融兩端、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完善“科技—產業—資本”的良性循環,促進形成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效能。

支撐因素之三: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利好券商資管業務,長期居民財富無市的情況將得到改善。今年的疫情提升了民衆的風險意識,個人和家庭通過理財、保險等平滑消費、規避風險的需求愈加迫切。《管理辦法》的出臺,標誌着業界期待已久的“一參一控一牌”正式落地,我國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潛力將持續釋放。

標的:東方財富、廣發證券、國聯證券、中信證券等。

➢ 電力設備

支撐因素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提速。會議中提到“要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將同時有利於風光資源開發、周邊煤電項目、以及特高壓建設。

支撐因素之二:上海將實現屋頂光伏應裝盡裝,利好光伏企業。7月28日上海政府印發《上海市碳達峯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公共機構、工業廠房建築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以上;到2030年,實現應裝盡裝。同時包括上海在內的部分城市發佈了風電等新能源相關補貼細則,清潔能源電力引入力度不斷加大,市場空間廣闊。

支撐因素之三:光伏產業裝機量持續增長,國內外需求旺盛推動全年裝機高速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我國上半年新增併網容量3087.8萬幹瓦,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達3.4億千瓦,同比增長25.8%。在需求端,一方面我國多省市發佈光伏支持政策,下半年裝機有望再提速;另一方面,歐洲市場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和高溫酷暑的共同作用下終端電價持續上行,歐洲光伏裝機需求有望延續增長態勢。

標的:通威股份、隆基綠能、億晶光電、晶盛機電等。

3、風險提示

流動性收緊超預期,經濟失速下行,中美摩擦加劇,疫情超預期惡化,相關標的公司未來業績的不確定性等。

重要提示

本公衆號推送觀點和信息僅供國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海證券”)研究服務客戶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國海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爲準。若您非國海證券研究服務客戶,爲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受或使用本公衆號中的任何信息。本公衆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國海證券不會因訂閱本公衆號的行爲或者收到、閱讀本公衆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爲客戶。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