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40年來最高通脹水平,美國大學秋季學期學費“漲價”。

此前在新冠大流行下,考慮到疫情對學生家庭經濟的影響,美國大學學費上漲幅度低於往年。美國大學理事會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的秋季學期,公立大學的平均學雜費分別上漲1.2%和1.6%,是自1970年代以來的最低增幅。

部分學校更是宣佈採用“學費凍結”政策,使學雜費與往年持平,包括弗吉尼亞大學、南卡羅萊納大學、克萊姆森大學等。

大學理事會的數據還顯示,在新冠大流行之前的十年裏,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的學費年增長率分別約3%、3.7%。 

然而面對通脹壓力、教學成本上升,不少美國大學已上調今年秋季學期學費。

今年5月,波士頓大學校長羅伯特·布朗在給教職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受通脹影響,該校下一學年的本科學費必須增加4.25%。這是波士頓大學近14年來最大的一次學費增長。但即便如此,仍不足以減輕人員配置和運營費用的增加。

其他高校也紛紛提高學費。南加州大學和賓州州立大學均將其學費提高了5%,西雅圖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學費漲幅分別爲3.75%和3.5%,雪城大學學費上漲4.5%,俄勒岡理工大學學費上漲幅度高達7%。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霍華德大學今年秋季學期學費漲幅超7%,達到約3.1萬美元/學年。

在線教育雜誌Intelligent.com近期對全美範圍內的10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試圖瞭解下一學年5%的學費上漲對他們有何影響。

調查發現,近四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如果學費上漲5%,他們將被迫放棄部分或全部課程。此外,近六成學生表示將增加打工時長;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示,他們將不得不減少食品支出以彌補學費差價;24%的學生表示將訴諸更多學生貸款。

不過,也有學校選擇“不漲價”。普渡大學表示,過去十年裏,該校面向州內學生的學費價格幾乎保持不變,基本學費和雜費約爲一萬美元。此外,弗吉尼亞州的多數公立大學今年都遵守了州長關於凍結學費的要求。

美國的通貨膨脹或將影響國際學生入學。

印度留學生是在美留學生中總人數僅次於中國學生的第二大羣體,他們或受通脹影響更大。《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援引Education Insight機構創始人珍妮特·伊列娃的觀點稱,“與中國不同,印度學生受開支上漲的影響很大,他們很可能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如學費變化、利率波動和通脹壓力。”

美國國務院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度已超過中國成爲赴美留學人數最多的國家。今年上半年,美國共向印度籍學生簽發7.78萬F1學生簽證,同期向中國籍學生簽發的F1簽證數量僅爲4.61萬份。 

而在2019年, 共有10.6萬名中國學生獲得F1簽證,同期印度僅有5.3萬名學生獲得F1簽證,人數爲中國的一半。

在美留學生總人數方面,根據美國OpenDoors數據,在最新的2020/2021學期中,在美持F1簽證的中國留學生總計31.7萬人,印度爲16.8萬人,僅中國留學生的一半。但從今年上半年簽發的F1簽證數量上看,印度學生赴美留學勢頭強勁,未來是否會受到通脹壓力下學費上漲影響,仍有待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