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馮琪)9月15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李曉勇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目前,29個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均實現了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且均已建成省級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

隨着高考綜合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同步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進教考招有效銜接。新課程新教材方面,李曉勇表示,到2022年秋季學期,全國各省(區、市)已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29個省份均實現了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也在推進。李曉勇介紹,有序推進選課走班,各地普遍制訂出臺了選課走班實施方案,開發課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形成了規範有序、科學有效的選課走班運行機制。積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着力提高學生在選科選考、報考專業和未來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自主選擇能力。

同時,健全綜合素質評價,將德智體美勞五育要求全面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並將評價檔案作爲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李曉勇表示,目前,29個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級統一的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有力保障了評價實施的規範性和便捷性。

此外,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將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作爲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作爲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統一安排在學期末,高一學生參加考試的科目原則上不超過4科,選擇性考試時間普遍安排在統一高考之後進行,防止出現考試次數過多、時間安排不合理、加重學生負擔等問題。

在普通高中基礎條件保障方面,李曉勇介紹,中央財政累計投入711.86億元,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選課走班教學創造了有利條件。十年來,普通高中校舍資源快速增加,2021年全國普通高中校舍建築面積達6.4億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2億平方米,增長52.38%。大班額比例大幅下降,全國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額比例由2012年的47.8%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個百分點。

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全面建立,2019年,國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不低於1000元的撥款標準,截至目前,全國各省(區、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均已達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學校正常運轉。

教師補充力度持續加大,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總數大幅增加,由159.5萬人增加到202.83萬人,增長27.17%,生師比由2012年15.47:1優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緩解了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選課走班面臨的師資緊張問題。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