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松 編輯/江昱玢 

仁和藥業創始人楊文龍,又斬獲一個IPO。

9月14日,楊文龍創辦的叮噹健康在港交所上市,當日收盤市值爲160.9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2.8億元)。

楊文龍與兒子楊益斌、楊瀟等組成的控股股東集團,在叮噹健康全球發售完成後,持有49%股權,爲公司實控人。

現年60歲的江西富豪楊文龍,坐擁兩家醫藥領域上市企業,其中一家是A股醫藥OTC企業仁和藥業,市值86.2億元。

3月發佈的胡潤2022年全球富豪榜上,楊文龍個人財富達150億元。如今他的身價將再漲一波。

老驥伏櫪,在新領域站穩腳跟卻不容易。當下,巨頭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同在港股互聯網醫療賽道馳騁,楊文龍有場硬仗要打。

背靠仁和

從股權上看,叮噹健康與仁和藥業並無直接關係。作爲O2O醫藥領域僅剩的獨苗,前者能苦熬到成功上市,離不開仁和的支持。

2014年,仁和藥業董事長楊文龍創辦叮噹健康。彼時,醫藥O2O正值風口,快方送藥、藥給力等醫藥O2O公司,均在這一年成立。

當時,仁和藥業的年利潤已達到3億元,旗下擁有婦炎潔、優卡丹、可立克、閃亮滴眼液等知名產品。

背靠有着不錯盈利能力的仁和,楊文龍在互聯網醫療領域開啓二次創業,特意將公司總部設在科技人才密集的北京,而非仁和藥業總部所在地江西南昌。

楊文龍強調互聯網對於原有渠道的再造,“我們正在從一車一車賣藥,到一盒一盒賣藥。”

他解釋,以前仁和生產的藥品,供應給醫藥公司,再轉賣到用戶手中。新創業項目則繞過醫藥中間商,直面終端用戶。

2015年1月,仁和在海南牽頭成立了FSC(factory service customer)藥企聯盟,工廠直達消費者。一個月後,基於該聯盟,叮噹健康旗下最重要業務——叮噹快藥正式上線,主要提供症狀自診、藥師諮詢服務,打出slogan“28分鐘送藥上門”。

站在仁和的肩膀上的叮噹,成立初期的貨源難題迎刃而解。

招股書顯示,叮噹與GSK CH、仁和藥業、Bayer Healthcare、華潤醫藥、九州通醫藥等一衆製藥企業及分銷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融資方面有了仁和藥業加持,叮噹健康獲得投資人追捧,IPO前,共獲得過7輪融資,出資方不乏軟銀中國、招銀國際資本、中金等明星機構。這一切發生的背景卻是,大多數競爭對手在O2O泡沫破滅後倒下,融資僅停留在B輪。

雖未直接持股,仁和藥業與叮噹健康業務往來頻繁。

2020年11月,叮噹與仁和藥業訂立股權轉讓協議,1.9億元收購藥房網45%股權。成立於2001年,藥房網是國內首批獲准的網上藥店,也是仁和佈局互聯網產業鏈的關鍵落子。

仁和藥業爲叮噹前五大供應商之一,2018-2021年,叮噹所購買藥物及醫療健康產品超20%爲仁和自有品牌產品。

4年虧29億

楊文龍靠賣藥服務獲得收入。

叮噹業務包括快藥、在線診療、慢病與健康管理三大領域,提供7×24小時、28分鐘送達服務的快藥,是最大收入來源。

招股書特意提及,快捷配送模式收入,在線上直營渠道及線下零售渠道總收入佔比近50%。

銷售藥品方面,楊文龍線下與線上渠道兩手抓。

線下方面,叮噹健康已在國內17個城市建立351個智慧藥房,線上銷售則通過自有App、微信小程序,以及第三方線上渠道。

線下與線上銷售渠道鋪開,營收快速增長。

2018-2021年,叮噹健康的營業收入分別爲從5.85億提升到36.79億元;2022年一季度,營收9.87億元,同比增長26.6%。

招股書援引沙利文報告稱,按2021年收入計,叮噹健康是國內即時到家數字藥房行業最大的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達6.8%。

行業第一,靠的是鉅額融資投入。

報告期內,叮噹健康淨虧損從1.03億元飛昇至16億元,四年累計虧損約29億元。楊文龍仍在做虧本買賣,今年一季度,公司淨虧損超4億元。

叮噹健康解釋,虧損加劇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營業成本、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行政開支等。其中,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在總收入佔比常年超過20%。

以叮噹的直營線上平臺用戶爲例,用戶規模從2018年的1590萬,擴充到2021年的3300萬,翻了一倍有餘。這是靠真金白銀打下來的,單個用戶成本從5.9元漲到了18.2元,進一步增至今年一季度的18.4元。

其次,爲了兌現“28分鐘送藥上門”的承諾,楊文龍4年付出了近10億元的履約開支,在總收入中佔比超過10%。

這部分成本要分給配送合作伙伴團隊和第三方運力公司。其中,有2600名身穿叮噹快藥服裝的騎手,屬於自營性質配送團隊,他們拿到了約七成的履約費用。

相比之下,京東健康、阿里健康避開即時配送,依託成熟的物流倉儲體系提供次日達或快遞送達,履約費用率在10%以下。

擴張不易

互聯網創業先燒錢佔位,再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盈利,楊文龍深諳此道。

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隨着規模增長,叮噹的毛利水平從2018年的41.1%,跌至2022年一季度的33.9%。楊文龍的鉅額投入,並未燒出牢固的護城河。

叮噹解釋,2021年毛利率低,是收購藥房網導致線下渠道的DTP(直接面向病人)銷售量增加,其毛利率一般低於非處方藥、保健品及處方藥。

爲何要做這單生意?併購有着線下門店資源的藥房網,實是楊文龍不得已而爲之。

依靠強有力的用戶、運力資源,美團、京東、順豐等同樣發力醫藥即時配送業務。僅靠上游採購優勢,叮噹可以熬死創業公司,卻難競爭過互聯網大平臺。

“流量難題是當前互聯網醫療所共同面臨的難題之一,醫藥O2O和其他互聯網醫療細分領域類似,僅僅依靠線上單一環節構建起來的競爭優勢並不牢固。”易觀分析醫療健康行業分析師張競文稱,完善線上線下閉環、拓展服務範圍,纔是鞏固優勢的必由之路。

楊文龍選定的是叮噹智慧藥房,從2018年的91家增長至351家。叮噹稱上市融來的資金,45%將用於業務擴張,就包括進一步開發智慧藥房網絡。

還有一部分募得資金將用來提升用戶增長及參與度。即在賣藥之外,提供更高附加值服務。

楊文龍表示,叮噹快藥將推進實施“醫+檢+藥+險”的健康到家戰略,爲用戶提供一站式的問診、購藥、慢病管理、心理諮詢等醫療醫藥服務。

已有動作體現在叮噹買藥App,首頁設有“免費問診”、“專家醫生”入口。

這是行業大趨勢。張競文稱,互聯網醫療正在完成“由藥到醫”的重心轉移,探索在線診療的多種模式,增強醫療服務的專業能力,能幫助平臺企業步入醫療服務核心區。

不過,在覈心資源“醫生”方面,叮噹優勢不明顯。

算上兼職,旗下的醫生不足千名。而京東健康、好大夫在線等平臺,醫生數量超過10萬。

第二曲線形成規模化收入、帶動整體盈利,還爲時過早。叮噹超95%的收入,仍來自線上直營、業務分銷及線下零售,仍停留在“藥”的環節。

持續虧損的叮噹健康,上市首日表現並不如意,9月14日收盤價12港元,與發行價持平。

爭奪萬億大健康市場,叮噹站在十字路口——前有佔據龐大流量入口的阿里、京東、美團搶灘,後有門店遍佈全國的老百姓、海王星辰等也加速數字化轉型,上市後的叮噹,仍需要楊文龍解決盈利難題。

(作者:楊松 編輯:江昱玢)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