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倡導“人人如龍”的鐳師兄,今天我們聊一下“職場包袱”這個話題。

一、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讓包袱變成價值

在工作中,你是否遇到類似的情況:

領導安排你和小A、小B一起完成某個任務,在整個任務流程中,小A、小B是你的上游環節,你是最後的收尾環節。

但是小A的工作遇到了困難,可能會將工期延長一倍,這將嚴重影響你的進展和交付時間點。

這個時候,小A倒沒有怎麼着急,你倒是急得滿頭大汗,無論怎麼催促小A,他都不着急,反而覺得你多事:你不是他的領導,居然管起他來了。

事實上,這是一個網友發給我的求助信息,作爲最後一個環節的輸出者,無法控制上游的質量和進度,他只能乾着急。

我問他是否將這件事告知了領導,他說已經告知了,領導也幫忙推動了,但是小A那邊的分析結果一直出不來,這個網友只能乾等着。

我給他三個建議:

1、一定要明確這個認知:當前的具體任務問題是小A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不用將別人的問題背在自己身上。

2、從責任角度來說,這個問題也是領導的問題,他對任務的整體結果負責。

3、與領導約定一個時間,即在小A的結果輸出之後的N天內完成你的工作,你先去幹別的,避免年底沒有業績。

這個網友選擇了另一種策略:與小A一起完成了上游的分析工作。

年底彙報時,因爲對上下游的業務非常熟悉而獲得了相關領導的認可,第二年年初被調到新部門做了分管業務的副主任。

如果你覺得可以接下這個包袱,那麼就將這個包袱的價值最大化。


二、另一種包袱:關係一般的同事,突然向你吐槽其他同事

辦公室中,人際關係有時會非常複雜,有人很擅長縱橫捭闔,人爲製造親密關係,將你和他的對手隔離開來,從而把你拉入他的小圈子。

小A和小B關係不好,經常因爲工作上的原因吵架,你和他們兩個的關係都一般。

有一天小A在茶水間遇到你,就向你抱怨小B的種種問題,從工作方式到生活習慣,從對方的衣着品味到體味,這個時候,你會怎麼處理?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小A向我表示親近,說明我的人格魅力強,所以我要積極回應,增強雙方的關係。

事實上,只可能只是小A的手段,他營造出經常和你一起聊天、喫飯的表象,讓小B認爲你是小A的好友,從而逐漸疏遠你。

本來,小A與小B的衝突是他們個人的事情,但是一旦小A希望將你拉入他的圈子,他的問題就變成你的問題了:你將爲了小A而疏遠與你沒有任何衝突的小B,而這個過程中你沒有獲得任何的好處,反而收穫了一個敵人。

這就是最典型的職場包袱,看起來你好像必須二選一、怎麼選都是錯,但是你爲什麼要二選一呢,你完全可以跳出去,不做選擇。

在小A主動向你吐槽時,你完全不必要將他的示好看成什麼榮幸,相反,他的這個行爲可能是一種職場心機,你可以冷淡處理:看看手錶,藉口還有工作要做,離開他的吐槽現場。

牢牢抓住職場關係的核心原則:你是對上級負責,不是對其他人負責,所以完全可以不接他們拋過來的問題。


三、其他類似的包袱:將問題扔回去,重新變成對方的問題

1、職場的隱形包袱:團隊合作

很多朋友都會聽到領導給大家灌輸“團隊精神”:一切以團隊爲導向,大家要羣策羣力、相互補位,輸出一個卓越的團隊成果。

這個理念沒錯,但是團隊工作是有分工的,每個人的輸出質量和時間點都必須有明確的要求,這樣才能避免大鍋飯、一鍋燉的現象。

有些偷懶的領導下達了任務後,往往就用“團隊合作”爲理由讓大家內部搞定,他“只看結果”。

這個時候,團隊中其他人如果遇到了困難就會讓你去幫忙,因爲這是“團隊精神”,至於你自己的工作和困難,暫時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怎麼辦呢?將這個問題再次變成他的問題。

你讓他發一封郵件,抄送給領導,將他的困難、求助信息列出來,讓這個問題曝光在領導面前,以後在問題追溯、論功行賞時,這是你的依據。


2、停車位問題

你的停車位總是被別人佔用,對方在車上留了聯繫電話,你打過去,對方態度很好,說立馬下來挪車,但是過了20分鐘還沒下來。挪車本來是對方的問題,現在變成了你的焦慮。

怎麼辦?將這個問題再次變成他的問題。

你打電話過去,告訴他車被颳了,車燈都壞了。對方肯定立馬下來,因爲他覺得這是自己的問題了。


3、還錢問題

張三向你借了10萬元,明天就要到還錢期限了,但是他根本沒錢還,這是他的問題。

但是今天晚上,張三打了個電話給你,說沒錢還,你是否立馬焦慮了?現在這個問題變成了你的問題。

怎麼辦呢?將這個問題再次變成他的問題。

你打電話給張三,就說你將借條買給催款公司了,明天催款公司會去他單位催款。

這下這個問題再次變成張三的問題了,該他睡不着了,他不得不竭盡全力籌錢。


四、總結

職場包袱很多,你可以按需選擇:

1、在團隊任務中,如果有必要接這個包袱,就將這個包袱的價值最大化,避免給別人打白工。

2、對於與自己沒啥關係的包袱,冷淡處理,不接、不碰、不靠近,避免成爲別人的紛爭犧牲品。

3、有些包袱不得不接時,你可以用太極手法將問題再次變成他的問題。

(“人人如龍”,我是聚焦個人優勢與洞察力的鐳師兄,如果覺得內容還行,請您點贊、關注、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