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時報·e公司

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蔚然成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34.1萬輛,同比增長97.4%,對汽車出口貢獻率達到了26.7%。

值得一提的是,與燃油車不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主要出口至發達國家市場,特別是歐洲,已成爲中國新能源車企集體出海的“主戰場”。

9月27日,嵐圖汽車旗下的智能電動SUV嵐圖FREE從武漢出發,正式發往挪威。據悉,本次出海的500輛嵐圖FREE預計於11月開啓挪威用戶交付。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的底氣來自何處?爲何會選擇集體在此時出口歐洲市場?對歐洲市場有怎樣的預期?近日,嵐圖汽車CEO盧放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的專訪,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詳細剖析。

盧放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出口至歐洲有其必然性。首先,歐洲各主要國家對碳排放要求嚴苛,環保意識較強;其次,雖然歐洲擁有強大的汽車工業基礎,但在做電動化、智能化轉向時動作相對緩慢,市場上並沒有太多產品可以提供,而中國車企的新能源產品則可以很好地滿足歐洲市場的需求。

出海歐洲是大勢所趨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和品牌力的全面崛起,給了中國車企出海的動力和底氣。自去年起,包括上汽、長城、蔚來、小鵬等在內的中國車企,均紛紛開啓了“到歐洲去”的出海計劃。

盧放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在他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至歐洲有其必然性。第一,歐洲各國對碳排放要求嚴苛,政策上有很多相應地要求,歐洲的用戶環保意識也很強,這意味着歐洲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接納程度會比較高;第二,歐洲坐擁德國、法國、意大利等燃油車汽車大國,汽車工業基礎較強,但這也會導致他們在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過程中過緩,面臨較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市場的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這恰好是包括嵐圖在內的中國車企的機遇。

除了可預期的市場機遇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從技術到品牌的全面上升,也是驅動中國車企敢於出海歐洲的核心原因。盧放透露道,現在的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還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未被傳統的汽車品牌進行勢力劃分,這對於中國汽車企業而言,更是難得的機遇。

基於歐洲對碳減排的重視,盧放判斷,未來十年時間,歐洲的汽車市場格局勢必會發生重大變化,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賽道。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中國車企更應該把握住機會。

據悉,目前圍繞着歐洲市場,嵐圖汽車已經佈局了一整套的完備計劃。繼挪威之後,嵐圖汽車計劃於2023年起進入瑞典、荷蘭、丹麥、以色列等國,並持續拓充出口海外的車型陣容。此外,嵐圖旗下的電動MPV車型嵐圖夢想家也在進行歐洲適應性開發,預計2023年正式投放歐洲市場。

盧放認爲,中國車企的走出去,絕不是個別企業的策略,而是中國製造的集體出海戰略,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將中國車企在歐洲的市場範圍擴大。

強智造體系爲汽車出口“打地基”

衆所周知,作爲汽車產品和汽車工業的發源地,歐洲擁有世界上最完善、最嚴苛的汽車法規法規要求,這些法規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某種壁壘,給中國車企的出口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同時,歐洲也擁有最懂車、最挑剔的用戶,他們追求汽車的操控性、穩定性、平順性和動力性,這些偏好已經幾乎刻在歐洲汽車用戶的骨子裏。這意味着,中國車企要想借勢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闖出一片天,並非易事。

盧放認爲,回顧我國的工業出口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的對外出口此前多以資源型出口爲主或者“來料加工”,鮮少規模出口擁有完整價值鏈的複雜工業品。而這一輪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則是建立在完整的研發製造體系上完成的。包括嵐圖等在內的車企擁有完整的設計、生產、製造及供應鏈體系,所打造的產品其背後擁有完整的價值鏈,這其實也是中國智造業體系發展壯大的最佳例證。

盧放認爲,隨着第一批嵐圖FREE正式發運歐洲,標誌着嵐圖將在全球最成熟的市場上與國際豪華品牌同臺競技,接受海外消費者的檢驗。嵐圖出海不僅是商業上的“走出去”,更是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設計研發生產標準的“走出去”,是中國文化軟實力和中國智造的展現。

嵐圖將漸進式豐富出海歐洲的品類

據悉,脫胎於東風集團的嵐圖,在出海的過程中,也很好地借勢了東風集團的資源。盧放透露道,東風集團研發、製造、包括供應鏈體系、質量體系,給嵐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賦能,但較之於物質方面的輔助,東風集團對嵐圖的賦能更多地還是體現在體制機制、人才激勵方面,這是嵐圖自成立以來可以快速成長並實現出海的關鍵。

下一步,嵐圖主要致力於持續擴展自身的市場規模,並逐漸豐富進入歐洲的產品品類,MPV、轎車等車型也會陸續進入歐洲市場。

盧放表示,嵐圖對歐洲市場或者其他海外市場的探索,將採取由點及面的方式,通過幾個重點市場進行“穿透”,總結經驗再複製到歐洲的其他市場中。

“所謂的把市場‘穿透’,實際上是指的我們如何依靠完整的售後體系服務海外的消費者,精準地研究當地用戶的用車習慣、用車需求,以此來驅動我們的研發體系、製造體系進行支撐”,盧放表示,將車輛銷售至歐洲市場並不是嵐圖的最終目標,公司希望可以在當地構建完整的銷售體系、製造體系和研發體系。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