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安徽的陳老師在小紅書上分享了她的經歷:五月份的時候她的Apple Watch開始頻繁提醒低心率,因爲提醒都是在夜間睡眠中,而且沒有其他症狀她也沒多在意,一直提醒持續到七月。

從七月開始,基本上每天都有低心率,一天六七條。這纔去醫院掛號,做了24小時心電圖檢測。心電圖報告出來發現了一堆不嚴重的小問題。

自Apple Watch發佈後,我們已經聽過很多類似故事,今年九月發佈會上,蘋果甚至專門找到了曾被Apple Watch救過的那些人,錄製了一段宣傳視頻。

心率不正常時候給用戶一個提醒,並且相關數據可以作爲就醫的參考——這是從Apple Watch初期就有的功能。同時,相比各種運動鍛鍊相關,它也是存在感最低的一個功能。 因此需要在世界心臟日這天再次提醒大家關注它。

相比醫療器械,這個功能使用並不複雜,用戶要做的只是帶孩手錶,在iPhone上打開Apple Watch——瀏覽——心臟,之後確定下方的低心率/高心率通知打開即可。

這是非常蘋果的體驗,並不需要用戶做太多,只要日常佩戴手錶即可。如果可能,最好睡覺時候也佩戴。上文中,陳老師的案例就說明實時監測的重要性。

當然,爲了讓手腕檢測,觸感通知和心率感應器等功能發揮最佳效果,需要Apple Watch表背需要接觸皮膚,這過程也被設計的儘量簡化,就像日常佩戴手錶一樣即可。

除了心率過高/過低提醒,蘋果手錶心電圖功能(簡稱ECG)也在2021年底在國內上線。人類把原本屬於醫院的一套設備搬到了手腕上。

有了它之後,Apple Watch已經不再只是手錶,已經算做醫療器械範疇了。

具體到蘋果產品上,實際是移動心電圖房顫提示軟件和移動脈率房顫提示軟件,加上Apple Watch後背那圈金屬電極傳感器共同作用,它跟你的身體連通,手指再跟手錶的錶冠上的電極傳感器連通,如此,身體形成一個導電閉環。

跟心跳過快不同,房顫有時是沒有症狀的,用戶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而有了移動心電圖房顫提示軟件和移動脈率房顫提示軟件。

我們之前也詢問過一些臨牀醫生。相關人士表示雖然目前Apple watch,實際功能跟專業的醫用器械有差別。但這個設備因爲隨時跟着你,使用也簡單,便利性比醫院那些設備優勢大很多。

舉例來說,你感覺不舒服,到醫院排隊做上檢測,可能已經更好,或者更壞了。而隨身的設備,可以隨時測,積累的數據到處PDF文件,也很方便也可以給大夫作爲一定的參考。

更關鍵的是,它讓普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心臟健康,提升健康意識。這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