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大致到目前爲止仍然持一個謹慎的看法,當然,我們也看到現在不利因素裏面比較有利的一些因素。”9月13日,東吳國際副董事長、全球首席策略官陳李在東吳證券2022年金秋策略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在陳李看來,在全球範圍內共有三個危機:美國的通脹危機、歐洲的能源危機和亞洲的匯率危機。國內方面,經濟的環比回升在下半年肯定會出現,但是回升的幅度較爲有限,短期還面臨着一定的流動性憂慮,包括物價匯率和金融機構過高的槓桿率。

因此,陳李對資本市場大致上持略謹慎態度,並建議投資者適度均衡行業配置。具體到行業,陳李認爲,地產市場有可能熬過最困難時機,消費場景的恢復也在預期內。

海外有三重危機,不利因素中存在有利因素

放眼全球,陳李認爲在全球範圍內共有三個危機,美國的通脹危機、歐洲的能源危機和亞洲的匯率危機。“但是,我也覺得還是應該從容一些,也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對於美國通脹危機,陳李分析指出,最大的來源是勞動力工資。“由於過去一段時間內,美國勞動者充分享受了福利補貼,所以大多數人一方面不願意找一份固定工資的工作,另一方面對工資有不切實際的高預期,勞動就業意願明顯下降。”

但陳李也指出,美國核心通貨膨脹率的上漲速度在放慢。假如美聯儲能夠連續不斷地大幅加息,那麼有可能在明年二季度的五月份看到第一次降息,那麼對股市來說、對美國股票來講非常有好處。

對於歐洲能源危機,陳李認爲,大幅上升的原油和天然氣價格,對於歐洲企業而言無異於一場拉閘限電。對居民家庭和企業部門來說,電力價格的上漲構成了強烈的制約。可以看到,歐洲的工業增加值在過去五個月都在增長,但是如果扣掉物價的干擾,過去五個月歐洲的工業產出量都在下滑。

陳李同時指出,一方面,歐洲的政府也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包括設置價格上限、“超額利潤”徵稅和分離電力市場。另一方面,歐洲企業和居民都覺得今年冬季很難熬,所以都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因此,冬季歐洲能源危機會不會發生,還很難講。

至於亞洲匯率危機,陳李指出,今年以來,亞洲第一強的貨幣是港元,因爲港元跟美元有聯繫匯率;越南是全亞洲第二強的貨幣。而主流的亞洲貨幣,日元、韓幣等都已經對美元有這麼大幅度的貶值,東南亞的貨幣不知道能扛多久。

陳李進一步表示,儘管亞洲貨幣匯率貶值幅度各有不同,但出口數據基本一致。除了個別產品之外,這些地區出口是合作而不是競爭,產業鏈上的合作決定了匯率之間沒有特別強烈的競爭關係。

經濟環比回升在下半年肯定會出現

聚焦國內,陳李認爲,大多數經濟學家持有高度類似的看法,就是經濟的環比回升在下半年肯定會出現,但是回升的幅度較爲有限。

陳李進一步指出,短期來看,國內經濟還面臨着一定的流動性憂慮,來自物價、匯率和金融機構過高的槓桿率。

在陳李看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央行既不會降準,也不會降息,不斷縮小MLF和SLF的拆借利率,促進短端利率水平不斷上升,甚至希望長端債券利率水平不斷上升,不太可能再有更大幅度的債券利率下降了。

另外,陳李指出,人民幣匯率正在不斷接近7。“從流動性角度出發,物價水平上升、金融機構槓桿過高和匯率潛在的貶值,對於我們來說都應該是一個風險。”

適度均衡地配置

基於對經濟的看法,陳李對資本市場持略爲謹慎的態度。

“當前,主流投資者配置是集中在少數賽道上,”陳李指出,目前偏股型公募基金對新能源的配置比例達到了驚人的40%,這是A股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點。

陳李認爲,該配置比例對應的宏觀假設,是流動性比較寬鬆、經濟亮點集中在少數賽道、全球通貨膨脹可以被抑制、能源危機還會持續。“不能說這個假設錯了,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假設在未來六個月會有一些脆弱的地方。”

具體而言,陳李指出,第一個脆弱的地方是能源不一定會保持這麼高的價格,傳統能源價格可能還會慢慢回落。第二個脆弱的地方是國內流動性,尤其是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不一定保持這麼充足,由於CPI、匯率、金融機構槓桿的問題,國內的流動性可能會慢慢萎縮和下行。“第三個正面的表現,是房地產市場。”

陳李建議,在三重宏觀假設情況下,投資者還是應該做一些行業均衡。“一味地、完全堆積在今年以來的熱門賽道上,我覺得還是充滿風險的,建議大家還是適度的均衡。”

具體到行業,陳李認爲,能源價格將持續下降,降低了部分新能源產業鏈的吸引力。而地產市場有可能熬過最困難時機,消費場景的恢復也在預期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