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評論|被批信號差、僞創新 蘋果超高溢價還能維持多久?

近日,不少拿到iPhone 14 Pro的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吐槽,自己的手機經常有網絡加載慢、網速差、發不出消息、刷不出微博等問題。不過,也有網友樂觀表示,蘋果被吐槽信號差不是一天兩天了,“信號差說明買到正品了。”

不僅是網友,不少業內人士以及經濟學家對iPhone 14 也頗有微詞,任澤平近日發佈微博稱:“喬布斯的創新精神在蘋果公司煙消雲散,iPhone 14的智商稅是收不下去了。”羅永浩則認爲蘋果新機 “ 靈動島 ” 設計視頻造假。此外,還有消息稱,iPhone 14價格“破發”,受iPhone 14銷量不及預期影響,鄭州富士康拆除iPhone 14部分產線,升級爲生產iPhone 14 Pro系列機型。

近年來,蘋果新機發布總會遭遇吐槽,然而像今年這樣密集出現如此多負面聲音的現象仍不多見。蘋果遭遇的最大挑戰在於,從宏觀環境來看,智能手機逐漸走向標準化、同質化,各大廠商難以在軟件層面實現重大突破,堆砌硬件的發展模式也陷入瓶頸。從蘋果自身而言,消費者經歷了連續多次更新換代後,對於其產品的審視更加嚴格,尤其是某些基礎功能缺陷,如電池耗能快、信號差等問題,更使得部分消費者對蘋果品牌的好感度開始下降。

蘋果這些年來被戲稱爲業績與創新力呈反比,營收及股價屢創新高,但新品屢被詬病,而且一度出現銷量下滑趨勢,之所以還能保持高營收,在於單機售價提高。然而,蘋果的超高溢價需要靠超強創新力支撐,而庫克的經營哲學似乎有陷入業績陷阱之嫌。業績陷阱是企業創新陷阱中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它通常發生在企業成熟期。當企業業績非常優秀,核心業務增長較快時,管理層往往因爲“利益近視症”和缺乏危機感,而更傾向於把資源用在對現有顧客的需求滿足,忽視創新對企業未來增長的貢獻。

實際上,消費者願意爲價值與價格匹配的商品買單,近期有消息稱,雖然iPhone 14 Pro比iPhone 14貴,但前者卻更熱銷。這恐怕是因爲,當消費者發現iPhone 14機型升級幅度有限,沒有滿足心理預期時,就寧肯多花錢購買從外觀到配置上升級幅度更大的iPhone 14 Pro。

然而,這與其說是消費者的自發選擇,不如說是“比爛”下的無奈之舉。誠然,購買蘋果手機的消費者很多屬於非價格敏感型羣體,但隨着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人們消費理性的增長,哪怕是貴爲智能手機頭號高端品牌的蘋果,如果新機始終停留於微創新乃至僞創新,必然會逐漸透支其市場公信力,也會導致越來越多的用戶用腳投票。

還需要看到的是,蘋果手機近兩年在華銷量一改之前持續下滑態勢,呈現明顯反彈,一大重要原因是華爲受到美國芯片封鎖,被迫與榮耀拆分,新機發布也大受影響,這部分市場份額被蘋果拿走。不過,近期華爲開始發力,最新發售的Mate 50系列市場反饋良好,雖然Mate 50缺乏5G通訊功能,但在產品上增添了更加實際、更貼合消費者的性能,如提升整機耐摔性的“崑崙屏”,瞄準的就是手機屏易碎且維修成本高的市場痛點。

當然,蘋果佔據的是智能手機高端市場,其消費者購買力較強,尤其是IOS系統相比安卓系統,在流暢性、後臺制度、穩定性上有一定優勢,成爲其吸引消費者的關鍵所在。但近年來谷歌、手機廠商對於安卓系統的不斷優化,正在不斷縮小與IOS系統的差距,爲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華爲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也取得了成功,搭載鴻蒙OS 2.0系統的設備於今年7月突破3億,最新的鴻蒙OS 3.0可登錄更多智能終端設備,在功能和構架上也會有全新的變化。顯然,蘋果的競爭對手們一刻都沒有放鬆追趕步伐。

蘋果最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它自己。從0到1的創新是最難的,但作爲智能手機行業代表的蘋果理應承擔這一責任,畢竟他享有行業最多的利潤和最優質的用戶羣體,如果仍舊坐享超高溢價而無同步創新,蘋果遲早會如當年的諾基亞,某天醒來發現世界已經變了樣。

財經評論人 畢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