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短袖到毛衣只差一股寒潮。今年國慶假期,一股強冷空氣將自北向南給我國中東部帶來大範圍強降溫,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湖北、安徽等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8℃以上,中央氣象臺10月2日10時發佈史上最早寒潮預警。爲何今年寒潮來得如此早?寒潮將帶來哪些影響?如何防範寒潮危害?

不是所有冷空氣都叫寒潮

冷空氣和寒潮的關係,常常有人混淆這兩個概念。冷空氣和寒潮是一回事嗎?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閔裕秋介紹,寒潮是冷空氣的一種,並不是所有冷空氣都是寒潮,它是冷空氣中的“王者”。

根據強弱程度,我國將冷空氣分爲四個等級:弱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

在氣象學意義上,寒潮有嚴格的“門檻”。中央氣象臺副首席預報員楊舒楠介紹,寒潮天氣過程是一種大規模的強冷空氣活動過程。根據冷空氣國家標準,使某地的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降溫幅度≥8℃,或48小時內降溫幅度≥10℃,或72小時內降溫幅度≥12℃,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4℃的冷空氣活動爲寒潮。不過,因各地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寒潮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爲何此次冷空氣未達寒潮標準也發佈了預警?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解釋,今年國慶節前後,我國南北方升溫明顯,多地氣溫創新高,而這一股冷空氣勢力非常強勁,將會給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造成劇烈降溫。恰逢國慶假期,劇烈降溫可能會對交通出行、生產生活有不利影響,從服務角度考慮,預報員可以酌情發佈寒潮預警,這種情況在以往也有過。

並非最冷的時候寒潮最頻發

寒潮最早開始於9月下旬,最晚可以到次年5月。作爲冷空氣中的王者,我們常以爲寒潮最頻發的時候就是最冷的時候。事實卻並非如此。

中國天氣網統計分析了近11年中央氣象臺發佈寒潮預警的情況,發現11月寒潮過程最多,其次爲12月和3月,最冷的1月和2月反而較少。

爲何隆冬時節的寒潮反而比春秋少呢?楊舒楠解釋,春秋季屬於季節轉換時段,夏季風與冬季風切換,天氣系統及冷空氣活動頻繁,導致氣溫起伏比較劇烈。尤其是秋季,前期基礎溫度比較高,一次冷空氣開始之前往往出現明顯升溫,冷空氣影響後降溫幅度非常大,容易形成“斷崖式”降溫,相對容易達到寒潮標準。而隆冬時節,基礎氣溫本來就低,冷空氣來襲時降溫幅度往往有限,達到寒潮標準的情況就相對較少。

寒潮強時可抵達我國華南

影響我國的寒潮一般“出生”於新地島和冰島附近,大約95%的寒潮在西西伯利亞累積加強,猶如經過一個“加油站”,然後兵分三路影響我國,一般可以影響到長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區,有的甚至能抵達華南。

楊舒楠介紹,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受到寒潮天氣的影響,除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寒潮過程較少外,其他地區均有明顯寒潮天氣,尤其是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最能感受到寒潮的威力。

2016年1月21日至25日霸王級寒潮席捲我國大部,多地累計降溫幅度達12~18℃,局部超過18℃,氣溫0℃線南壓到華南中部一帶,廣州、南寧、香港均出現降雪。受此次寒潮過程影響,降溫幅度在6℃以上地區覆蓋面積佔國土面積的90.1%,影響11.8億人。

防禦寒潮要做到“兩加三防”

寒潮是一種大型的災害性天氣過程,會造成大範圍急劇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對農業、牧業、交通、電力和人體健康都有比較大的影響。爲了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在寒潮來襲之前,氣象部門會發布寒潮預警來提醒公衆做好防範措施。

根據《中央氣象臺氣象災害預警發佈辦法》,寒潮預警分爲藍色、黃色、橙色三級,最高級別爲橙色。但各省區市根據當地特色和氣候特點,發佈各自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一般包括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級預警信號。

一旦收到氣象部門發佈的寒潮預警,公衆要注意採取相應的防禦措施,做到“兩加三防”。

加衣:當氣溫發生驟降時,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手、臉的保暖。

加固: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防範高空墜物。

防病:老人、小孩和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羣,儘量不要外出。

防滑:雨雪天氣來襲時道路溼滑,外出當心路滑跌倒。

防煤氣中毒: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提防煤氣中毒。

中國天氣網提醒大家,寒潮來襲無小事,保暖防病無兒戲;出行防滑莫大意,健康安全排第一。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