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新材料是個很“熱”的詞,要發展新材料產業需要考慮多重條件,那麼“小城”邵武爲什麼會選擇新材料作爲主導產業?

陳顯卿:氟新材料是當今發展最快、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廣泛應用於新能源、5G等高科技領域,產品附加值高,被譽爲“黃金產業”。

“小城”邵武選擇新材料作爲主導產業主要基於資源優勢、產業基礎、綠色園區“三大要素”。

邵武擁有不可多得的資源優勢。螢石是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性資源,是世界級的不可再生稀缺資源。邵武市螢石資源儲量達724.2萬噸,佔全省的20.7%,且所產螢石精粉品位高、易開採、雜質少、可選性好,是發展高端含氟新材料的理想原料。

邵武擁有門類齊全的產業基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得益於國家“小三線”佈局,“鷹廈鐵路”貫穿全邵武,一大批工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進入90年代,我們先後引進4家全國氟新材料產業前十強企業落戶邵武,實現從基礎氫氟酸到氟深加工產品的全覆蓋,氟新材料產業逐步成長爲支撐我市工業發展的主導產業。

金塘工業園區。邵武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邵武還擁有綠色生態的專業園區。我們的金塘工業園區已成爲福建省六大氟新材料產業園區之一,且在六個園區中產業鏈最完整、產業最集聚、全國氟新材料產業前十強企業最多,發展潛力巨大,爲打造全國氟新材料產業的重要承載地和集聚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民網:在“羣雄逐鹿”的新材料領域,邵武是如何“突圍”的?

陳顯卿:我們始終牢記“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致力新材料領域創新,先後與福州大學、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等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引進新材料領域高精尖人才,聯合建立創新平臺,吸引2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落戶邵武,18家上市公司在邵投資興業。爲了增強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不斷健全與產業鏈相配套的共性技術研發、中試、應用示範平臺體系,加快項目孵化、科研成果轉化,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邵武經濟開發區。邵武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與此同時,邵武還聚力提升園區承載力。不斷推進園區標準化、智慧化建設,完善提升園區道路管網、企業公寓、熱電聯產、事故應急系統、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有序推進危化品倉儲物流、鐵路專用線等配套設施建設,實現園區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爲產業做強、園區做優提供有力支撐。

人民網:我們都知道邵武的“竹子”很有名,在我們很多人的概念裏,竹產業是個傳統產業,邵武是如何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陳顯卿:竹產業是傳統產業,也是綠色產業、朝陽產業。近年來,邵武緊緊圍繞南平“一根竹”特色產業,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着力突破產業鏈關鍵和缺失環節,積極推動竹產業轉型發展、集羣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機。

首先,我們在產業能級提升上做文章。出臺《邵武市促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推進“知竹網”“竹立方”等邵武竹產業特色品牌建設,全力支持“杜氏”“味家”等骨幹企業加快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發展,加快構建以經濟開發區爲主、鄉鎮小微園區爲輔的“1+N”平臺發展格局,以點帶面推動竹產業發展能級提升。

竹製品加工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有序作業。邵武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與此同時,我們重視做好生態價值轉換的探索實踐。持續推進“生態銀行”改革創新,健全完善“一村一平臺、一戶一股權、一年一分紅”機制,將零散的林業資源集中化收儲和規模化運營,探索形成一條“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互轉化、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素質”協同並進的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

面對市場對綠色環保材料的旺盛需求,邵武積極引導企業不斷開拓竹製品新的應用場景。在提供定製竹扇、竹桌、竹椅等傳統基礎產品上,進一步提供茶企、瓷器企業、竹燈企業等配套產品,從單純提供產品向系統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實現產品和服務“雙增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