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實木沙發實爲水泥,傢俱市場的“水”到底有多深

澎湃特約評論員 趙志疆

最近,不少媒體報道了一件稀罕事兒:廣東一名女子花6000多元買了一套實木沙發。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女子不小心蹭掉了沙發表面的油漆,之後其他部分的油漆也陸續掉落,她發現沙發裸露的部分顏色不太對,仔細一看,裏面竟然全是水泥。

由於事情過於離奇,雖然有“現場圖”,但還是有待權威部門進一步調查覈實。如果女子爆料不假,買的是實木沙發,實際卻是水泥澆築,真的堪稱真材“石”料了。目前,隨着“水泥沙發”的曝光,如此腦洞大開的造假方式,也引起了網友一片驚呼,並順利登上了熱搜排行榜。

毋庸諱言,傢俱市場的“水”一向很深。比如有用雜木冒充紅木的,有用壓縮板材冒充實木的。優質木材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分量重,劣質材料普遍分量較輕,於是,“配重”就成了一門生意。爲了以次充好,唯利是圖者無所不用其極,貼皮、灌漿、染色之類的造假手段層出不窮,以至於實木傢俱成了“薛定諤的木”,令人一頭霧水、難辨真僞。

儘管如此,“水泥沙發”的橫空出世,還是令人跌碎了眼鏡——倘若這不是惡搞,如此近乎瘋狂的造假,究竟置消費者權益於何處?

以“水泥沙發”爲關鍵詞,網絡上確實有不少搜索結果,其中不乏工藝介紹和商品廣告。以實木沙發之名賣“水泥沙發”,這不僅是最基本的商業誠信問題,更是不折不扣的法律問題。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爲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爲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就此事而言,如果網絡爆料屬實,消費者有權要求三倍賠償,而不僅僅是退貨了事。不僅如此,相關部門有必要順藤摸瓜對此進行排查:市場上還有多少掩人耳目的“水泥沙發”在魚目混珠?

對於傢俱這樣的大件商品,消費者普遍都是選擇在傢俱城購買。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甄別“薛定諤的木”存在一定難度,無孔不入的造假手段往往令人防不勝防。對於傢俱城來說,實木傢俱不應該只是商家自說自話的招牌,有必要對入場傢俱一一驗明正身。即使對於網絡購物平臺而言,也有必要要求傢俱賣家提供相應的資質和證明,以保障商品貨真價實。

“水泥沙發”令人歎爲觀止,相比之下,傢俱市場的種種造假方式早已令人無力吐槽。以“水泥沙發”爲切入點,是時候針對那些貨不對板的傢俱進行全面清理了。消費者不可能人人成爲“鑑定大師”,打擊傢俱造假的關鍵在於,必須讓造假者付出應有的代價,購物場所和銷售平臺也應擔起責、把好門。

相關文章