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背靠“小超人”李澤楷,電訊盈科上半年虧了8800萬,盈大地產的拖累仍在持續

9月8日晚間,電訊盈科(0008.HK)發佈2022財年中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2.56億港元,同比增長1%,歸屬母公司淨虧損8800萬港元,基本每股收益爲-0.01港元。

電訊盈科成立於2000年,是香港最大的通信服務供應商,提供固網、寬帶、流動通訊及媒體娛樂服務。由於其在香港交易所的股票代號是0008,又被稱爲“八號仔”。公司主席爲李嘉誠的兒子、著名的“小超人”李澤楷。

報告期內,公司營收主要來自香港電訊、OTT業務、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和企業方案業務。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82.56億元港幣,其中,香港電訊貢獻161.57億元港幣,佔了營收大頭。

不過看香港電訊細分業務,也有負增長的情況。受到熱賣手機型號延遲推出以及供應鏈中斷的不利影響,報告期內流動通訊產品銷售相對較低,營收12.89億元,同比下滑16%。拉低流動通訊營收水平,爲49.36億元,下滑3%。

手機更換週期持續延長,是期內流動通訊產品銷售不佳的原因之一。早在2019年上半年,由於消費者期待5G手機面世,延遲升級至新產品,導致流動通訊產品銷售增長乏力。而三年後,這一業務的業績收入仍未有改善。

另一項細分業務漫遊服務表現也較差。由於香港嚴格的旅遊狀況,漫遊服務持續疲弱,抵銷了部分本地收益的增長。1-6月,公司香港電訊營收爲港幣161.57億元,同比增加3%;該業務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爲港幣58.34億元,同比增加2%,增速低於營收。

不過,業務成本的增速遠高於營收。香港電訊銷售成本從去年同期75.5億元港幣上升至81.34億元港幣,同比增加8%。整體成本因而被推高,達到港幣98.45億元。

在418.07億元港幣的銀行信貸中,用於香港電訊的佔港幣314.06億元,佔比超過75%。上半年,公司債務總額佔資產總值比率進一步提升至54%,相比去年同期提高4個百分點。

由於香港電訊在2021年獲重新指配的1800兆赫流動通訊頻譜牌照,攤銷開支進一步增加,報告期內達到港幣24.08億元,同比增加11%。

另外,財報表示,由於國際話音及因應交付企業項目的相應成本上升,導致該業務成本大幅增長。但目前國際話音業務仍未完全恢復。

漫遊業務的增長需要依靠出入境旅客,但目前香港對內地尚未通關,外國入境旅客也較少。今年6月摩通研究報告指出,因出境旅客流量仍維持疲弱及與內地通關前景不明,香港當地數據漫遊服務未有顯著復甦。

“由於本地確診個案仍徘徊於數千宗,今年下半年正處於尋求審慎防守與尋求增長之間的平衡。”對於下半年的表現,電訊盈科表示疫情仍是首要顧慮。

價格競爭是另一顧慮。此前,和電香港(0215.HK)曾下調4G及5G服務收費。競爭對手的定價進取,亦減少了公司利潤空間。

報告期內,電訊盈科實現5G網絡覆蓋所有港鐵線。但是,5G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巨大,而且投資回收週期較長,在同等覆蓋條件下,5G基站數量至少將是4G的2倍,基站成本也將超過4G基站的2倍。

加上目前5G商用在香港本地的進展較慢,由於疫情因素導致5G下游應用需求較少,想要靠5G打開新市場的壓力較大。

2021年,香港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香港、香港電訊和和記電訊紛紛公佈自家的5G商用套餐。今年4月,中國移動香港在港啓動5G服務。5G業務上,電訊盈科已失去了拔得頭籌的機會。

香港電訊EBITDA邊際利潤逐年下滑,從去年同期37%下滑至36%。2020年底和2021年底,該數據分別爲39%、37%。

整體來看,上半年公司實現EBITDA爲57.87億元港幣,邊際利潤率爲32%。財報表示,主要是由於OTT業務、免費電視及相關業務錄得EBITDA盈利。

在盈利增長上,此前的王牌香港電訊表現弱勢。反倒是新興的OTT業務迅猛增長。

上半年,OTT業務營收爲港幣7.86億元,同比增長22%,EBITDA首次轉虧爲盈至港幣1800萬元。

OTT業務旗下的ViuTV也是2021年才首度盈利。根據電訊盈科業績報告,ViuTV 2021全年盈利達到9400萬港元,而2020年則爲虧損1.65億港元。

ViuTV實現轉虧爲盈,離不開被稱爲“廣告從業員”的偶像男團MIRROR,MIRROR一年代言上百個廣告爲ViuTV帶來可觀收入。2021年上半年,ViuTV收入2.56億,其中廣告收入1.88億,同比增長66%。

但值得注意的是,ViuTV比較拿得出手的也就MIRROR一個組合,呈現“一團獨大”的狀況。

比如ViuTV第二大偶像團體、MIRROR的兄弟團ERROR,由於負面新聞纏身、表現不如MIRROR等因素,出道三年所獲邀約越來越少,逐漸出現被ViuTV“放棄”的跡象。

而MIRROR今年7月在紅館演出發生嚴重事故,ViuTV和電訊盈科的聲譽也大打折扣。

另外,ViuTV用戶也出現增速放緩的跡象。2021年,平臺每月活躍用戶和付費用戶分別增長30%、58%,上半年分別爲23%、31%。

努力開拓新業務的電訊盈科,也正割捨掉江河日下的傳統業務。

去年12月,公司出售在香港及馬來西亞的數據中心業務和盈大地產約1.1%股權。隨着股份交易的完成,盈大地產從公司的附屬公司轉變爲聯營公司。

不過,兩項已停止經營業務仍帶來業績上的拖累。

2021年,由於疫情持續影響,盈大地產於日本北海道的酒店和度假村業務收入低迷,二世古花園柏悅酒店的入住率因旅遊限制和社交距離措施而維持偏低,當年盈大地產虧損達到6.28億元。

截至6月底,盈大地產仍帶來虧損1.02億元港幣。已停止經營業務虧損達3.63億元港幣,全面虧損總額達6.58億元港幣。

報告期內,應占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業績,由去年同期的港幣3000萬元虧損增加至港幣1.62億元虧損。

“主要反映於2021下半年度終止綜合入賬盈大地產業績後,確認本集團所持有31.1%權益的相關虧損。”電訊盈科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