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民族復興提供更爲完善的制度保證(觀察者說)

羅文東《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6日   第 09 版)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推動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樑到全面推進、積厚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書寫了改革開放史上的精彩華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國防和軍隊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闡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具有劃時代意義。黨的十九大將“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確立爲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強調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黨和國家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進行系統性、整體性重構,爲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集成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加清晰的頂層設計,爲全面深化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提供了根本遵循。

理論的創新帶來實踐的突破。在黨的領導下,我們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實現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到2020年底,各方面共推出2485個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環節和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任務總體如期完成,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根本動力。

開放與改革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使之成爲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堅持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不斷增強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我國作爲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是近200個經濟體的主要貿易伙伴,已與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奏響了共同繁榮、和平發展的新樂章。

改革開放調動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極大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14.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知識產權產出居世界前列,國際專利申請連續3年居全球首位。市場主體活躍度大幅提升,登記在冊的市場主體總數由2012年的5500萬戶增加到2022年6月底的1.61億戶。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爲10.4億人、2.33億人、2.86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人類發展指數大幅提高,在1990年處於低人類發展水平組別的47個國家中,中國是目前唯一躋身高人類發展水平組的國家。

新時代1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爲完善的制度保證。

(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