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16日)舉行的應急管理部新聞發佈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爲維護礦山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通過實施智慧礦山、風險監測“一張網”等信息化手段,助力礦山行業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智慧礦山”建設通過運用信息通訊、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能夠顯著提升礦山生產效率與安全水平,總體上降低企業成本。例如,利用5G網絡超高速率、超低時延的特性,可以實現礦山井下設備超遠程精準控制和無人駕駛純電動礦用卡車智能編隊運行;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讓人、數、物等資源要素實現互聯互通,幫助礦山企業實現減員增效保安等。目前,山東、陝西、河南等省(區)先後在重點礦山企業進行了“智慧礦山”試點探索,已積累了豐富經驗。爲未來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經驗和手段。

此外,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通過建設煤礦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一張網”,實現了在線監測一氧化碳、氧氣等60餘萬個傳感器、80餘萬名入井作業人員、4.3萬路工業視頻動態監控數據;各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人員可隨時查看任何一個煤礦的瓦斯超限情況、井下人員情況等。目前已利用該系統累計開展煤礦遠程監察執法共3421礦次,查處隱患12013條,其中重大隱患128條。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網信辦主任 王素鋒:今年8月與去年6月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開始應用時相比,一是瓦斯超限起數大幅下降,全國煤礦發生瓦斯超限次數下降1133起,降幅86.4%;二是超限處置率大幅提高,全國煤礦瓦斯超限處置率上升43.8%,增幅78.2%,達到99.8%,煤礦對瓦斯超限不管不問的情況有較大改變。

(總檯央視記者 唐國榮 邱新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