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大眼樓管/布冧

2022年無疑是房地產行業充滿挑戰的一年。

在宏觀經濟下行與全國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下,房地產行業持續經歷着多重考驗,銷售市場的預期轉弱、需求疲軟、價格下滑,讓所有內房企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行業的調整,也對各房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房企在蟄伏,部分在修煉內功、調整佈局,而這一切都是以資金和流動性爲基礎的。

鑑於此,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梳理了“A+H”共計100家主流上市房企(部分未發佈財報的未列入)的中期業績報告,旨在總結企業賬面資金狀況、剖析對比償債壓力和槓桿率。榜單詳見附註1:2022上半年主流上市房企在手資金排行榜。

近日,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控股”)發佈了2022年半年報。綠地控股是中國市場化改革浪潮中誕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經過29年的持續成長,已形成了“以房地產、基建爲主業,金融、消費、健康、科創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

負債1.2億,短債壓力大

上半年,綠地控股賬面貨幣資金爲633.17億元,位列百家主流上市房企的第10名;貨幣資金同比下滑28.26%,創五年內同期歷史新低;

同時,除去受限資金之外,其非受限資金只有472.48億元,而在同期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719.68億元,短期借款爲278.24億元,合計約997.92億元,而其在手貨幣資金僅633.17億元,仍難以覆蓋短期債務,將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

然而,在前不久綠地還曾發佈公告稱,旗下有一筆5億美元、票息6.75%的債券無法按期兌付。根據2022年半年報顯示,綠地負債合計已高達1.2萬億元!這使得其債務風險正式暴露在公衆面前,成爲50強房企中唯一宣佈債券展期的國資房企。

營利雙降,融資成本保持低位

在營收方面,綠地控股2022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其營業總收入2047.36億元,同比減少27.64%;營業利潤94.61億元,同比減少41.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42.02億元,同比減少48.97%;

事實上,綠地控股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和利潤面臨下滑,主要是受主業房地產影響,也就是說,綠地控股的房地產業務,在今年上半年收到了極大的壓制。這或許是綠地控股將公司所屬行業類別由“房地產業”變更爲“土木工程建築業”,正式開始轉型之路的原因之一。

好消息是,上半年,綠地不斷改善自身債務結構,保持了總體經營穩定。綠地控股的有息負債規模,再次下降178億元,自“三條紅線”監管政策出臺以來已累計壓降有息負債1681億元,有息負債餘額已下降至約2201億元,降債效果明顯。

此外,2022年上半年,綠地現金短債比爲0.63;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爲81.2%;淨負債率爲96.16%,進入橙檔。

綠地控股採取有力措施控制生產成本及各項費用支出,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主要成本指標下降幅度近30%,整體平均融資成本5.48%,保持低位。

附註1:2022上半年主流上市房企在手資金排行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