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跨境電商企業匯率風險“來襲” 跨境支付服務商多管齊下“解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面對迭創新高的美元與不斷下跌的非美貨幣,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正遭遇日益嚴峻的匯率風險。

PingPong產品總經理戚亞萍向記者透露,近期他們走訪跨境電商賣家發現,不少外貿企業對外匯衍生品的瞭解不夠全面,導致他們在匯率波動較大時往往“喫虧”。尤其是近期東南亞、非洲某些國家貨幣匯率劇烈波動時,他們缺乏專業外匯管理人員處理匯率風險管理,導致他們在結匯方面喫了不少苦,出現匯兌損失。

Payoneer派安盈中華區資深產品總監Jason Liu告訴記者,面對不同貨幣收款,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的應對策略截然不同,比如今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漲幅約10%,多數國內跨境電商賣家對美元回款仍按正常頻率結匯,但也有部分企業選擇延後結匯以押注人民幣匯率繼續回落並獲取更高的結匯金額;對於衆多非美貨幣,考慮到今年以來歐元英鎊日元匯率跌幅遠遠大於人民幣,多數國內跨境賣家一收到這些非美貨幣就會選擇快速結匯或外匯避險操作,避免遭遇更大的匯兌損失。

“我們注意到,縮短回款週期與快速結匯,目前是衆多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應對匯率劇烈波動風險的首選方案。”Jason Liu直言。

這無形間考驗跨境支付服務商的科技賦能與業務效率。

要進一步縮短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的回款週期,跨境支付服務商需通過科技賦能與自身全球網絡,與全球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實現技術系統對接,令跨境電商賣家只需一鍵聯合登陸,就能實現開店綁定與銷售回款直接打入跨境支付服務商爲外賣企業設立的賬戶。

要妥善解決快速結匯,跨境支付服務商一方面需通過科技賦能,快速對接到合作銀行的最新匯率報價並完成結匯操作,令結匯操作變得更加高效便捷,一方面則需通過智能化技術,針對跨境電商賣家的差異化結匯需求提供定製化服務,解決他們不同貨幣收款的個性化結匯要求,並令整個收款結匯流程安全合規。

“目前我們通過在香港的外匯交易資質,正爲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提供離岸人民幣的兌換業務,既讓跨境電商賣家降低非美貨幣-美元-人民幣兌換過程的匯率波動損失,也能減輕他們的匯兌成本。”戚亞萍指出。

記者多方瞭解到,對跨境支付服務商而言,目前他們面臨的新業務挑戰,是如何幫助跨境電商賣家解決匯率風險同時,還能協助他們妥善處理銷售回款安全問題。

隨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跌幅較大,不少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日益擔心這些國家很可能會採取資本管制措施遏制本國貨幣繼續貶值,但此舉令他們的銷售回款到賬可能變得“遙遙無期”。

“對此我們正與不少新興市場國家當地銀行緊密溝通,及時瞭解當地金融監管部門的資本管制動向,協助跨境電商賣家及時調整海外業務佈局規避銷售回款難以按時到賬問題。”一位跨境支付服務商風控部門總監告訴記者,但要妥善解決這個棘手問題,跨境支付服務商還需通過大數據技術,爲不同跨境電商賣家尋找合適的風險對沖工具,確保他們在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地區的業務穩健發展。

縮短回款週期與快速結匯成“兩大剛需”

8月,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恰逢亞馬遜Prime Day銷售回款高峯與美元快速上漲迭創新高,導致他們的匯率風險進一步加大。

一位2C端小家電跨境電商小微企業主向記者透露,8月以來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匯率與歐元日元匯率大幅下跌,導致他們的結匯損失相應增加。其間他們曾希望海外跨境電商平臺能改用美元收款,但對方告知臨時調整收款貨幣相當難,且很多新興市場國家與歐洲日本消費者都習慣使用本國貨幣付款。

一位2B端跨境電商企業主對此感同身受。

他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最大的煩惱,就是缺乏專業外匯管理人員,協助企業妥善處理海外賬戶的歐元、澳元、新興市場貨幣貶值風險。尤其在亞馬遜Prime Day期間,他們的產品在不少國家熱銷,導致海外賬戶的各類非美貨幣金額大增,如今面對美元迭創新高導致這些非美貨幣不斷貶值,他們的實際收入正隨之不斷“縮水”。

戚亞萍直言,匯率波動風險管理能力較弱,正成爲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普遍遭遇的一大業務短板。跨境電商賣家對此的應對策略,主要是儘可能縮短回款週期與快速結匯。

Jason Liu告訴記者,對跨境支付服務商而言,這頗具挑戰性。一方面跨境支付服務商需與eBayWalmart,Lazada,Shopee、亞馬遜等全球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完成收款系統對接,才能確保跨境電商賣家的銷售回款能迅速進入他們的海外賬戶,高效縮短回款週期;另一方面跨境支付服務商還需與合作銀行建立密切業務合作,能迅速獲取銀行開出的最新匯率報價,幫助跨境電商賣家完成快速結匯。

“這既需要跨境支付服務商搭建全球業務網絡,能快速響應跨境電商賣家在不同國家地區的收款需求,並協同跨境電商平臺完成銷售回款歸集,又需要跨境支付服務商搭建高效的智能化業務體系,能自動化地快速處理跨境電商賣家的各種貨幣收款結匯問題,且不會出現差錯。”他指出。比如歐元英鎊外匯交易發生在倫敦與紐約交易時段(即中國的夜間),衆多國內跨境電商賣家開始使用Payoneer派安盈24小時無休結匯服務,在夜間與週末拿到銀行間最新的歐元英鎊匯率報價進行結匯,有效縮短回款週期與規避匯率風險。

在Jason Liu看來,跨境支付服務商還需通過科技賦能,爲不同業務規模跨境電商賣家提供定製化的收付款結匯結算服務,因爲跨境電商賣家要解決匯率風險,不僅需要專業的匯率風險管理技巧,更需要妥善的海外業務資金運營規劃與安全合規收付方案。因此Payoneer派安盈正致力於根據跨境電商賣家不同業務發展階段與業務規劃,提供差異化的收款幣種兌換與資金運營服務。

上述跨境支付服務商風控部門總監告訴記者,由於不同行業跨境電商賣家的經營特點與資金用途各有不同,他們的結匯需求也呈現較大的差異化。比如芯片加工出口類外貿企業會預留部分美元資金支付上游芯片原材料進口貨款,再將剩餘資金結匯用於自身經營;但傳統行業類外貿企業基本會採取快速結匯做法,尤其是他們一收到歐元日元等非美貨幣,就會迅速結匯成人民幣,因爲這些非美貨幣下跌壓力遠遠超過人民幣,導致結匯越晚,損失越大。

Jason Liu向記者透露,針對某些非美貨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他們客戶經理會提醒國內跨境電商賣家儘早注意相關匯率風險,建議他們儘早採取外匯避險措施同時,解答外貿企業對匯率避險方面的疑惑。

記者獲悉,目前不少涉足2B業務的跨境支付服務商正積極建議企業之間採取人民幣結算,從而幫助交易雙方共同規避匯率風險。

“由於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跌幅遠遠低於歐元、日元與英鎊等主流非美貨幣,目前越來越多海外企業也在考慮持有更多離岸人民幣對沖非美貨幣貶值風險,無形間給跨境電商業務人民幣結算創造更好的操作空間。”前述跨境支付服務商風控部門總監指出。

多管齊下化解貨款到賬新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匯率風險同樣影響着衆多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的上游供應鏈資金結算與生產安排。

記者多方瞭解到,部分跨境電商賣家遭遇匯率風險損失後,一度出現缺乏足夠資金支付上游原材料貨款與安排生產等問題。

針對這種跨境電商賣家遭遇的潛在經營風險,越來越多跨境支付服務商正通過科技賦能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戚亞萍向記者透露,PingPong正致力於實時追蹤資金軌跡——從海外買家到賣家收款,實現全鏈路資金軌跡透明化。

“以往,海外買家支付貨款後,可能需要衆多中間行操作才能進入跨境電商賣家的收款行與海外賬戶,整個過程或許需要3-7個工作日,但期間國內跨境電商賣家不知道貨款已到哪家中間行,能否按時收到貨款,就不敢安排採購原材料備貨與生產發貨。但通過資金歸集追蹤服務,國內跨境電商賣家就能清楚知道這筆貨款的具體流向,初步計算出到賬時間,可以更妥善地安排供應款付款採購與生產規劃。”她指出。

記者多方瞭解到,隨着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跌幅較大,目前國內跨境電商賣家開始擔憂這些國家一旦啓動資本管制措施遏制本國貨幣繼續貶值,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貨款到賬安全性。

前述跨境支付服務商風控部門總監告訴記者,除了與新興市場國家當地銀行積極溝通了解當地資本管制最新動向,並及時建議國內跨境電商賣家迅速調整海外業務規劃,一些跨境支付服務商正計劃引入某些商業保險產品協助外貿企業規避上述風險。

具體而言,他們會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最新市場動向,協助外貿企業預判未來一段時間哪些新興市場國家地區可能會採取資本管制措施,以及貨款到賬的不確定性機率,再建議他們考慮通過購買這類保險產品做好風險應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