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發生深刻調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在重塑,經濟放緩、通脹高企、地緣政治風險等各類因素交織,宏觀環境中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全球金融市場更顯動盪脆弱。

以“尋找不確定性下的確定性”爲主題,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2秋季峯會於9月24日舉行。與會人士圍繞全球經濟復甦的路徑、可持續發展與投資機會、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前景等話題貢獻真知灼見。

確定性在哪?新的投資機遇在哪?樓繼偉、苗圩、寧吉喆、陳文輝、居偉民、李劍閣等這樣說……

樓繼偉:我國提高利用外資水平 對國際資本形成巨大“引力場”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深度融入了全球化體系。中國是全球化最主要的受益者之一,也是全球化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捍衛者。

在他看來,面對短期內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中國的態度十分明確,那就是:繼續堅定不移地支持全球化,堅定不移地融入和推進全球化。越是面臨外部不確定性,越是有外部壓力,越要堅持推行改革開放。

樓繼偉表示,過去十年來,我國堅持開放共贏的原則,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先後推出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取得顯著成效:一是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二是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三是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他表示,我國主動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促進國際貿易投資更加便利化,對國際資本形成巨大“引力場”。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開放步伐不斷加快。下一步,如何進一步穩妥有序建設高水平的開放型金融新體制,推動我國金融業高水平高質量對外開放?

樓繼偉建議,在加強金融機構支持力度方面,一是要培養中資金融機構的市場競爭力,讓其成爲真正獨立的市場主體;二是要進一步加強雙向開放和對內開放中的平等原則;三是要切實強化政府對金融機構的服務功能。

在加強金融市場體制機制建設方面,一是外匯、證券、商品期貨等相關金融市場要加快創新,爲資產管理行業提供多元化交易服務和風險對沖工具;二是要尊重國際金融市場的規則和管理,加快金融市場開放的體制機制建設;三是在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同時,要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特別是離岸金融市場上的創新和在岸市場國際板塊的建設;四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對金融市場的規制和監管作用,防範產生系統性風險。

苗圩:中國仍將是全球最具增長潛力和發展空間的市場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表示,中國仍將是全球最具增長潛力和發展空間的市場。

苗圩認爲,中國的消費潛力蘊含巨大市場空間。中國已經成爲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同時通過脫貧攻堅戰,實現了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一部分人將成爲支撐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到2035年中等收入羣體規模顯著擴大的目標。

“到2035年,中等收入人羣可能從現在的4億左右翻倍達到8億,屆時內需消費能力將大大提高。”苗圩表示。

苗圩進一步稱,數字化和綠色化轉型也會創造出新的市場空間。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達16.2%。其中,數字產業化規模爲8.4萬億元,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2萬億元。

苗圩表示,體量巨大的傳統產業將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步伐,爲國內外硬件、軟件、終端、服務等各類企業,創造出極爲廣闊的市場機遇。與此同時,數字時代,一點接入、全球聯通,脫鉤是既不可能也不“聰明”。

他說,綠色化轉型方面,中國已經確定了力爭2030年前碳達峯、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實現“雙碳”目標,同樣需要從現在起用綠色低碳的技術、裝備、產品對國民經濟和產業進行深度調整改造,這同樣是一個難以估量的巨大市場。

“這樣巨大的市場,既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機遇。”苗圩說。

寧吉喆:加大政策力度,實施逆週期調節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總體呈恢復發展態勢,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總體穩定。不過,也應清醒地看到國內外發展環境中諸多的不確定性,他建議通過五項確定性的舉措來對沖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

一是提振發展信心,引導市場預期。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看到希望,危中有機、危可轉機。堅持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

二是加大政策力度,實施逆週期調節。進一步落實今年以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不斷加大政策力度,推動經濟運行儘快迴歸正常軌道。

三是依靠市場主體,增強發展動力。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在嚴峻複雜的形勢下,政府要實施逆週期調節,企業也應實行逆週期的投資經營,發揮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動性。在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下,使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四是面向經濟轉型,開拓增長領域。當今時代,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能源蓬勃發展。這不僅是長遠發展的方向,也是當前經濟增長的機遇所在,是尋求不確定性下的確定性的重要領域。

五是不斷擴大開放,增強系統的確定性。穩定經濟大盤,恢復經濟增長,擴大對外開放至關重要。今年上半年,外需對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今後幾個月,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需要進一步落實好穩外貿、穩外資政策。

陳文輝:建議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 適當提高保障標準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表示,如今,擾動全球的極端事件頻發,看似都是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但背後都能找到“灰犀牛”的身影。

陳文輝認爲,很多投資人花大力氣研究神出鬼沒的“黑天鵝”,這無異於賭場擲骰子、拼運氣,很難戰勝市場。資本應該多一些耐心和定力,看準長期趨勢積極佈局,才能獲取超額收益。

他表示,有幾個確定性較高的發展趨勢,其中蘊藏着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可持續投資隨着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普及而興起;數字化和“雙碳”將對社會經濟進行全面改造和重塑;新消費觀更加關注健康、個性化和低碳,重塑企業競爭格局。

爲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大環境,陳文輝有三項政策建議:一是大力鼓勵創新;二是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三是堅定不移推進市場化建設和對外開放。

陳文輝建議,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適當提高保障標準,在極端情況下也能爲全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大力發展商業保險,爲有需求的企業和個人提供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以增強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鼓勵組織或個人進行慈善捐贈,幫助社會弱勢羣體更好地應對不確定性;通過建設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提升人民羣衆的安全感,以更加穩定平和的心態應對不確定性。

居偉民:在通脹中樞抬升的新形勢下 預計另類資產將繼續受到追捧

中投公司總經理居偉民表示,當前,全球科技和產業革命加速醞釀,全球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關鍵期,孕育着新的重大投資機遇。一是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持續演進;二是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方興未艾;三是區域合作爲國際投資合作提供新平臺;四是全球產業鏈重構催生新契機。

居偉民認爲,財富管理只有擁抱全球經濟金融大變革、大調整,纔能有效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他建議,一是堅持長期投資理念;二是優化資產配置結構;三是抓住新興領域主題投資機遇;四是積極關注可持續投資。

“面對新的投資環境,傳統股債等公開市場資產回報走低,以私募股權和實物資產等爲主的另類資產越來越受到重視。”居偉民表示,在通脹中樞抬升的新形勢下,預計另類資產將繼續受到追捧。

他還表示,今年以來,在通脹高企和緊縮貨幣政策的形勢下,成長型資產估值承受更大壓力。但伴隨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不斷深入,相關行業主題投資前景良好,科技、醫療、新材料、新基建等領域中,具有良好成長性的企業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李劍閣:應提升金融服務綠色發展的能力 將發展綠色金融提升到戰略高度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組委會總幹事、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李劍閣表示,今年四季度,經濟下行的風險依然是各國關注的重點,但現在判斷全球經濟明年是否會出現大範圍衰退可能還爲時過早。長期來看,波動與曲折是難免的,和平、安定、包容與發展仍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在李劍閣看來,擴大開放是實現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目標的強大推動力,也是進一步提升中國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之舉。經濟全球化會有曲折起伏,但不會逆轉。要堅定不移地在開放中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李劍閣認爲,推行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才能解決全球問題。可持續發展與綠色低碳轉型迫在眉睫,需要與各國協調,與企業界攜手,共同推進全球經濟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發展。中國金融業應提高風險定價水平,提升金融服務綠色發展的能力,將發展綠色金融提升到戰略高度,帶動社會投融資向綠色低碳領域傾斜,爲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