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智慧法務專項基金成立:推動智慧法治實踐

9月20日,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舉辦“傳承紅色基因 助推智慧法治”公益捐贈暨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智慧法務專項基金成立公益活動。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祕書長張鳴起出席捐贈活動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祕書長張鳴起出席活動並講話。澎湃新聞注意到,本次公益捐贈活動共選取21個在黨的輝煌歷史中具有鮮明紀念意義、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缺乏的城市,由江蘇中鎧律兜智慧法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捐贈“互聯網無人律所”設備一臺,21個城市的法學會代表線上參會並接受捐贈,嘉興、延安、遵義、韶山等地的法學會代表發言。

張鳴起在講話中指出,在即將迎來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舉辦本次公益捐贈活動很有意義。按照《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及《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的要求,應“大力推廣運用遠程網絡等法律服務模式,促進城市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向農村輻射,有效緩解法律服務專業力量不足問題”,“要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全面建設‘智慧法治’”。中鎧律兜公司在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關心公益慈善,支持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與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發起設立智慧法務專項基金,促進智慧法治建設,很有必要,也很及時。

張鳴起強調,基金會要加強智能科技應用,推動智慧法治實踐。要充分發揮智能科技在智慧法治建設領域的“硬實力”,瞄準羣衆所盼、企業所需、社會所向,通過技術迭代更新打造更多好用管用的數字化應用場景,統籌發揮智治和法治在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基金會要傳承紅色法治基因,不斷推進智慧法治文化建設。要以本次活動爲契機,深入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走過的光輝歷程和成功實踐,運用紅色法治資源,將傳播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融入智慧法治實踐中,推動法治文化建設。基金會要進一步發揮公益基金會作用,支持法學會事業發展,並希望能有更多有條件的省(市、縣)法學會成立公益基金會或發起成立專項基金,凝聚起更多社會力量,共同推動法治中國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