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9月15日,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消息在保險圈掀起了漣漪。

“3.5%複利的增額終身壽保險產品或許也將迎來最後的盛宴”“會不會進入到負利率(時代),咱們自己細品,即刻鎖定長週期利率,是最睿智的決定,3.5%和4%寫進合同香不香……”“六大國有銀行今天起調整個人存款利率,目前掛牌的活期存款年利率0.25%;一年定期利率爲1.65%;三年定期利率爲2.6%;五年定期利率也是2.65%,利率下滑的時代,所以複利3.5%的保險理財產品作爲家庭資產配置打底,真的可以了!”……

打開微信朋友圈,記者看到多位保險代理人發佈了數條類似消息,並呼籲大家注意約定利率可達3.5%的保險產品。

9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發佈公告,自2022年9月15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活期存款年利率爲0.25%;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年利率爲1.25%,六個月1.45%,一年1.65%,二年2.15%,三年2.6%,五年2.65%。

同一日,中國建設銀行發佈公告,即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三個月年利率爲1.25%,六個月1.45%,一年1.65%,二年2.15%,三年2.6%,五年2.6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一年利率爲1.25%,三年和五年爲1.45%。

“昨晚開始就刷屏了,增額終身壽會更火”,向客戶傳遞了這一消息的同時,李越又溫習了平臺上幾款增額終身壽產品的條款。

與調整後的銀行存款利息相比,不少保險產品在利率上有優勢,但在資金的靈活性上卻差了些,而相比於萬能險、年金險等產品,增額終身壽險更受消費者認可,也成了理財型保險產品的主力。

此前,上海昱淳精算諮詢合夥人徐昱琛在接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增額終身壽險比較簡單,就是一個壽險產品加保額不斷遞增;雖然號稱是壽險,但其實客戶看中的主要是其中的理財功能,尤其是現金價值寫在合同裏面,是一個有保證的收益;另外,這個產品可以通過減額的方式,讓消費者提前領取保額;同時,利率處在一個下行的階段,尤其是近兩年股票市場比較震盪,使得其出現了比較好的銷售情況。

但經過幾年發展,由於存在長險短做、退保率過高等問題,監管頻頻規範增額終身壽險的發展,特別是在減保上作出了明確的要求。

市場上此前比較火爆的五年現金價值即超過保費的產品越來越少,這也意味着,儘管增額終身壽在收益上有着一定的優勢,但資金的靈活性上還是不能與銀行存款相比。

“即使有配置需求,也要考慮資金的使用情況,如果手頭有大量定存或大額存單,可以考慮用保險做部分代替,”李越表示,目前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還沒有調整,可以趁着這個機會進行配置。

談及增額終身壽的發展,永達理總經理高伍季曾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2019年8月,爲了防範壽險行業的利差損風險,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完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預定利率4.025%的長期年金險被按下暫停鍵。“新規出臺後,市場上預定利率爲4.025%的長期年金險陸續下架,新替代產品的預定利率降到了3.5%,而當各類普通型人身險產品都統一回歸到3.5%這條起跑線時,增額終身壽險基於其現金價值增長速度、流動性和功能性,迅速脫穎而出,成爲兼顧中長期財務規劃、養老、資產傳承功用的產品,受到市場的廣泛青睞。”

但在同樣的利率和宏觀環境下,保險公司和銀行面臨着一樣考驗,甚至承擔着比銀行吸收存款更高的成本,如果利率環境發生變化,保險產品利率的調整也會隨之進行。這個變化也在一直進行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利差損危機下,新型人身險產品投連、分紅、萬能等百花齊放快速發展,監管規範中短期存續產品後使得增額終身壽走紅,如今利率走低趨勢明顯,理財型保險產品的主力增額終身壽能火熱多久,或許時間會給出答案。

(應採訪者要求,李越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