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程鵬    

近日,一場帶貨直播首秀引發廣泛關注。

9月21日,京東副總裁蔡磊在社交媒體平臺發佈視頻稱,自己已正式開始做視頻和直播帶貨。當晚,他在抖音直播間完成了帶貨首秀,共有7000多人來過直播間,其中接近15%的觀衆下了單。

這並不是中年企業家在直播間重新起航的故事,而是一個絕症患者最後的創業和戰鬥。因爲蔡磊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名漸凍症(ALS)患者。同時,他還是罕見病藥物研發推動者。

世界上多款罕見病藥品的發明,都是由患者或者患者社羣的推動而完成的;此外,一款新藥平均需要10年時間和10億資金才能開發完成。而在蔡磊之外,中國還有約20萬漸凍症患者。

對於爲什麼要直播帶貨,蔡磊表示,得病兩年多以來,目前蔡磊已經無法拿起手機處理信息,打字能力已經喪失,雙腿與脖子附近的肌肉也開始萎縮。

他希望通過做直播帶貨爲消費者帶來一些物美價廉的商品服務,同時也能掙一些錢用來持續地支持攻克漸凍症的事業。

蔡磊開始直播帶貨:

只想賺點錢,繼續攻克漸凍症

9月21日晚上8點,蔡磊和助播在新賬號“破冰驛站”開啓了自己的第一場直播帶貨。在直播結束的第二天下午,蔡磊通過社交媒體彙報了自己直播首秀成績。

據悉,這場僅有2個小時的直播,一共賣出79669.66元的商品,共有7259位觀衆進入直播間,其中有14.4%的用戶下單購物,大部分來自朋友和病友的支持。

從櫥窗呈現的選品來看多是日用百貨,價格從9.9-139元不等。蔡磊強調稱,因爲之前沒有銷量所以還拿不到最優惠的價格,雖然價格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品質是蔡磊團隊嚴格把關的。

此外,蔡磊還多次在採訪和短視頻作品中表示,請大家不要打賞,也不要購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好像我們多麼悲慘,請你們幫助,沒有這個必要。我想我還能夠戰鬥,就用我們的能力和資源去做公益,這在我心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截至發稿,這個開播時只有23個粉絲的賬號“破冰驛站”,已在三天內增長到1.7萬粉絲。而今晚八點,“破冰驛站”開啓了它的第二場直播帶貨。

中國“電子發票第一人”

挑戰”漸凍症“

綜合中國基金報、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大多數人都無法想想,視頻中那個連扶自己眼鏡都很費勁的男人,曾經是叱吒多個行業的風雲人物。

現年44歲的蔡磊,人生被分成兩部分:41歲前,他是京東集團副總裁和“中國電子發票第一人”;41歲後,他是漸凍症抗爭者和新藥開拓創業者。

公開資料顯示,蔡磊從河南小城商丘考入中央財經大學,畢業後先後進入多家名企。25歲,蔡磊任三星中國總部稅務經理;29歲,成爲萬科集團總稅務師;在積累了足夠的工作經驗和資歷後,33歲那年加入京東,輔助公司上市。

在京東十年,蔡磊是紮根最久的高管之一。主要負責稅務與資金的他,在2013年6月,他幫京東設計出國內第一張電子發票,成爲中國電子發票第一人。

蔡磊,2014年被評爲中國稅務十大傑出人物,2017年被評爲中國十大財會人物,後來更是被評選爲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中國改革貢獻人物。

隨着京東上市,股價不斷攀升,蔡磊的身家也早已過億。然而正當他走上人生的另一個高峯時,“漸凍症”給這一切都畫上了句號。

2019年9月,蔡磊確診漸凍症。

據時代財經,先是左手,然後蔓延至整個雙臂、雙肩,乃至頸部、背部,就連腿部肌肉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持續萎縮。更糟糕的是,他的面部也開始出現肉跳。這意味着,如果沒有足夠好的干預方法,蔡磊可能會在一年之內失去行走能力,繼而很快喪失說話、吞嚥功能,甚至是呼吸能力。

資料顯示,這種病的全稱是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和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綜合症一樣,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當所有運動細胞壞死後,它所支配的神經和肌肉就會萎縮、無力,導致人不能動、不能呼吸、不能咀嚼和吞嚥。

同時,漸凍症還與癌症、白血病、類風溼、艾滋病並稱爲人類五大絕症。目前病因不明無藥可醫,患者通常在發病後2年至5年內因呼吸衰竭而亡。大約80%的患者會在發病後5年內死亡。武漢金銀灘醫院院長張定宇、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都是漸凍症患者。世界範圍內,每10萬人中有4~5人罹患漸凍症;我國的漸凍症患者預計爲20萬~30萬。

2019年確診之後,蔡磊開始投身於漸凍症藥物的研發。感覺到時間的緊迫,蔡磊的每一天都是在與生命賽跑。

三年來,他所做的就是把實驗室、藥企、醫院和患者鏈接起來,而完成這一切的基礎是資金。

時代財經報道,目前,蔡磊的團隊規模超過30人,其中,研發人員有10多位,團隊一年的薪酬支出就過千萬。而一個基因藥物的GMP製備和臨牀前實驗就需花費約5000萬元,進入臨牀試驗階段後所需要的資金更是難以想象,而且研發失敗概率極大,回報根本無從談起。

在發病之前,錢之於蔡磊,只是一個數字,“花不完,這輩子衣食無憂”。但現在,錢卻成了擺在他面前的頭號難題。多年的努力和消耗並沒有讓他看到確定性的希望,而是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爲了這項“最後的事業”,蔡磊已經投入過千萬資金。他甚至把自己的房子掛了出去,手裏的股票也賣得所剩無幾。但這遠遠不夠,要做成這件事需要的資金數以十億計,直播帶貨是他籌措資金屢次碰壁和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既然自己的積蓄無法支撐這項事業,蔡磊想到了融資。一開始,他以爲通過自己多年積累下來的人脈,“先融10個億,應該不難”。

融資困難重重,蔡磊便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公益基金事業上。目前,他已經發起及聯合發起了4個關於漸凍症的公益基金,其中包括一個攻克漸凍症的慈善信託。

蔡磊:面對死亡

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除了融資,蔡磊還建立了患者數據庫。病人的信息數據是臨牀研究的重要依據,爲此,他建立了愛斯康和“漸愈互助之家”,至今年5月份,已鏈接超萬名患者,成爲世界最大的“漸凍症”民間數據平臺。

這個平臺無異於是讓科研搭上了快車,大大提速。

信息共享讓醫院的科研、患者的求醫問藥,避免一次次的重複試錯,可以使整個藥物的研發過程,從15年縮短至5年。

面對病理樣本不足的問題,據健康時報,2022年初,蔡磊開始推進人腦和脊髓組織的計劃。他向全國病友呼籲,帶頭捐獻遺體和組織樣本,爲科研做貢獻、給下一代病友留希現在已經有千餘名漸凍症患者及患者家屬積極響應,其中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湖北衛健委副主任、原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也是其中一員。

9月9日,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原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決定捐贈自己的遺體用於漸凍症研究。

而就在幾天前,9月5日,第七個“中華慈善日”,據時代財經,蔡磊對外宣佈了捐獻遺體的決定。“既然全世界至今都無法攻克漸凍症,也沒有特效藥,更是找不到病因,我要打光我的最後一顆子彈——把自己的身體捐出去!”

蔡磊曾說,在自己倒下之前,希望能救活50萬人。但是從最近央視新聞的採訪中,我們看到,蔡磊已經基本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2021年2、3月份的時候,蔡磊的右手還能動,今年6月份,只有1個手指能抬起來了。

一開始他還能用一隻手勉強喫飯,但是現在寬衣解帶、喝水喫飯都需要別人幫忙,睡覺翻身手都會被落在一邊,再過半年就會坐上輪椅。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遺體志願捐獻站、國家發育和功能人腦組織資源庫的簡介中有這樣一句話:“最初的誕生,和最後的死亡一樣,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後的晚霞一樣,都會光照人間。”

編輯|程鵬 杜恆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