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青網

在如今的國內互聯網行業中,最爲人所詬病的問題,莫過於無處不在的廣告了,想看個視頻得先看30秒甚至更長時間的廣告,而許多用戶表示一些軟件已經不再是應用,而是純粹的廣告。近年來,網貸這個詞也被各大APP軟件所宣推,只要點開相應軟件,就會彈出關於網貸的信息。而在去年秦皇島市一位市民正是因爲看到了類似的廣告,就遭遇了騙局。

去年10月的一天,小強期盼已久的新房交了鑰匙,可是當他正愁着無錢裝修時,突然看到了希望。

看到這個廣告,小強覺得可以一試,於是點開網頁,並將自己的個人資料進行了填寫。點擊確定之後,小強說很快一個陌生電話打給了他。

手機下載APP之後,小強又按照要求提交了包括姓名、身份證號以及收款銀行卡在內的個人資料進行審覈。隨後,小強申請辦理了一個五萬元的貸款額度,系統顯示借款成功,但他提款時,意外發生了。

可是當小強再次提款時,借款頁面卻顯示操作時間過長,銀行卡被凍結。解凍的話還要繳納三萬元的解凍費。此時小強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詐騙,馬上報了案。其實,在生活中大家在網上經常會看到各種借貸廣告,除了上面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騙局,這些無孔不入的借貸廣告背後,還着哪些隱患呢?

不管是哪個遊戲或者平臺,對於彈出來的廣告都應該負有審覈責任,絕不能爲了掙錢,照單全收;當然,互聯網技術一直在迭代升級,很多新生事物和廣告形式也不斷出現,這就要求配套的管理辦法也要跟上變化。

(河北經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