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同衡、城士科技支撐《國務院關於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發〔2022〕18號)》出臺的相關工作介紹

導讀: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支持山東在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基礎上,着力探索轉型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動力,加快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清華同衡全資子公司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受山東省發改委委託,與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合作,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爲《意見》的定位和出臺提供了支撐

近日,《國務院關於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佈。

《意見》提出四大發展導向: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促進工業化數字化深度融合;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並提出發展目標:到2027年,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現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到2035年,山東成功跨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常規性長期性關口,努力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碳排放達峯後穩中有降,發展動能持續轉換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基本成熟定型,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

2021年6月清華同衡和全資子公司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受山東省發改委委託,與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合作,研究山東省未來15至30年內由目前高碳高耗能的傳統發展模式轉向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的可行性、代表性、時序階段以及實施路徑,爲山東省向黨中央、國務院申報國家重點戰略提供支撐。項目組形成《關於山東省爭取創建國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研究總報告》,爲《意見》的定位和出臺提供支撐。研究以測算山東實現高質量碳達峯的時間窗口區間爲依據,立足全國視野,重點研究以下方面問題。

一是可行性問題,即山東經濟發展是否具備逐步與碳排放特別是化石能源“脫鉤”的可能性。

二是代表性問題,即山東作爲北方經濟最強省能否代表高碳化省份和北方地區率先實現“雙碳”目標。

三是路徑問題,即在中央支持下,山東應當調配哪些資源、以何種路徑、用什麼節奏動態平衡地實現“雙碳”目標。

後續,清華同衡持續深入參與山東省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高質量轉型的試點實踐工作,在煙臺推出國內首個智能低碳城市規劃,編制以綠色低碳爲主線的海陽丁字灣雙碳智谷西區系列規劃,探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要求下我國空間規劃、產業規劃、基礎設施規劃、鄉村振興等工作的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

一、研究工作的主要思路

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雙碳戰略核心內涵是“基於低碳轉型的發展”。我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城鎮化和工業化都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對能源需求量仍將大幅度增加的趨勢下,實現發展與減碳並重的路徑,是以雙碳倒逼社會、能源產業和發展方式變革的轉型之路。

1、山東省在我國北方雙碳發展轉型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首先,山東省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具有代表性。山東省以煤炭消費爲主的能源結構與全國基本一致;產業結構特徵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具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全省城鎮化水平也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

其次,山東省是典型北方大省。山東省在與氣候帶和寒冷地區密切相關的建築、交通、採暖、城市運行管理等領域都有很強的典型性。

第三,山東體量大、人口多、基礎好,抗風險能力強,具備成爲北方地區省級單位綠色低碳高質量轉型主戰場的條件。

2、山東省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轉型有兩個現實問題

(1)山東省實現碳達峯、碳中和任務艱鉅

山東省是我國目前碳排放和能源消費量最高的省份。山東目前已進入碳排放峯值平臺期,但能源結構高碳化問題嚴重,達峯的質量與廣東、江蘇、浙江等省份相比較低。山東省碳排放總量整體上呈現出高位震盪的趨勢,其中能源生產與加工轉換部門(電力和熱力生產)佔碳排放的50—60%,工業(含建造)的能源消費佔30%以上,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門;在碳排放的構成中,煤炭佔比爲85%左右,以煤爲主的特徵仍然十分顯著。能源生產與加工轉換部門和工業部門碳排放佔山東省能源消費碳排放的90%左右。

全省能源結構和產業體系並未做好與煤炭“脫鉤”的準備,屬於質量較低的碳達峯,同時,在雙控指標限制下,傳統產業發展路徑已經達到天花板。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山東省如何同時實現高質量達峯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雙重目標,爲實現碳中和目標打好基礎,任務十分艱鉅。

圖1:全國各省GDP和能源消費情況

(2)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與碳排放脫鉤過程中須率先探索能源、產業、社會平穩接續的新路徑

目前山東省能源結構、產業體系和採暖、城市運營等民生相關領域的煤炭依賴度高。全省產業體系中佔碳排放60%以上的七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同時也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4.2%。它們不僅是全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產業鏈安全的重要保障,不可能按照一刀切退出或轉移。同時,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產業接續替代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帶來就業保障等問題。

因此,爲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省不能按照常規路徑單純強調以減量促“雙控”,須圍繞實現碳達峯碳中和,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推動重化工業轉型、低碳技術研發推廣、綠色發展機制創新,加快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

二、研究工作的主要內容

研究通過仿真測算,科學評估山東省圍繞碳達峯碳中和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時間目標。

針對以上兩大重難點問題提出兩大關鍵戰略:

(1)針對能源高煤化的問題,明確全省能源基核的替代方案。

(2)針對在減煤降碳過程中發展動力接續問題提出山東半島低碳城市崛起是創造強大內需的核心途徑。

以兩大關鍵戰略爲核心,提出相關能源、產業、創新、低碳城市發展等五大核心任務和五大配套任務。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央地協同、政府和市場協同的政策環境塑造。

其中針對關鍵戰略節點的時間目標制定、產業轉型發展路徑、低碳城市發展引導和低碳相關政策體系等四大重點進行了研究技術方法的創新。

1、基於仿真測算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目標和路徑

依據清華大學省級碳達峯時間的計算方法學,探索仿真測算與戰略思路研判結合。通過經濟社會發展和節能減排雙目標,對比全國長遠期發展戰略,通過多情景校覈,科學明確山東圍繞實現碳達峯碳中和推動綠低碳轉型發展的時間目標,以及匹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能源結構調整方案。提出CCUS、氫能等技術突破是山東省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技術。

2、以產業耐碳性和技術圖譜爲支撐的產業轉型路徑研究

(1)以耐碳性爲核心評判標準,精細化評估山東省現狀產業體系。以合理保持產業門類齊全的優勢爲前提,平穩轉型升級工業骨幹力量。

(2)進一步對高碳排放產業類型中增加值貢獻有限的行業,創新性提出進一步細分具體企業進行多維評價的策略。

(3)以技術圖譜篩選出八類適合山東的長期深度脫碳戰略性技術方向,和5類可培育的新產業集羣。

3、基於低碳發展轉型的城市分類路徑引導

對山東省各城市,通過聚類分析評估低碳發展水平。選取6個靜態指標,評估各城市現狀發展水平:總人口、人均GDP、二產比重、能耗強度、城鎮化率、人均碳排放。選取2個動態指標評估未來發展潛力:能耗增速、人口增速。通過聚類分析判斷,山東省各城市現狀低碳發展水平主要分爲低碳示範型城市、低碳潛力型城市、城鎮化快速發展期城市、資源依賴型城市等4大類。各自低碳發展的階段、特徵、未來低碳化發展的路徑和方向都各不相同。

以4類不同的低碳路徑引導各城市低碳轉型發展。低碳示範型城市重點引導消費端碳減排;低碳潛力型城市採取綜合措施,實現生產與消費綜合減排;城鎮化快速發展期城市重點推進綠色城鎮化;資源依賴型城市重點以發展可再生能源破解能源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提出濟南、青島、煙臺作爲全省雙碳示範城市,實現省級層面的先行先試。

山東省各城市低碳轉型發展分類引導

4、以實現“雙碳”爲目標的相關政策體系針對性補強建議

雙碳工作推動高度依賴政策驅動。基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所提出的政策分析方法論,根據以碳達峯、碳中和爲目標的實際路徑需要,對相關政策工具進行歸納劃分,形成綠色低碳支撐政策體系框架。

對照綠色低碳支撐政策理論框架,精準分析山東省現實政策體系短板方面,對強化投融資、精準財政、市場化創新等三個重點方向,進行鍼對性補強。

後 記:

清華同衡持續深耕綠色生態低碳領域,在相關政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和技術方法等方面有較好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研究成果。

在技術方面,針對生態文明和“雙碳”要求,在省-市-片區-功能單元等不同層級積極開展地方實踐,提供系統性綜合解決方案;結合地方特點和差異化需求,能夠提供從頂層設計、碳達峯和碳匯潛力測算評價、目標指標制定、達峯方案制定、轉型路徑選擇、實施機制研究到示範申報認證的全流程、多類型諮詢服務;針對與減碳任務密切相關的產業、能源、交通、建築等重點專項領域,能夠制定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專項解決方案。

在平臺方面,積極研發綠色生態低碳智慧技術支撐和動態監測評估預警管理服務平臺,有力支撐地方政府雙碳建設,助力地方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同時通過面向雙碳聯盟的廣泛合作爲政府和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平臺服務。

封面圖/圖片|圖蟲創意網/供稿部門

供稿|清華同衡總體中心一所、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