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爲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準確理解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時代內涵和核心要義,爲推動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指引方向、注入動力?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韓慶祥。

記者:偉大時代需要偉大理論的引領,習近平經濟思想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

韓慶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產生的宏大時代背景。習近平經濟思想站在時代前沿,洞察時代風雲,把握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精神,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新的歷史方位,直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回應和解決時代課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一是致力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必然要求,要以新發展理念爲指引,聚焦解決好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着眼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並注重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新問題,如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統籌發展和安全以化解重大風險等。

二是肩負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新重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變化,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亟須調整轉變。習近平經濟思想中“進入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科學論斷,都與適應經濟發展階段新變化從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直接相關,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且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提供了行動指南。

三是回應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到歷史前臺的新趨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歷史發展的必然性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問題推到了歷史前臺。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注重以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四是直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形勢。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習近平總書記既把經濟發展放在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中進行戰略謀劃,又置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需要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場景中進行戰略思考,從而形成習近平經濟思想。

五是展現爲解決世界經濟難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新擔當。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新時代新形勢,中國必須樹立全球視野,在對外開放中展現大國擔當,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當前世界經濟遭遇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後、全球發展失衡三大難題,針對這些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實施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記者:習近平經濟思想如何回應和解答時代之問?

韓慶祥: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爲解決時代問題而產生的。

貫徹新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內在要求堅持系統觀念和戰略思維,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靶向破解經濟發展中的動力不足、不平衡等問題。新發展理念不僅回答了大國如何成爲強國即實現強起來的時代性問題,而且聚焦於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科學地回答了中國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近年來,隨着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而我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作爲一個人口衆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種壓力和嚴峻挑戰。這是我國新發展階段遇到的時代性問題,破解這一問題,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對我國客觀經濟規律和發展趨勢的自覺把握,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佈局,它解答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這一時代性問題。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爲突出的位置,成爲一個時代性問題。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爲第一動力、協調成爲內生特點、綠色成爲普遍形態、開放成爲必由之路、共享成爲根本目的的發展,它體現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

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新發展階段,要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最爲關鍵的,是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爲爲人民謀幸福的着力點,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立場,爲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總的思路: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標紮實邁進。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在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主題,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回應了新時代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新要求。

記者:邁入新徵程,如何在習近平經濟思想引領下,開創我國經濟工作新局面?

韓慶祥:開創新時代我國經濟工作新局面,關鍵是堅持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戰略引領”。一是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黨的領導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做好經濟工作,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領導經濟工作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來,切實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爲治理效能。二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立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爲一項長期工作抓好做好。三是堅持新發展理念,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原則。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瞭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動指南,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

具體看,開創新時代我國經濟工作新局面,一要注重發揮黨的領導力量、人民主體力量和市場配置力量,使三者形成合力。黨的全面領導是開創經濟工作新局面的根本政治保證,人民主體力量是開創經濟工作新局面的源泉,市場配置力量是經濟發展的制度支撐,三者形成合力能爲開創經濟工作新局面注入強大動力活力。二要發揮好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補齊經濟工作中的短板,打牢經濟發展的支點。三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樹立精準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指出:“要強化精準思維,做到謀劃時統攬大局、操作中細緻精當,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紮實、做到位。”精準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注重對貫徹落實工作的精準謀劃、科學操作與精準發力,堅持精準的科學方法,有助於解決開創我國經濟工作新局面的“最後一公里”問題,使其真正落細落實。 (經濟日報記者 謝 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