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SIM(eSIM)技術的應用範圍有望進一步擴大。

9月16日,eSIM概念股普漲,截至收盤,恆寶股份(002104)、東信和平(002017)漲停,澄天偉業 (300689)漲4.23%,天喻信息(300205)漲3.44%, 思特奇(300608)漲2.35%。

消息面上,有網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留言詢問稱,最近eSIM卡的使用引起了更大的討論,請問我國是否有eSIM手機卡的推廣計劃?工信部在15日回應稱:“我部高度重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持在確保用戶合法權益和信息安全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和推廣。目前,我部正組織相關單位,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便攜式計算機及智能手機設備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後擴大eSIM技術應用範圍。”

eSIM即嵌入式SIM(embedded SIM)的縮寫。顧名思義,與傳統可插拔的SIM卡不同, eSIM的概念就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無需再插入物理SIM卡。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卻也一身本領,能打電話、發短信和發定位。此外,eSIM可直接與終端交互,通過App或者雲端,在全球範圍內將終端智能設備連接到所選擇的當地網絡。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事實上,eSIM並非一項新技術,它早已廣泛應用於物聯網領域,三大運營商開通的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就是基於該技術。2018年3月,中國聯通宣佈正式在全國6座城市率先啓動“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的辦理,蘋果Apple Watch Series 3成爲首款支持該業務的終端產品,隨後又將支持範圍擴展到華爲、三星、出門問問等品牌的智能手錶,用戶可在手機主號碼的賬戶和套餐下,添加一個eSIM附屬終端附卡,共用一個手機號碼和套餐。

A股有多家eSIM概念上市公司,澎湃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詢問時,澄天偉業表示,“股價上漲屬於正常波動。未來公司會根據客戶需要和市場需求發展eSIM卡業務。最近eSIM卡的概念很火熱,但公司目前沒有看到客戶在這方面的需求。”

澄天偉業是智能卡行業集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收盤,澄天偉業報每股17元,漲4.23%,總市值19.65億元。

智能卡及第三方支付市場POS終端設備供應商天喻信息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通訊物聯網業務是公司主要發展方向之一,SIM卡是其中的主要業務分支,eSIM卡也包含其中。公司在未來會投入人員和資源開拓市場、研發相關產品。”

恆寶股份表示:“公司股價上漲的直接原因是工信部昨日的回答,這種股價變動可能是短期的,具體還要看後續是否會有其他政策出臺。eSIM的概念已經出現很久,只是突然被昨日的工信部的回覆‘炒熱’。而恆寶股份很早就開始佈局eSIM卡,也已經通過幾大運營商的測試,未來公司會着重發展數字經濟方面。”

恆寶股份官網顯示,該成立於1996年,專注於中國金融科技、物聯網、數字安全及數字化服務領域。截至收盤,恆寶股份報每股7.6元,漲9.99%,總市值49.3億元。

思特奇則表示:“公司並不清楚相關信息,具體業務無法透露。”公司官網顯示,思特奇成立於1995年,是國內領先的ICT(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及軟件產品、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

eSIM安全性不容忽視

業內對於eSIM的討論源於今年美版的iPhone 14全系取消了物理SIM卡槽,取而代之的是eSIM,此舉也被認爲是蘋果推動eSIM 普及的一部分。

除了手錶,eSIM能否廣泛應用於手機上?通信行業人士認爲,技術可行,但要考慮其安全性問題。

通信行業人士項立剛表示:“eSIM卡的好處是不佔實體卡、卡座的空間,可省下空間用於電池、天線、其它芯片,減少厚度,這是有價值且有意義的地方,但用eSIM卡是把身份識別的碼寫進手機某個芯片,儘管有安全機制,這事不易。運營商可直接寫進去,黑客也有可能寫入。”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通信行業人士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技術角度而言,手機上應用eSIM卡沒有問題,關鍵是保障安全性,因爲它要通過軟件方式將號碼寫進eSIM卡,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實名制,推進網絡安全,從這個角度說,eSIM不如實體卡。”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國內運營商對於eSIM手機卡態度並不積極。“雖然碼號資源還在運營商手裏,鑑權後才能接入網絡,但eSIM卡會降低用戶黏性,對開展比如數據加密等業務不利。對終端商而言是利好,沒有實體卡槽佔地方,更利於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相較於個人用戶,在行業人士看來,物聯網市場蛋糕更大且更好把握。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三大運營商就都獲得在物聯網領域開展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覆。

從批覆文件看來,三大運營商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僅限開通數據業務和與之相關的定向話音、定向短信業務;僅可使用13位物聯網號碼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僅可在自有渠道辦理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與轉售企業合作提供相關服務須另行申請。另外,運營商須加強業務規範管理、有效防範安全風險,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對eSIM平臺的管理權和eSIM終端的寫卡權,不得以任何形式授權其他企業開通相關權限和功能。

據瞭解,在工信部2021年底發佈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也提到“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邊緣計算、嵌入式 SIM 卡(eSIM)、先進計算和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應用,深化新技術新業務在垂直行業和領域的拓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