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追求”之後,李書福終於如願“牽手”阿斯頓·馬丁。

9月3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利控股”)宣佈,已完成對英國豪車品牌阿斯頓·馬丁·拉貢達國際控股(下稱“阿斯頓·馬丁”)7.6%的股份收購。

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表示:“吉利控股在支持入股企業轉型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且在超級電動和智能網聯領域具有深厚技術積累,這將助力阿斯頓·馬丁在未來取得更大成功。期待與阿斯頓·馬丁共同探討協同合作機會,阿斯頓·馬丁將繼續堅持其發展戰略,致力於實現長期可持續增長,提升盈利能力。”

官網資料顯示,阿斯頓·馬丁成立於1913年,總部位於英國,旗下車型包括Vantage、DB11、DBX等。成立以來,阿斯頓·馬丁經歷過多次易手,2018年6月,阿斯頓·馬丁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數據顯示,阿斯頓·馬丁今年上半年全球銷量僅爲2676輛,經營虧損2.85億英鎊。

吉利方面並未透露該筆收購的金額。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吉利在阿斯頓•馬丁最近6.54億英鎊的配股融資中對其入股,現在將嘗試與阿斯頓•馬丁在某些技術上展開合作。不過吉利並未獲得董事席位。

在該筆股份收購前,吉利就一直以“全球買手”而著稱。

吉利在全球“買買買”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早在2018年,阿斯頓·馬丁IPO之前,吉利就多次接觸過該公司,2019年末阿斯頓·馬丁需要紓困時,吉利和阿斯頓•馬丁董事長勞倫斯•斯特羅爾都提出了報價,吉利當時希望阿斯頓·馬丁可以迅速進軍電動汽車領域,但斯特羅爾希望重返F1,最終董事會當時支持了斯特羅爾。

在吉利的多次出手中,最有名的當屬其對沃爾沃的“蛇吞象”收購。

2010年3月,吉利控股以18億美元正式收購沃爾沃100%股權。由於吉利是國產大衆品牌,而沃爾沃則是老牌豪華車企,雙方的“實力懸殊”也讓外界一度不看好這場收購。

不過事實證明,吉利汽車創始人李書福所採取的“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的策略行之有效。曾經在福特手中連年虧損的沃爾沃,在吉利的麾下終於實現扭虧爲盈。與此同時,沃爾沃也爲吉利帶來了品牌效應以及沃爾沃的先進技術。目前,吉利與沃爾沃已經在技術、供應鏈等方面形成了協同。

其實在此之前,吉利還曾收購過其他車企的股權,但鮮少被大衆所熟知。

2006年,吉利收購了倫敦經典黑色出租車製造商和所有者英國錳銅19.97%的股份,併成立上海英倫帝華公司,專門生產倫敦經典黑色出租車,產品主要出口至英國市場。本次收購也爲吉利出海收購打下了一定基礎。

在拿下沃爾沃之後,吉利的全球化之路越走越寬。

2017年6月,吉利擊敗了大衆、本田等競爭對手,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收購DRB旗下“東南亞第一神車”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收購之後,吉利大刀闊斧對這兩個品牌進行改造,一度沒落的寶騰汽車逐漸走出衰敗,而路特斯則開始了全面電動化轉型。

2018年2月,吉利控股以90億美元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後更名爲梅賽德斯-奔馳)約9.69%的股份,成爲戴姆勒當時最大的股東(後北汽持股比例提升並超越吉利)。

此後,吉利與戴姆勒的合作進一步深化。2019年9月,吉利聯合戴姆勒領投歐洲飛行汽車公司Volocopter;2019年末,吉利旗下曹操出行與戴姆勒旗下的戴姆勒移動服務公司共同合資組建新公司蔚星科技有限公司,佈局高端出行;2020年初,吉利與梅賽德斯-奔馳共建了Smart品牌的合資公司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

今年5月,吉利方面以13.76億元認購雷諾韓國汽車4537.5萬股股份,將持有後者34.03%的股份。

技術輸出已成新的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藉助國內新能源車的蓬勃發展,吉利在全球化過程中也已經開始了技術輸出。

Smart品牌的合資公司一改過去“外資出技術、中方出市場”的局面,而是由吉利主導研發、製造、市場等。在吉利與雷諾的合作模式中,同樣由吉利貢獻技術,雷諾韓國負責車輛設計、製造、銷售等。

英媒認爲,阿斯頓•馬丁和吉利在幾個潛在領域可以進行合作,包括使用路特斯的技術和開發輕型材料。

“買買買”不僅讓吉利與全球多家企業實現了協同效應,也成爲了港股上市主體吉利汽車(0175.HK)新的利潤增長點。

財報顯示,2021年,吉利汽車技術授權和研發服務已實現45億元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245%;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研發及相關技術支援服務、知識產權許可總收入爲25.7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包括了針對旗下沃爾沃汽車、極星、寶騰、路特斯、smart等多個品牌的技術授權和研發服務,例如SEA浩瀚平臺相關技術的共享等。

除此之外,汽車產業是典型的全球性產業,尤其是在中國汽車市場保有量趨穩、國內競爭白熱化的當下,“走出去”已經成爲車企的共識。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劉明宇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曾表示,一家車企要成爲全球化企業,必須學會利用全球資源,統籌全球的研發、設計、製造、供應鏈能力等等。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並不認同吉利的路徑,認爲吉利應該把自己的中國本土品牌打出去,而不是砸錢買“現成的”。對此,劉明宇認爲,品牌出海的着眼點應放在“全球化”上,大可不必過度關注品牌的發源地,“要有全球競爭力,就必須成爲一個全球品牌。其實許多世界知名車企都經歷過多次易手,只能說他的出生地是某個國家,但品牌已然是全球品牌、公司本身也成爲了跨國企業。”

銷量快報顯示,今年8月,吉利汽車總銷量約爲12.26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9%;1-8月,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約爲85.91萬輛,同比增長5%。吉利在2022年的銷售目標爲250萬輛,預計同比增長10%。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