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 見習記者李晶晶 廣州報道

“十一”國慶假期臨近,不少市民已開始提前籌劃出遊事宜。

記者瞭解到,由於受到防疫政策、地區風險等級等因素影響,今年的國慶長假,大多數市民仍是以周邊短途遊、鄰近省內遊爲出行首選。尤其是城市周邊遊,成爲了不少年輕人的出遊選擇。

不過,出遊過程必將伴隨着一定的風險,意外事故風險更不能忽視。爲此,配備保險產品就顯得較爲必要,意外險和疫情隔離險都是不錯的選擇。

具體而言,保險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選擇的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地、出行工具等方面,來確定需要配置的保險類型、保額大小以及保障明細。

此外,在投保時,消費者也要注意保障生效時間、保障時長、投保須知、免責條款以及健康告知等系列問題,避免未來出現理賠糾紛。

根據出行目的地和出行工具等配置對應保障

國慶假期臨近,市民出遊、回鄉在近日迎來一波出行高潮。

記者瞭解到,不少市民已經提早規劃和實行出遊安排,出行人數不斷增加。

有數據統計顯示,國慶假期機票均價和日均出行人數漲幅超一成。鐵路運輸方面,國慶假期運輸已於9月28日啓動至10月8日結束,廣鐵集團預計發送旅客達1500萬人次。

受到防疫政策和地區風險級別等因素影響,今年不少市民的出行目的地均以周邊城市或是鄰近省份爲主,遵循“謹慎安全”的出行原則。

即使路途對比以往有所縮短,但出行的風險依然存在,交通安全風險、食品安全風險、戶外運動風險等風險都不容忽視。

保險業內人士建議,有能力的消費者可以提前投保相關旅遊保險。

蝸牛保險經紀CEO尚萌萌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表示,消費者可以選擇以意外險和疫情隔離險爲主的保險產品,抵禦出行風險。不過,意外險有着不同的保障範圍和分類,在此方面建議消費者可以根據具體的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地、遊玩項目等進行精確配置。

其中出行方式方面,如果消費者是通過飛機出行,可選擇包含航空意外、航班延誤、行李丟失等責任的航空意外險;如果是通過自駕出行,則可以選擇保障人身安全風險和車輛財產損失的自駕意外險;如果是通過高鐵、輪船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則可以選擇包含多項交通意外保險責任的綜合意外險。

出行目的地方面,部分保險公司推出了針對部分地區遊玩的旅行意外險,例如西北地區、境外地區、高原地區等地區旅遊保險,消費者可按目的地進行配置。遊玩項目方面,如果行程單裏面有潛水、游泳、攀巖、滑輪等項目,消費者也可以選擇包含高風險運動風險保障的旅行險。

關注旅行責任險的保障範圍和額度是否足夠

慧擇保險產品中心總經理兼首席保險產品官王寅表示,不少跟團遊的消費者可能會存在一定誤區,比如說旅行社已經購買了旅行責任險,就沒有必要另外投保其他的保險。

事實上,旅行責任險並非強制保險,部分旅行社會給遊客購買。其次,旅行責任險的保障額度可能較低,對每位遊客的人身傷亡限額不低於20萬元。該要求是2010年出臺的《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規定的,從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看,最低20萬的額度顯然不夠。

此外,旅行責任險的保障範圍也較小,不包含遊客自身疾病導致的身故殘疾和醫療責任、由遊客個人原因導致的意外事故,以及遊客不參加旅行社組織活動期間發生的意外事故等情況的理賠。因此,有更全面保障需求的消費者可以加購一些個人旅遊保險,加強保障效力和保障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旅遊險通常包括多種類的細分計劃,包括單次旅程計劃、多次旅程計劃、旅行中斷計劃、全包計劃、家庭旅行計劃、同伴旅行計劃等。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旅行習慣、旅行計劃,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和經濟能力的保險產品,提高保障“性價比”。

購買旅遊保險還需關注投保須知和免責條款

在投保方面,尚萌萌亦提醒,消費者在具體投保操作時還需要注意多項內容。

一是需要關注產品的《投保須知》和《免責條款》,明晰保險產品的免責範圍。如有特別需要,可組合搭配不同的產品實現全方位的保障需求。

二是需要關注產品的生效時間,最好提前至少1天投保。一般來說,意外險的生效日期爲投保2-3天以後,需要確保出發之時保障已經生效。

三是關注產品意外醫療的保障內容。意外險最常用的保障是意外醫療,一般包含意外門診和住院,要重點關注報銷範圍是否限制社保、免賠額和報銷比例,以及對就醫醫院是否有限制等條件要求。

四是千萬不要忽視健康告知。儘管意外險對於健康的要求不高,但由於部分疾病和用藥情況會提高意外發生的可能性,所以投保時也要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和病史,以防後續出現理賠糾紛。

除此之外,由於疫情反覆,配置一份疫情隔離險也有一定必要,市面上的疫情隔離險可以提供包括新冠肺炎感染身故/傷殘、醫療保障等保障責任,還能提供因新冠隔離的津貼服務,消費者可以投保一份疫情隔離險以備不時之需。在投保疫情隔離險時,消費者一定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明確賠付觸發條件和理賠材料要求,根據個人情況謹慎投保,切勿輕信廣告宣傳,或對保障責任有過高的心理預期。

(作者:李晶晶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