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日,美國海軍EP-3電子情報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中國海軍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遭到美軍飛機惡意碰撞。

當年的臺海有多危險?紅色信號彈直刺蒼穹,三架戰鬥機呼嘯而起,海浪的喧囂與螺旋槳的聲音充斥着南海上空。

最終,這架戰鬥機墜毀大海,飛行員王偉全力護機未果、跳傘後失蹤,後被中國確認犧牲,“毫髮無損”的美軍飛機則未經中方允許,私自降落海南軍用機場。

中美雙方就撞機過程各執一詞,外交局勢逐漸僵化。

而王偉在生命的最後,僅留下一句話:“我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

南海撞機事件震驚全球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國一架海軍EP-3電子情報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海域上空活動, 我方空軍立即派出兩架殲-8II戰鬥機對其進行跟蹤、監視。

說起這架EP-3電子情報偵察機可謂是“臭名昭著”。

它配備了全球最頂級的電子信息攔截系統,雷達、無線電及其他電子通訊信號,統統逃不過它的“法眼”,被稱爲電子戰中的“垃圾車”。

此偵察機利用傳感器、接受器和碟型衛星電線,可以對很大一片範圍進行電子信息的監聽,並可截獲740千米以外的雷達和通訊信號。

只要它中國的上空路過,一定範圍內的機密信號、民用通訊都會被其竊取。

發現我方戰鬥機後,美軍“狡猾”地降低了飛行速度。

因爲我方駕駛的殲-8II戰鬥機優勢在於高空高速戰鬥,突然降低速度會導致飛行不穩,難以操控。

面對美方的“處心積慮”,我方飛行員王偉沒有選擇放棄追蹤,而是繼續駕駛着81192緊貼美軍敵機,逼迫美方遠離我國海域。

面對我方戰鬥機的“步步緊逼”,9點07分,美軍敵機突然調頭,不懷好意地“瞄準”着王偉而來。

王偉躲閃不及,其駕駛的飛機尾部被擊中,造成了不可挽回地失控、墜海——王偉跳傘後下落不明。

據王偉的戰友趙宇回憶,王偉的飛機被撞後,飛機尾部“像紙片一樣”散開了。

三架戰機你追我趕、空中“飆機”後發生撞機,可想而知當年臺海上空有多危險了。

闖下如此滔天大禍,“始作俑者”美軍偵察機,忽視我方軍方的警告,竟然肆無忌憚地闖入中國領空,厚顏無恥地降落在海南陵水的軍用機場。

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後,中央高度重視,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制定了一系列方針。

根據中央部署,外交部部長助理周文重在事發當天就緊急召見了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強調事件的責任完全在美方,美方必須對中國人民做出解釋。

對於南海撞機事件,罪魁禍首的美國卻想“拍拍屁股走人”,根本不想承擔責任。

普理赫稱,此次事故的現有證據無法顯示責任在美方。

對於中方機毀人亡的重大損失,也僅回覆“遺憾”二字。

飛機墜毀、人員失蹤;侵犯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嚴重傷害民族尊嚴,每一條都是原則問題,美國卻不痛不癢地回覆“遺憾”二字,這種避重就輕的態度令人發憷。

不僅對撞機事故置若罔聞,美方還恬不知恥地向中方提出要求:釋放美軍機上人員,歸還偵察機,且不準中方登上美國飛機進行檢查。

就在中美雙方交涉之時,美國來了一招“惡人先告狀”。

4月1日下午,美軍太平洋總部發表聲明,將“撞機事件”公之於世。

聲明中指出:要求中方按照國際慣例,立即“完璧歸趙”:歸還飛機、妥當安置機組人員、儘快安排飛機和機組人員返回美國。

好一招“先聲奪人”,一副受害者的無辜嘴臉,全篇聲明中隻字未提中方飛機墜毀、人員失蹤的巨大損失。

4月2日,美國總統布什就南海撞機事件,召集國家安全部成員開會,再次“秀下限”,表達了美國的強硬態度。

布什稱,中國政府的反應令他“不安”,要求中方立即歸還美飛機,並要求與機組人員見面。

面對美方的態度和做法,國內人民羣衆第一個不買賬。

不少網民表示要抗議示威,要求中國政府依法審判美機組人員。

4月3日,布什第二次就撞機事件發表講話,講話內容多了一層“威脅”的意味。

他表示,美國已經給了中國足夠的時間去做正確的事,應該儘快讓美機人員回家並歸還飛機。

與此同時,布什“赤裸裸”的“挑釁”中國:這一事件可能破壞兩國建立卓有成效外交關係。

而布什的“恐嚇”並沒有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美國海軍以“監控局勢發展”爲名,派遣三艘驅逐艦前往海南島附近遊弋並停留。

事故尚未解決,美方竟得寸進尺,藉機進一步監控南海,由此可見,當年的臺海局勢有多危險。

面對美方的蠻不講理,中方也不可能讓步。

4月4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唐家璇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

雙方見面後,外交部部長唐家璇神情嚴肅、直奔主題,一改往日的握手寒暄、嘮嘮家常的客套環節,鄭重地提出了以下四點要求:

第一,美方應當爲這次事件承擔全部責任,並做出道歉。美方飛機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破壞了中美雙方就避免海上危險軍事行動達成的有關共識。

第二,事件發生後,美方採取的態度和做法是錯誤的,我們很不滿意。美方不僅扭曲事實,拒絕承擔責任,還強詞奪理,混淆是非,錯上加錯。

第三,要想中方放人,美方必須先道歉。如果美方承認錯誤,向中方道歉,中方可以考慮安排美機組人員儘快離開中國。如美方堅持使事態升級,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第四,美方應當立即停止在中國沿海的偵察活動。

面對中方一是“反對”、二是“不怕”的強硬態度,普理赫表示,會把中方的要求原原本本地報告給美國政府。

令全世界神經緊繃的94天

中美雙方就事件責任僵持不下,而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也在進行着,此時的第一要務是救人!

“人的生命是最可寶貴的,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進行搜救。”

殲-8II戰鬥機被撞後,王偉極力救護戰鬥機,卻因飛機嚴重失控被迫跳傘,墜入大海後失蹤。

王偉失蹤後,中國軍民在海南島事發海域展開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搜救行動。

海軍司令親自指揮搜救工作,10餘位搜救人員克服了海上的惡劣環境和複雜氣候等困難,前後共出動艦艇 113艘次、飛機 115架次、漁船1000多艘次,連續奮戰了14個晝夜,但王偉還是在茫茫大海中消失了。

令人痛心的是,王偉被確認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33歲。

撞機事件發生後,美方不但沒有承擔責任,還厚顏無恥地指責王偉在監視美軍飛行中“膽大妄爲”、“好勇鬥狠”。

美方的指責無疑把事件矛頭直指中方,可中方也不可能任人宰割。

中國軍方嚴厲反駁道:王偉是一位傑出的飛行員,受過嚴格的訓練,飛行技術精湛,是海軍航空兵某部飛行中隊長。

在2000餘次的飛行經歷中,王偉多次擔負重大飛行任務,多次靠堅毅果敢、沉着冷靜的優異表現立功受獎,從未發生過“錯、忘、漏”的現象和事故徵候。

美國的霸道作風,引來了國際社會的譴責。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發表文章,指出美國此次空中偵察活動是對中國的侮辱;

《歐洲時報》發表文章,譴責美國政府在處理“撞機事件”中的強硬與蠻橫;

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人報》發表論文章,認爲美國偵察機從事的是間諜活動,應就撞機事件向中國道歉。

於此同時,中方也在繼續“維權”。

在北京,外交部部長助理周文重並未放棄與普理赫大使的溝通與談判,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在華盛頓特區,楊潔篪大使頻繁約見美政府官員、重要議員,並接受了美國CNN的採訪,美國民衆的輿論也發生了積極的轉變。

多方壓力下,美方的態度終於有所轉變。

雖說美方開始讓步,但始終有點不情不願的意思。

4月5日晚,美國送來一份含糊其辭的道歉信。雖然名曰道歉信,可是全文絲毫沒有道歉的意思,僅對王偉的失蹤表達了“關切”,被中方“退稿”。

4月6日上午,美方上交了第二稿道歉信。

此稿中對中方的損失表達了“遺憾”,但仍未有“道歉”的意味,又遭中方“駁回”。

爲何我方如此逐字逐句地“摳字眼”呢?因爲“遺憾”在英文中,雖有後悔之意,但可以置身事外的意思,毫無真心悔改之意,更像是一種冷冰冰的客套。

中方堅定立場,美方無可奈何地遞交了第三稿,這次總統布什被拉出來“擋劍”,聲稱這一稿已經過布什批准,不能再修改了。

“受害者”還沒有接受道歉,美國就準備“溜之大吉”了。

面對美方含糊其辭的道歉信,中方表示,只要不按照意見修改,中方堅決不接受。

面對中國的明確態度,美方不得不再做修改。

第四稿中,雖說美方接受了道歉的要求,卻提出了條件:一個月內將美機運離中國。

如此“霸道”的道歉,中方自然是不接受。

4月8日,中美兩方又進行了兩輪磋商,當晚,美方提交了第五稿道歉信。

修改了五次,“一字千金”的美方終於捨得用了“very sorry”(十分抱歉),可謂“金口玉言”。

在中方第六次“批改作業”後,美國的道歉信終於“及格”

4月12日,距西方的復活節還有兩天,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中方同意了機組人員的離境要求。

美方偵察機上的24名人員乘坐一架美國政府租用的商業飛機出境回國。

中美撞機事件也許告一段落,但並沒有完結。

美機人員回國後,布什開始顛倒黑白、倒打一耙,推翻了美國是撞機事件責任方的說法。

4月19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章啓月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

中方披露的大量證據顯示,撞機事件責任完全在美方。

而美國竟又提出了一個厚顏無恥的要求:完好無損地歸還飛機。

這簡直欺人太甚!

爲何美國對這架偵察機如此上心?

美方自然是心虛的。

因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偵察機非EP-3莫屬,飛機上不僅配有尖端電子偵察設備,還包括世界上最先進的聲音自動識別系統。

如果飛機落入他人之手,美方的“陰謀詭計”豈不是公之於衆?

面對如何歸還飛機,中美兩方又進行了一番“較量”。

首先,美國的電子偵察機長35米,高10米,陵水機場根本不具備起飛的條件。

其次,中方機毀人亡,美方卻像無事發生,想要安然無恙的飛回中美國?

中方決不允許這種有損國家尊嚴的事情發生。

最後,美方不得不接受將飛機“大卸八塊”再運走的方案。

從4月1日發生撞機事件,到7月3號美軍運走偵察機,整整94天。

短短94天,臺海經歷了戰機追蹤、撞機、驅逐艇遊蕩等一系列“戰況”,可謂形勢緊迫,十分危險了。

如果中國與世界軍力第一的美國擦槍走火,後果則不堪設想。

可以說這94天讓全世界神經緊繃、度日如年。

二十年後再看撞機事件

二十年後再看中美撞機事件,看似是一樁偶發事件,卻有其必然性。

冷戰過後,美國成爲了“唯一”的霸主。

蘇聯解體、俄羅斯徒有武力,最可能威脅到霸主地位的就是中國了。

所以,自中國改革開放、經濟蓬勃發展後,就被美國“盯上”了。

1980年,美國全面制裁中國,一次次的挑戰中國底線:

1992年,向臺灣出口150架先進的F-16戰鬥機;

1995年,允許李登輝訪美,發表分裂言論;

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美軍兩個航母戰鬥羣進入臺海,企圖威懾解放軍;

1999年,美軍爲首的北約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

2001年,小布什上臺,將中美關係定位爲“戰略競爭對手”,氣勢咄咄逼人。

除此之外,富饒的南海也難逃被人“覬覦”的命運。

中美撞機事件發生後,曾有一位美國的資深戰略分析家認爲,此次衝突的根本原因是美方爲控制穿過東南亞海域的石油運輸航線的競爭。

事實上,南海早在二戰期間就被美國“惦記”上了。

由於美國商用和軍用物資的95%要靠海上運輸,所以美國政府視海上航線爲其與盟國的生命線,尤其是1947年成爲石油淨進口國以後,美國政府更是把這一認識上升到了軍事戰略的高度。

據保守計算,南沙的水底相當於躺着上萬億美元的石油氣資源,這也是臺海局勢危險的原因之一吧。

二十年後,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2022年8月2日,美國國會衆議長佩洛西在未經中方允許下,竄訪中國臺灣地區。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嚴厲譴責。

佩洛西不僅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對兩國關係發起挑戰,更是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有偏向“臺獨”分裂勢力之嫌。

不少網民義憤填膺,提出要對其“宣戰”等過激言論。

暫且不議此次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事件,回頭看看中美撞機的二十年期間,中國辦成了哪些大事:

2001年7月13日,萬衆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中只有一個名字:BEIJING !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爲其第143個成員,標誌着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歷史新階段。

二十年前中美撞機,臺海局勢一度岌岌可危;二十年後看,中國處理的非常成功。

犧牲、隱忍、剋制不是恥辱,而是爲了厚積薄發,成就今天的實力和可能。

關注發展而不是戰爭,這就是中國正在超越美國的原因。

智者懂得隱忍,在寬容中壯大自己。

莫言曾說過: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學會一笑置之,要學會超然待之,要學會轉化勢能。

參考文獻:

1. 必然中的偶然,戰略棋盤上的戰術問題--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再分析_趙楚

2. “海軍衛士”是這樣成長的_李道明

3. 在中美撞機事件中的外交智慧_餘瑋

4. “81192”請返航_國防部

5. “海空衛士”王偉的壯美人生_沙志亮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